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重心下移仍存在阶段性做多机会
发布时间:2023-12-29 18:01阅读:120
2023年由于全球玉米供应宽松,国内玉米产量增加较多,进口渠道多样化,国内需求低于预期,导致2023年玉米现货持续下跌。虽然6月到8月由于稻谷拍卖推迟,华北玉米紧缺,玉米现货反弹到年内新高,但随着新玉米的上市,进口玉米拍卖数量增多和价格下调,贸易商收购谨慎,下游饲料需求转弱,农户卖压增大,玉米现货持续下跌到年底。
2023年美玉米和美豆的比值达到2.8左右的历史高位,玉米和大豆的种植面积会重新分配,美玉米的估值也回到21年初的水平,国内玉米已经回落到20年价格区间。但2024年国内的需求仍有期待,饲料需求仍会稳定或小幅上涨,玉米与其他谷物(小麦、稻谷、大麦等)相比,价格优势明显,玉米会反替代其他谷物,需求会远高于2023年。同时2023年天气有利,单产和产量增幅较大,2024年的产量仍存在变化。比较确定的是,由于2023年租地收益大幅下滑甚至亏损较多,租金成本会有明显下降。
对于交易,国际美玉米与美豆比值会缩小回归,美玉米仍会偏强。国内玉米重心下移,但幅度有限。国内玉米第二或第三季度仍有较大反弹空间。
风险点:美玉米种植面积及天气
2023年玉米从年初的最高2880元/吨跌到年底的2380元/吨附近,主要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年初到5月底,玉米从2880元/吨跌到2480元/吨附近,下跌幅度400元左右。主要逻辑是小麦价格大幅下跌,华北小麦价格低于玉米价格,饲料替代增多,同时金融市场下跌,玉米现货大幅下跌。第二阶段:6月初到8月中旬的反弹,玉米期货加权从2480元/吨反弹到2750元/吨,反弹幅度270元左右。主要是河南小麦受灾,稻谷拍卖推迟,华北玉米紧缺导致现货大幅上涨,期货也大幅反弹。第三阶段:8月中旬到年底,玉米期货加权从2750元/吨下跌到2380元/吨附近,下跌幅度370元左右。主要原因是新季玉米大幅增产,饲料需求转弱,贸易商收购谨慎,玉米现货大幅下跌。
巴西玉米和美玉米丰产,全球玉米产量高于去年,国际玉米重心下移,进口利润较高,但南美天气仍有不确定性,会带来阶段性扰动。国内市场主流机构预期国内玉米产量增2000万吨左右,丰产已经成为事实,玉米也已经跌到成本线附近,天气降温,农户惜售情绪较重。但下游养殖需求利润较差,贸易商和下游企业建库存意愿较低,玉米现货短期下方成本支撑偏强,上方需求不足的窄幅震荡局面。
一、2023年全球玉米产量高于去年,重心下移
2023年全球玉米增产,供应宽松,玉米重心下移到成本线附近。2023/24年度全球玉米产量1222.07百万吨,高于去年1157.24百万吨,增产64.83百万吨。需求1206.95百万吨,高于去年1167.66百万吨,增加39.29百万吨。库存315.22百万吨,高于去年300.1百万吨,增加15.21百万吨。
2023/24年美玉米产量386.97百万吨,高于去年的348.37百万吨,增加3860万吨;截止12月底,库存5412万吨,高于去年的3458万吨。美玉米价格跌到成本线附近(480美分/蒲),美玉米种植收益低于美豆,且美豆和美玉米的比值已达2.8附近的历史高位,预计2024年美玉米种植面积会下降,初步测算美玉米面积9000-9200万英亩。美豆种植面积会增加,但美豆和美玉米种植成本很难下跌,随着新季玉米种植面积的减少,24/25新季玉米种植成本会到500蒲/英亩附近,12合约美玉米底部区域会上移到480-500美分/蒲。
2023/24年巴西产量129百万吨,低于去年137百万吨,巴西出口55百万,低于去年57百万。乌克兰产量30.5百万吨,高于去年27百万吨。阿根廷产量55百万吨,高于去年34百万吨,产量增加21百万吨,出口41百万吨,高于去年的23百万吨。
国际玉米虽然23/24年供应增加,但饲料需求也在增加。其中全球饲料用增加4.3%,美国饲料需求增1.8%,中国饲料需求也在增加。24年美玉米种植面积大概率会减少,24年的天气未必就比23年好,国际玉米在24年第一季度可能是全年的低点。
二、23/24年度种植成本增加,但玉米已跌破成本线
2023年玉米种植成本继续上升,过去5年地租成本持续上涨。从2019年到2023年全部成本上涨1.6倍,2023年比2022年地租基本上涨100元/亩,但其他农资成本5年仅上涨13%。
23/24年度国内玉米增产较多,主流机构大多预期增产2000万吨左右,按照钢联数据,全国玉米增产2180万吨,其中东北地区预计增产920万吨,华北增产710万吨。国内玉米增产的主要是面积和单产都在增加,尤其是单产,创下近几年来的新高。
根据钢联数据,2023年度全国玉米种植面积为61391万亩,比2022年增加1.84%。其中东北玉米种植面积25257万亩,比2022年高2.31%,华北种植面积22151万亩,比2022年高2.11%。玉米种植面积的增加主要原因是退林还耕政策以及2022年东北地区玉米种植利润高于大豆。2023年全国玉米单产为909斤/亩,比2022年增加5.94%。其中黑龙江单产为995斤/亩,比2022年增加1.12%,辽宁单产975斤/亩,比2022年增加15.52%,吉林单产1074斤/亩,比2022年增加7.94%,山东单产911斤/亩,比2022年增加6.43%。
种植成本虽然增加,但产量增加较多,种植收益却大幅下滑,部分租户亏损。预计2024年东北地区地租会下降,预计下降100元/亩。但即使租金下降,但产量仍存在不确定性,下降的租金成本未必会转移到玉米价格上。按照2023年成本计算,由于40%以上的租户接近亏损,下降的租金大部分会转移到租户手中,玉米现货价格未必会低于2023年。
三、2024年饲料需求仍在增长
2023年由于生猪存栏增加,肉禽出栏量也高于去年,蛋鸡存栏偏高,饲料需求仍在继续增长。但2023年10月开始环比开始减少,也低于2022年同期饲料需求。2022年第四季度由于生猪价格较高,养殖利润维持高位,二育进场较多,导致饲料需求增多。但2023年四季度养殖利润恶化,饲料企业库存维持低位。但23年底饲料企业库存仍较低,且2024年生猪利润会有所恢复,肉禽也会出现季节性盈利和需求增加。根据中国饲料工业协会数据,1-11月饲料总产量268691万吨,累计同比增6.9%。能繁母猪和商品猪的存栏量环比减少,但生猪存栏仍处于高位。根据我的农产品123家企业统计,11月底能繁母猪存栏量494.83万头,同比减少2.77%。11月商品猪存栏量3504.58万头,同比增加11.49%。截止12月24日,自繁自养利润为-57元/头,外购仔猪养殖利润为-107元/头。截止12月21日,47家规模饲料企业玉米平均库存30.09天,较去年同期下降14.45%。
由于糙米价格高于玉米,华北小麦与玉米价差维持较高水平,进口大麦与国内玉米也无优势。国内玉米已变成性价比最高的能量饲料。2024年动物蛋白需求仍在恢复,虽然生猪存栏略降,但肉禽仍在增长,且玉米价格处在3年低位,饲料需求会高于2023年。具体来看,肉禽和蛋禽饲料需求仍在恢复,肉禽的糙米和小麦替代减少,玉米用量会增加较多。其中肉鸡出栏2023年比2022年增8%左右,2024年肉鸡出栏预计比2023年略增3%左右。2023年11月存栏为12.07亿只,预计2024年4月存栏12.7亿左右,蛋鸡2024年存栏预计比2023年高约3-5%。生猪存栏减少,玉米消费可能持平或略减,整体养殖行业饲料需求持平。
四、深加工玉米需求增长明显
2023年由于深加工扩产能较多,玉米消耗量高于2022年,尤其是下半年玉米价格的下跌,深加工利润较好,导致玉米消耗量持续增加,企业开工率也维持高位。预计2024年淀粉企业仍会维持较高开机率,玉米消耗量仍会增长。截止2023年12月20日,加工企业库存总量为439.7万吨,目前已经回到2021年水平,预计2024年库存会回到2020年水平,淀粉企业开机率也在持续上涨。
2023年淀粉企业开机率维持高位,但库存仍低于2023年。主要原因是下游糖的替代和造纸业的恢复,也有玉米淀粉替代木薯淀粉的需求增长。由于6-8月是淀粉糖消费旺季,且白糖价格远高于淀粉糖,初步测算淀粉糖替代白糖有15-20万吨。按照玉米淀粉和木薯淀粉的价差在600元以外,玉米淀粉可以替代部分木薯淀粉计算,目前木薯淀粉仍高于玉米淀粉1000元/吨左右,其中第二季度最高木薯淀粉与玉米淀粉的价差高达1400元/吨,玉米淀粉可以替代木薯淀粉。2023年1-11月木薯淀粉进口累计295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95万吨,同比减少24.4%。按照30%的替代,大约需要28万吨的玉米淀粉。
2023年淀粉下游淀粉糖增长空间可能有限,预计2024年也会相对平稳。但造纸2023年下半年增幅较多,2024年上半年仍会延续较强趋势。更重要是2024年玉米淀粉有可能会放开出口,按照每个月3万吨左右的出口量,新增玉米淀粉一年至少要30万吨。
对于淀粉,由于2023年上半年消费不及预期,2023年淀粉企业亏损较大。但进入10月,随着新粮玉米的下跌,淀粉企业利润维持高位,目前制约淀粉价格的2个因素是玉米价格和副产品价格。今年副产品的波动较大,尤其是9月后,副产品价格持续下滑,导致玉米和淀粉价差持续走扩。其中山东地区副产品的贡献从950附近回落到600元附近。玉米我觉得下跌空间有限,副产品进入3月,禽料需求会增加,且豆粕和玉米蛋白价差价差较高,副产品价格会上涨,淀粉需求相对淡季,玉米和淀粉的价差很难继续走扩,预计05玉米和淀粉价差在380-480之间。
五、北方和南方港口玉米库存维持低位,进口谷物及替代减少
2023年南北港库存较低,尤其是北港,玉米库存创5年新低,北港玉米价格定价权开始变弱。根据Mysteel玉米团队数据显示,12月15日北方四港玉米库存共计85.4万吨,远低于过去250万吨的平均水平。广东港内贸玉米库存22.5万吨,外贸库存115.4万吨,进口高粱23.8万吨,进口大麦42.1万吨,累计谷物库存203.6万吨,进口玉米量占比增加。
2023年售粮进度也是偏快,截止12月21日,钢联全国13省份售粮进度36%,高于去年同期2%,7个省份售粮进度31%,高于去年2%。
2023年稻谷成交率较高,大约成交1500万吨,芽麦及进口小麦替代大约3000万吨。2022年小麦和水稻成交3683万吨(小麦778万吨,水稻2905万吨)。2021年小麦和水稻成交4052万吨(小麦2868万吨,水稻1557万吨)。但2024年稻谷拍卖可能停止或很少,小麦由于与玉米价差较大,小麦很难进入饲料行业,预计2024年小麦和稻谷的替代会很低,初步测算会低于2023年少3000万吨。
2023年1-11月进口玉米2219万吨,预计全年进口玉米在2400万吨,高于2022年的2062万吨。1-11月进口大麦967万吨,进口高粱487万吨,进口DDGS12万吨。预计2023年全年进口玉米和谷物4000万吨左右,高于2022年的3661万吨,低于2021年的5056万吨。1-11月进口小麦1130万吨,高于2022年的987万吨。
六、玉米和淀粉交易逻辑
2023年上半年由于玉米现货下跌,且副产品维持高位,淀粉需求也低于预期,导致玉米和淀粉现货价差较低。但进入第四季度,豆粕现货大跌,且禽料需求下跌更多,导致玉米蛋白和纤维等副产品与豆粕价差扩大,副产品下跌更多。但2023年底养殖行业处在低谷,肉禽的饲料需求也处于底部,2024年禽料仍会增长,且上半年饲料有季节性旺季,禽料需求会出新较大增长,副产品价格会有较大反弹。淀粉价格波动可能相对较小,玉米和淀粉价差也波动会较小。
对于交易,2024年淀粉二季度相对较好,一部分是2季度玉米价格存在反弹基础,且淀粉需求旺季。2024年走势可能和2023年相反,2023年是高开低走,然后持续走低。2024年玉米和淀粉可能是底部回升,新季玉米上市仍会持续走高。
第四部分行情展望
玉米:
2023/24年度国际玉米产量增加,重心下移,目前一直在成本线附近底部震荡。但2024年美玉米与美豆价差较高,预计2024年美玉米种植面积会减少,且二季度天气仍存在不确定性,美玉米底部基本在500蒲/英亩附近。国内地租成本会下降,但种植面积和单产仍存在不确定性,尤其是单产很难有23/24年度的高点,天气也存在较大不确定性,产量可能会低于23/24年度。肉禽和蛋禽继续保持小幅增长,生猪饲料需求略减少,整体饲料需求持平,深加工需求仍会小幅增长。但小麦与稻谷替代会降低很多,渠道库存也偏低,预计年后玉米消耗量会高于2023年同期,玉米现货年后会有阶段性走强机会。预计2024年北港平仓价在2350-2700偏强运行。
淀粉:
由于淀粉产量仍在扩张,但副产品价格相对偏弱,2023年下半年玉米和淀粉的价差持续走扩,01玉米和淀粉价差达到500元/吨的高点。但3月后禽料需求会继续增长,且玉米胚芽和纤维等副产品与豆粕的价差较高,年后禽料备货副产品上涨幅度会大于玉米,淀粉库存也会累库,玉米和淀粉价差波动相对较小。预计05玉米和淀粉价差在380-480之间波动。
1.单边:美玉米新季种植面积会减少,种植成本会上移,种植成本也在增加,新季玉米500美分/蒲基本是底部区域。国内23/24年度产量增加较多,现货低点基本在年前。贸易商库存较低,且玉米替代会增加,需求仍在恢复,预计05玉米下跌空间有限,2350附近基本是底部。新季种植成本下降,但天气及产量仍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预计2-3季度会出现高点,港口平仓价看到2700元/吨附近。
2.套利:3-5淀粉反套及05玉米和淀粉价差逢低做扩思路,350-500区间。
3.期权:等05玉米回落到2400附近,卖出c2405-P-2400。或者买入c2407-C-2660看涨期权(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作为入市依据)。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期货交易是不是阶段性的?
为什么说阶段性的热点板块最重要?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