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偏弱,保持谨慎—5月12日日策略
发布时间:2023-5-12 08:19阅读:129
观点:
【市场判断】
外围方面,欧美股市多数收跌,道指跌0.66%,录得四连阴,标普500指数跌0.17%,纳指涨0.18%。宏观方面,美国4月PPI同比升2.3%,预期升2.4%,前值升2.7%。美股的走弱可能和债务上限的担忧情绪有关。
国内方面,昨天市场指数震荡为主,波动大幅减小,两市有3000余家个股上涨,赚钱效应维持高位。市场成交量下降到9000亿左右。北向净流入0.29亿。截止收盘,上证指数跌0.29%,深成指涨0.02%,创业板指涨0.63%。
行业、板块热点方面,市场领涨方向为教育、传媒、智能音箱概念等。教育板块是AI应用的分支,近期持续走强,源于海外教育机构已相继接入GPT-4,提升产品体验,近期国内作业帮等平台也推出AI老师相关产品。传媒板块大涨,源于近期AI应用层出不穷,人工智能热度蔓延至音乐领域,AI孙燕姿火爆全网,行业应用持续落地。
市场领跌方向为中船系、中字头股票等。中船系和中字头股票均属于中特估概念,昨日部分市场人气股跌停,催化板块大幅回调。
昨天国家统计局和央行分别公布了4月份的通胀数据和金融数据,均指向当前实体经济需求再现疲软。通胀数据方面,4月CPI同比0.1%,大幅低于前值的0.7%,接近于零增长。4月PPI同比-3.6%,PPI之前两个月一直是环比零增长,4月环比-0.5%,表现相对更弱。PPI走低可能意味着有效需求不足,企业盈利依旧承压。金融数据方面,总量上,4月社融新增1.22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7188亿元,两者均大幅低于市场预期。明显放缓的原因可能在于一是储备项目被提前消耗了,二是经济景气度有所回落导致融资需求减弱。结构上,居民中长期贷款再现负增长,4月减少1156亿元。这和4月地产销量环比大幅走弱有关。背后反映出居民仍在降杠杆。好的一面是,企业中长期贷款保持增长,4月增量为6669亿元,同比多增4017亿元。
4月偏弱的金融数据和偏低的PPI数据同期发布,它们均是同期增长的映射,正常逻辑之下市场会下修对当期经济数据的预期;关于下一阶段的名义增长,在判断上也会偏谨慎。再加上昨天公布的4月挖机国内销售同比下降40.7%,表明地产、基建的低迷。这也是我们对于股市持续保持谨慎的原因。
整体来看,昨日市场分化明显,成交量大幅萎缩,多空均偏向谨慎。鉴于宏观数据的不佳,以及考虑到即将公布的4月其余宏观数据恐怕也会低于预期,我们对市场的判断仍偏向谨慎。
【热点速递】
虚拟人新应用层出不穷 AI驱动制作门槛显著降低
随着近期AI领域的技术突破、文本、图像等领域的大模型应用的快速落地,AI驱动的数字人的制作门槛和成本有望降低,可以推测A与数字人的结合,将使数字人的应用场景及范围明显扩大。
DRAM现货价格止跌企稳 下半年下游需求有望复苏
尽管当前需求尚末明显复苏,但手机端有望在下半年边际复苏,服务器出货量有望自二季度以后逐步增长。
液晶面板连涨5月、行业向良性发展迈进
本轮面板价格下跌周期基本探底企稳,面板行业正处于复苏前期阶段,LCD价格短期仍具备上行动能,面板龙头的估值修复在即。
(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以上观点仅供参考)
近期国金证券财富产品中心发布了1份重点的报告:
第1份:4月新能源车销量环比下降3.6%
- 根据乘联会公布,2023年4月乘用车市场零售达到163.0万辆,由于去年同期上海、吉林等地疫情影响,同比增速55.5%,环比增长2.5%。4月新能源车市场零售52.7万辆,同比增长85.6%,环比下降3.6%。今年以来累计零售184.3万辆,同比增长36.0%。
- 据特斯拉中国官网5月2日消息,特斯拉Model 3在中国的售价涨至23.19万元,此前为22.99万元;Model 3高性能版涨至33.19万元,此前为32.99万元;Model Y及其长续航版、高性能版也分别涨价2000至3000元。特斯拉中国官网5月5日消息,全新Model S及全新Model X全系车型上调售价19000元。特斯拉的两次涨价有望改善现阶段汽车市场的竞价环境,缓解市场的降价压力。
- 5月8日,生态环境部等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实施汽车国六排放标准有关事宜的公告》,2023年7月1日起全国范围全面实施国六排放标准6b阶段,针对部分实际行驶污染物排放试验(即RDE试验)报告结果为“仅监测”等轻型汽车国六b车型,给予半年销售过渡期,允许销售至2023年12月31日。虽然政策不及市场预期,但部分车型过渡期的设置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车企和经销商的去库存压力,避免市场价格剧烈震荡。
- 随着特斯拉的涨价,市场降价压力有所缓解,且国六b的实施落地,5/5国常会通过了加快推进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车下乡和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短期情绪有望得到修复。但我们认为2023年市场对乘用车销量增长预期并不乐观,在市场竞争加剧的情况下,车企的利润率或明显承压。在基数较高,渗透率已明显提升的情况下,新能源车的增长幅度将明显回落。中期来看,市场或仍以震荡为主。
- 选股逻辑上,一方面虽然乘用车销量今年依旧承压,但新能源车销量仍保持相对稳健的增长,关注销量持续上涨的龙头标的。另一方面,从近几个月车企销量来看,传统车企在新能源车销量上逐步发力,且估值相对较低,随着这些车企在新能源车的竞争优势的扩大,有望实现盈利和估值的双升,可关注在新能源车布局加快,销量实现大幅增长的车企。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17
-
刚出!十五五目标藏4大投资机会,券商都在盯
2025-10-27 09:17
-
未来产业AI如何投资?20+人工智能ETF排名来啦~
2025-10-27 09:17


当前我在线
13520520586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