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能源结构 将发生根本性转变
发布时间:2015-9-24 15:04阅读:540
清洁能源投资大增发电比重逐年上升
据了解,随着多年来化石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利用,导致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一系列困局,实施能源结构调整,加快推动能源革命,成为破解困局的必然选择。对此,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刘振亚提出“在能源开发上实施清洁替代,在能源消费上实施电能替代”的“两个替代”战略。
白建华认为,“清洁替代”就是要实现以太阳能、风能、水能、核能、海洋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逐步替代以煤炭、石油为主的化石能源,推动能源结构实现“清洁能源为主、化石能源为辅”的根本性转变:而“电能替代”则是要提高电能在终端能源中的比重,未来电力将成为终端能源消费的主力,今后相当长时期内,我国的电力需求仍将保持较高增长速度,清洁能源80%以上将转变为电能加以使用。
但目前,我国水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清洁可再生能源的年利用小时数较低,弃水、弃风、弃光等现象大量存在。对此,白建华表示,未来清洁能源浪费的现象应该获得改观。核电利用小时数一般为7000小时左右,大型水电应做到不弃水少弃水,风电和光伏发电也应做到发尽其用。
煤电比重逐步降低利用小时数同时下滑
“随着可再生能源在我国电源结构中占比的日益提高,煤电比重将逐渐降低。”白建华说,煤电除了补充电量不足外,更重要的是满足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并网后系统调节和备用容量需求的增加,煤电需要更多地发挥容量效益。
但白建华同时表示,在未来10年至15年左右,煤电还有一定的新增空间,2030年煤电将为13亿千瓦左右;同时煤电的运行方式也将随着风电等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而发生改变;预计在15年左右之后,我国煤电也将步欧美煤电的后尘。
在欧美国家,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及天然发电的发展,燃煤火电已基本没有新增空间,存量煤电的角色也在发生改变,年利用小时数逐步降低、并承担更多的调峰及其他辅助服务功能,其健康寿命也会有所缩短。随着经济寿命期的到来,煤电将逐步退出历史舞台。
据白建华预测,到2050年,我国煤电比重将下降到16.3%,其利用小时数也将大幅下降。预计2050年全国煤电平均利用小时数将下降为2000小时左右。按照可再生能源优先就地消纳的原则,可再生能源比重较大的地区煤电利用小时数将相对更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