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启正确的期货交易之路:如何控制回撤?
发布时间:2024-1-12 18:10阅读:261
期货交易的过程中我们总是过度的去专注于盈利的方法,技术,绝招,总觉得最好的防守就是进攻,大多数人对于交易的基本认知还停留在“我只要拥有一套好的方法,就可以轻松赚钱”,但是大家不明白的是,一个交易员真正能力的体现并不是盈利能力,可以说盈利能力,一个新手也具备,因为运气好,因为敢做,谁都有赚钱的时候,但是很多人不清楚的是,即便是一个久经沙场的老手,也依然会有状态不好的时候,会有出现亏损,甚至连续亏损的时候,高手和低手的区别也体现在亏损甚至连续回撤的时候是否还具备逆风翻盘的能力,今天我们来聊聊到底应该如何控制交易当中的回撤。
交易中亏损必须有个极限,连续的回撤也必须有极限,我想做过交易的人都有这样的经历,就是自己有了一个交易策略,总是拿着策略中的买点去套行情,能适应行情,能抓到行情的策略就认为是个好的策略,反之就认为策略不行,有待改进,改进策略的立足点都是以抓取行情为目标,这就是大家常说的构建系统和优化系统。
其实优化系统也好,建立系统也好,执行策略也好,最核心的内容在于如何做仓位管理,仓位管理一般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是基于策略基础而制定的合理并且能够平滑过渡系统不适应期所造成的最大连续亏损自己心理应该大概有数,也就是最开始你就应该知道这个大概极限是多少,比如系统回测的过程可能连续亏损10次,或者连续回撤次数和亏损点数是多少,需要有一个大概范围,基于这个范围来涉及基础的仓位方案 第二层则是在盈利或者亏损,尤其是出现亏损之后应该有一个适当的降仓计划,仓位调整计划。
其实一个真正意义的好策略应该以风控为前提,系统也好,策略也好,毋庸置疑都会遇到困难时期,这是作为一个交易员必须要有的觉悟,这也就是为什么说没有完美的系统,因为几乎所有系统都不可能适应所有行情,主观交易中观点和交易也会在某个时期出现不适应的情况,这就要去一个交易者必须有控制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交易中的风险来自于几个方面
1 单笔过大的亏损
2 连续性的止损
3 可能触发风控线的亏损
接下来我们就从这几个方面来展开
首先说一下止损这个概念,止损只是风险管理的一部分,局部的止损和整体止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因为交易模式的不同,所以止损方式也多多少少会有一些区别,为什么一些交易经验并不是那么丰富的交易者即便知道止损的重要性,即便知道风控的重要性,但是依然控制不好亏损呢?这就是止损边际的问题,什么情况下应该止损,这本来就是一个抽象概念,用模式化交易做确定的信号是一种方式,做主观趋势的区间建仓是另一种方式,我们常说的人工交易系统基本上就是这两个分支,那么这两种交易方式则意味着两种不同的止损方式,这是我们在交易之前就必须梳理清楚的逻辑问题。
所以是否需要单笔止损,每笔单子都带止损,这是和交易模式相关的问题,并不能说明交易对错的问题,所以说如果是做模式化交易信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当前走势的突破这种交易类型,那就有必要做单笔止损,也就是每笔单子都必须带上止损。这样的模式,相对机械,当然也相对简单,但是执行的过程中却更容易受阻,原因在于连续亏损之后一般人就开始陷入到了过度优化系统的怪圈里面,这就是一个很要命的问题,再次重申一下,系统不要过度优化。
比如我们以30%作为基本的风控线,单笔亏损3%,10笔单子就触警了,这种风控模式显然是有问题的,很简单,你无法保证你不会连续亏损10笔,并且在连续亏损5-8笔之后可能心态就已经坏了,回撤极限的设计不仅要兼顾信号本身,更多的还要考虑一些客观存在的情况,比如执行不到位,有时候止损过大,或者一些市场的突发状况,所以单笔亏损作为单品种如果是模式化交易尽量不要超过1%这是比较合理的。
第二种情况就是我们常说的主观趋势的区间建仓,这种情况的止损逻辑和模式化交易的止损逻辑是有差异的,模式化的止损逻辑在于确立买点的那个低点或者高点是否被突破了,而主观交易更多的是做大趋势的趋势跟,或者说是CD段的确定性,是通过行情和交易计划去获取盈利,说白了,观点更有倾向性,一般这种交易模式都有一个建仓区间,主动建仓,和被动建仓,主要是随着行情的变化来做仓位变化,而止损的根本原因在于大的趋势改变了,通过当前走势来做仓位的变化。所以这种方法的止损可能更大,要接受更大的单笔止损,当然观点对了,赚取的盈利也会更多,因为交易的目标是针对行情,而不是针对具体的买点。这种情况是做整体的风控,而不是做单笔的风控,比如这次行情运作失败可能会亏损多少,或许是5%,也可能是8%,也可能更多,没有一个确定的数值,需要和自身接受程度和交易习惯相匹配。
想要办理期货开户可以直接点击头像联系我,国内优质期货开户,给到的都是您想要的干货:
1,给您大幅调低手续费,降低您的交易手续费。
2,国内大型优质期货公司,总有一款适合你的。
3,1对1全程协助办理开户服务,让您后期交易省心省力!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