【观投研】黄金、股指、豆粕品种周报
发布时间:2025-3-18 21:16阅读:41
黄金:总的来说,短期内影响黄金走势的是,美国加征关税引发的不确定性。
股指:各股指期货,以五周线为依托震荡上行,下行空间有限,上行空间压力逐步释放。
豆粕:短期来看,期货盘面价格或继续围绕5日、20日均线博弈,呈现震荡偏弱走势。
【黄金】【股指】【豆粕】
报告日期 | 2025年03月16日
一、事件
3月13日周四comex黄金收盘站上3000美元/盎司,3月14日周五全天多次突破3000美元/盎司。
3月14日周五伦敦黄金现货价格也突破3000美元/盎司。黄金正尝试突破3000美元/盎司整数大关。
二、评论
短期推动黄金上涨的因素是美国发起的贸易战引发的避险情绪和市场预期的美联储要降息。但如果把时间拉长,能更清晰的知晓黄金上涨的更底层逻辑。
2022年初俄罗斯和乌克兰之间爆发战争,虽然地缘政治短期扮演了导火索和催化剂角色,但此后这3年黄金的走势与地缘政治关系不大。
2022年初俄乌冲突后,俄罗斯遭受西方国家的经济和金融制裁,300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被西方国家直接冻结。
这种活生生的发生在眼前的一幕,极大的惊醒了新兴市场国家对持有美债的认知:持有美元资产不再安全。
至此以后,这些国家的央行就开始在美债和黄金之间进行储备资产的再平衡。
根据中国央行披露的数据,中国央行,从22年10月份开始购买黄金,一直持续到24年5月暂停购买黄金。
从24年11月份开始再次增持黄金,到目前为止已经连续增持4个月。
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央行黄金购买量651.5吨,同比增长74%,净买入量达到1971年美元与黄金脱钩后的新高。
2019年全球央行购买黄金650.3吨,也是1971年以来第二高的年度购买量。2020年全球央行购金数量为272.9吨。
2021年各国央行购金数量463吨较2020年增加了1倍多。
2022年全球央行黄金购买量1136吨,较2021年再增加1倍多,2023年全球央行黄金购买量1037吨,2024年全球央行黄金购买量1045吨,连续三年超过1000吨。
全球央行通过增持黄金来优化外汇资产储备,降低对美元美债等单一外汇资产的依赖。
可以看到,黄金持续上涨的决定因素是美元信用体系的动摇。黄金作为最古老的货币,作为现代纸币信用的幕后者的价值重新被认识。
2024年金融市场呈现了美元、美债和黄金共涨奇观,当年黄金大涨30%。
这充分说明了黄金市场投资逻辑的转变,不再单纯计较黄金短期的价格成本,新兴市场国家央行购买黄金,将黄金视作对冲纸币信用体系风险的压舱石。
进入2025年,美元的信用基础仍被破坏。
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再次上台后,全面否定上一任总统的政策,减弱对外的军事援助,对贸易伙伴随意加征关税,美国债务不断增加,美债的信用越来越脆弱,美元作为全球货币的根基继续被削弱。
美元指数从1月13日的高点110回落至目前的103。
根据世界黄金协会的数据,2025年1月全球央行黄金购买量18吨。中国人民银行的数据显示中国央行2月增持黄金5吨。
最近有媒体报道,伊朗国家央行也开始增持黄金,伊朗央行增持黄金有逻辑和现实的必然。
在黄金价格冲击3000美元/盎司的关键时刻,各大投行纷纷调高黄金未来的预期价格。
麦格里最新预测25年第二季度黄金价格上调至3500美元/盎司,高盛警告其3100美元的年度预测存在上行风险。
甚至美国债券投资明星冈拉克大胆预测黄金价格可能达到4000美元/盎司,这都暗示3000美元/盎司或是新阶段的起点。
总的来说,短期内影响黄金走势的是,美国加征关税引发的不确定性,美国加征关税推动全球超600吨黄金搬运至美国引发全球供需暂时失衡,美股下跌引发的不确定性,美联储降息预期的再次升温。
但本质上的原因是,美元美债的信用基础持续的被破坏,全球新兴市场国家持续的大规模的抛售美元资产储备并买入黄金以优化央行外汇储备。
简单的说,是新兴市场国家央行持续购买黄金推高了价格。
2009年至今全球央行年度净购买黄金数量(单位:吨)
数据来源:世界黄金协会、国金期货
comex黄金加权年度价格走势
图片来源:
股指
报告日期 | 2025年03月14日
咨询证号 |Z0018989
图片来源:国金期货研究所
二、股指期货日k线图
图片来源:国金期货行情软件
图片来源:国金期货行情软件
图片来源:国金期货行情软件
图片来源:国金期货行情软件
本周五个交易日,指数呈现宽幅震荡走势,日均成交量在1.7万亿左右,未有明显变化。
国际消息面,特朗普政府与墨西哥、加拿大、欧盟的关税大战拉开帷幕,各方围绕关税展开博弈,美国的通胀压力暂未显现,美联储的利率政策继续保持中性。
国内两会顺利闭幕,在确定2025年经济目标,政策力度符合预期,各项配套措施将逐步出台,而实体经济的各项数据有待观察。
人工智能也将是推动本次实体经济积极向好的一个有力推手之一,对各行各业的有效赋能也值得期待。
技术面上,本周股指继续沿五周均线缓步上行,重心略有抬升,成交量保持相对合理水平。
市场热点开始有从AI领域向外扩散的趋势,IM回踩五周线后继续保持强势,IH、IC和IF均站稳五周线。行情或有突破迹象,向上空间进一步打开。
本周两会闭幕,政策也明确出台,符合预期,需要观察后续政策具体的落地和实施效果。
目前市场成交量保持一定活跃,美国对中国的关税问题可能是最大的风险点。美股近期进入震荡调整走势,资金短期可能会向世界各地流动,流入港股和沪深的资金量有待观察。
各股指期货,以五周线为依托震荡上行,下行空间有限,上行空间压力逐步释放。
豆粕
报告日期 | 2025年03月17日
本周豆粕期货主力合约M2505受国际南美大豆相关动态以及贸易政策变化,国内大豆到港量、油厂库存及开机率、下游需求等状况,共同作用,主导期货盘面价格,整体呈现先涨后跌再反弹的震荡格局。
一、本周期货行情回顾
豆粕期货主力合约M2505周初受中国对加拿大菜粕、菜油加征100%关税消息刺激,以2886元/吨为开盘价,经过短暂的调整,价格快速上冲,最高触及本周最高价2979元/吨。
周中随着利多消息消化以及后期全球大豆供应增加,市场情绪逐渐冷静,价格出现回调,下探至本周最低2822元/吨,
周四、周五价格遇到支撑出现反弹行情,直至周五终盘报收2901元/吨,本周价格主要在2822 - 2980元/吨区间宽幅震荡。
国际方面:巴西大豆收割全力提速,新季大豆丰产即将兑现,巴西CONAB发布的3月预测,预计2024/25年度巴西大豆产量达到1.673695亿吨,同比增加1964.84万吨,增加13.3%,环比也有所增加。
同时最新预测,巴西本年度大豆出口量将超过1.05亿吨,较上一季增长7%。并且其中大部分大豆销往中国,对后期国内豆粕价格形成干扰。
国内方面:2025年1-2月大豆累计进口1360.6万吨,增加4.4%。近期因大豆供应偏紧,部分工厂停机检修,对局部地区豆粕价格有所支撑。
但整体来看开机率仍维持在接近50%左右,且豆粕供应相对充足,叠加受下游养殖需求季节性淡季及整体利润不佳影响,下游采购态度普遍偏谨慎。
同时后续进口大豆到港数量集中增多或导致豆粕价格承压运行。
数据/图片来源:文华财经WH6赢顺行情软件
目前部分工厂停机检修,对局部地区豆粕价格有所支撑,但当前企业开机率仍维持相对高位,且下游处于需求淡季,企业采购态度普遍偏谨慎,
豆粕期货主力M2505合约上周反弹力度减弱,价格围绕20日均线博弈加剧,短期来看,期货盘面价格或继续围绕5日、20日均线博弈,呈现震荡偏弱走势。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