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验前期区间下沿—3月13日日策略
发布时间:2023-3-13 08:56阅读:237
观点:
【市场判断】
外围方面,上周五道指下跌1.07%。纳指下跌1.76%。美债10年收益率下跌20bp至3.717%。上周五主要一是美国公布了新一期的非农就业数据。二是美国第16大银行硅谷银行申请破产。
美国劳工部周五公布,本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了31.1万人。这一数字高于市场此前22.5万的预估,表明就业市场依然火热。不过,失业率上升至3.6%,高于预期的3.4%以及平均时薪较上年同期增长4.6%,低于预期的4.8%。数据公布后,市场预期央行加速加息0.5个百分点的可能性不大,将可能性降至48.4%,低于数据公布前的概率。
虽然硅谷银行致力于释放积极信号,但资本市场更侧重看到了硅谷银行的投资亏损和再融资需求,因此股价大幅下跌;同时担心在利率上行环境下,其他银行也会面临和SVB类似的压力。我们认为金融危机后,美国金融部门在强监管下整体杠杆处于较低水平,且资本充足率也相对健康,因此发生大面积的债务危机的可能性似乎并不高。
国内方面,上周五市场大跌,医药成长方向相对抗跌,赚钱效应极差,两市仅700多家个股上涨。市场成交量放大到8000亿左右,北向全天净流出53亿。截止收盘,沪指跌1.40%,深成指跌1.19%,创业板指跌0.10%。
行业、板块热点方面,市场领涨方向为汽车服务、贵金属、医疗服务等。汽车服务大涨,源于近期汽车价格战激烈,带动销量大幅提升,市场预期汽车经销商或将受益。贵金属板块大涨,主要源于其防御属性。美国硅谷银行存在一定违约风险,市场避险情绪大幅上升。医疗服务板块反弹,源于近期跌幅较大,有技术性反弹需求。
市场领跌方向为汽车整车、厨卫电器、酒店餐饮等。汽车整车板块大跌,源于近期汽车价格战激烈,汽车整车厂商盈利压力巨大。厨卫电器走势疲软,源于政府工作报告降低了强刺激预期,顺周期板块走弱。酒店餐饮属于疫后复苏板块,近期持续下跌,主要还是源于市场因素调整。
上周五央行公布的2月份金融数据相当不错。2月新增贷款1.81万亿元,高于市场预期和去年同期1.23万亿元。2月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1.6%,较1月增速11.3%加快。结构上,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速继续加快。同时,2月住户贷款增加2081亿元,同比多增5450亿元。春节后房地产销售有所改善,可能受益于疫情后需求集中释放。年初以来,贷款投放和政府债券发行前置,带动M2、社融增速加快,对短期经济复苏发挥积极作用。
整体来看,市场持续走弱,符合预期。短期市场将考验前期区间下沿,预计会有一定支撑。但即使有反弹,可能持续性也存疑。机会上依旧关注低位成长方向,包括光伏储能、芯片、军工、部分医药等。
【热点速递】
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 为各国共同繁荣带来新机遇
关注三条投资主线:一是新老基建主线,包括传统基建、智慧城市一体化解决方案等;二是新老能源主线,包括石化采买及精炼、氢能鲤电池及储能等;三是国家安全主线包括粮食保供合作、能源和矿产资源开发等。
钙矿光伏标准专题组成立 或成光伏发展新方向
钙钵矿是最有发展潜力的薄膜光伏技术,下游企业加速布局百兆瓦级中试线,大面积制备已具备一定基础,部分企业GW级产线已提上日程,产业发展处于0到1阶段,设备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江西省深入整治矿产开发 利于电产业健康发展
受制于矿山品位下降和扩产项目推进受阻,2023年澳洲鲤矿厂商供应或不及预期,有望带动行情止跌反弹。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近期国金证券财富产品中心发布了1份重点的报告:
第1份:2月新能源车渗透率再破30%
- 根据乘联会公布,2023年2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39.0万辆,同比增长10.4%,1-2月累计零售267.9万辆,同比下降19.8%。2月新能源乘用车国内零售销量达到43.9万辆,同比增长61.0%,1-2月累计零售77.1万辆,同比上涨23.37%。
- 湖北省联合多家车企推出政企购车补贴,凡在湖北购买“东风系”车型,单车补贴金额最高达到9万元。这股促消费热潮已经蔓延到全国各地,上海、浙江、河南、四川、黑龙江、山西、云南、海南和贵州等数十个省市跟进出台相关政策以促进汽车消费。河南将购车补贴政策延续至2023年3月底,对在省内新购汽车按购车价格的5%给予消费者补贴,天津发放汽车消费补贴6000万元,山东发放2亿元汽车消费券等。在扩内需的背景下,燃油车短期也有较大的促销动力,也为近期较为低迷的车市提供了较好的支撑。
- 我们认为,不管是政策还是销量方面,乘用车行业今年整年来看会边际转弱,乘联会专家团队预测2023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850万辆,增速在31%左右,总体狭义乘用车销量2,350万辆,增速在1.5%左右。但市场对其悲观预期已有所反应,后续行一旦有政策或销量方面的超预期利好出现,仍有望点燃市场对行业的关注行业,市场今年或呈现震荡的格局,后续关注政策的催化。
- 虽然乘用车销量今年依旧承压,但新能源车销量仍保持稳健增长,从近几个月车企销量来看,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车销量上逐步发力,且估值相对较低,随着这些车企在新能源车的竞争优势的扩大,有望实现盈利和估值的双升。后续可关注在新能源车布局加快,销量实现大幅增长的车企。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17
-
刚出!十五五目标藏4大投资机会,券商都在盯
2025-10-27 09:17
-
未来产业AI如何投资?20+人工智能ETF排名来啦~
2025-10-27 09:17


当前我在线
13520520586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