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下游分析
发布时间:2023-10-30 10:16阅读:184
编辑:宁证期货房俊
期货从业资格证号:F3047658【期货业协会官网可查询真伪】
期货开户联系方式:【点我头像进入主页查看联系方式】、【咨询TA】、【电话】、【+微信】
棉花是涉及农业和纺织工业两大产业的商品,是纺织工业的主要原料,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必需品,棉纱、棉布和服装还是出口创汇的重要商品。棉纱是棉花的最直接下游产品,是棉纤维经纺纱工艺加工而成的纱,经合股加工后称为棉线,90%以上的棉花用于纺纱。棉纱大部分用来生产各类棉布(也叫坯布),经染色加工后广泛应用于家用纺织品、服装用纺织品、产业用纺织品等终端消费领域,少部分用来制作缝纫线、刺绣线等。纱布产业细分多,设备、工艺、原料配比皆可独立为-一个分类,就棉纱而言,下游坯布厂家往往根据自己产品的不同需求进行订单式的采购。
1.棉纱概述
在棉纺织行业产业链中,上游是指纺织纤维的生产,提供纺织品生产所用的原材料;中游是指棉纺织品的织造、染整和辅料、服装制造环节,通过纺纱、织造、染色、后加工、成衣生产等过程使纤维原料变成纺织成品:下游是指棉纺织品的销售流通环节,通过各种销售渠道使服装、家纺等纺织品进入终端消费者手中。纱布产业细分多,设备、工艺、原料配比皆可独立为一个分类,就棉纱而言,下游坯布厂家往往根据自己产品的不同需求进行订单式的采购。
纱是指用各种纺织纤维加工成一定细度的产品,用于织布、制绳、制线、针织和刺绣等。原料端纺织纤维可分为天然纤维和化学纤维两类,化学纤维又可以进一步分为人造纤维、合成纤维和无机纤维三类。人造纤维是指用某些天然高分子化合物或其衍生物做原料,经溶解后制成纺织溶液,然后纺制而成。纤维,竹子、木材、甘蔗渣、棉籽绒等都是制造人造纤维的原料,根据人造纤维的形状和用途,分为人造丝、人造棉和人造毛三种。合成纤维是指以石油、煤、天然气及一些农副产品为原料纯化学合成的高聚物。
2、棉纱的基本属性
(1)纱的细度表示方法
由于纤维截面积不规则,且纱表面有毛羽不易测量,只用直径无法精确表示纱线的粗细程度。在生产销售中,企业普遍采用定长制和定重制两种表示方法,引入特数、旦数、公制支数和英制支数四个指标。
1.定长制
定长制是指一定长度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重量,计量单位包括特数和。
特数(英文代码Ntex),又称“号数”,指1000米长的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下重量的克数。如,在公定回潮率下,1000米长的棉纱重量为18.2克,则称18.2tex。
旦数(英文代码Nden),又称“纤度”, 指9000米长的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下重量的克数。
2.定重制
定重制是指一定重量的纤维或纱线所具有的长度,计量单位包括公制支数和英制支数。
公制支数(英文代码Nm),指1克重的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下长度的米数。
英制支数(英文代码Ne),指1磅重的纤维或纱线在公定回潮率下长度的840码的倍数。如,在公定回潮率下,1磅重纱线的长度为32个840码,则称英制32支,简称32S; 1磅重纱线的长度为40个840码,则称英制40支,简称40S。
根据我国纺织行业标准《纺织材料标示线密度的通用制(特克斯制)》(FZ/T 01035-1993 )及《纺织材料以特克斯(Tex)制的约整值代替传统纱支的综合换算表》( FZ/T01036-1993),纱线细度指标可相互转换。材料显示,棉纱特数与英制支数的换算因子为583.1,即英制支数=583.1/特数;其中,英制32支对应18.2特克斯,英制40支对应14.6特克斯。
(2)棉纱的分类
1)按纺纱原料,可分为棉纱和棉混纺纱
棉纱:由于棉纤维细长柔软、吸湿性好、耐碱性强、耐有机溶剂、耐漂白剂、隔热耐热,棉纱可进行各种染色和纺织加工,并可通过改性处理以增加光泽、可染性及抗皱性等具有良好的加工性能和服用性能,应用广泛。
棉混纺纱:由于其纤维成分包含棉纤维和化学纤维,棉混纺纱既呈现-定的棉纱特点,如细长柔软、吸湿性好等;又具有一定的化学纤维纱特点,如回弹适中、热定型优异、耐热性高等;其织物具有较好的可洗可穿性,消费领域广阔。
i)按纺纱原理,可分为环锭纺纱、自由端纺纱和非自由端纺纱
环锭纺纱:指在环锭细纱机上用传统纺纱方法加捻制成的纱;纤维条通过环锭钢丝圈旋转引入,筒管卷绕速度比钢丝圈快,粗纱被加捻制成细纱。由于纤维内外缠绕联结,环锭成纱结构紧密、强力高;适纺各种支数的纱,最高可达200支以上,是目前最普遍、最成熟的纺纱方法。环锭纺纱用途广泛,可用于各类织物、编结物和绳带。
自由端纺纱:指在高速回转的纺杯流场内或在静电场内使纤维凝聚并在一端呈自由状态下加捻成纱。自由端纺纱包括气流纺(也称“转杯纺”)、静电纺、涡流纺、摩擦纺、磁性纺等。其中,气流纺适纺30支以下的粗中支纱,较环锭纺纱蓬松耐磨、条干均匀、染色鲜艳,但强力较低;主要用于机织物中蓬松厚实的平布、手感较好的绒布及针织产品。
非自由端纺纱:指借助加捻、包缠、粘合等方法使纤维抱合到一起,纤维条两端呈被握持状态的新型纺纱方法。非自由端纺纱包括喷气纺、自捻纺、平行纺、包芯纺、无捻纺、集聚纺等。其中,喷气纺纱结构疏松、手感粗糙且强力较低;主要用于加工制作T恤、衬衣、休闲装和床上用品等。
ii)按纺纱工艺,可分为普梳纱、精梳纱和废纺纱
普梳纱:指通过一般纺纱系统对棉纤维进行梳理,不经过精梳工序纺成的纱。普梳纱短纤维含量多,纤维平行伸直度差,结构松散,毛茸多。普梳纱多为粗中支纱,用于生产一般机织、针织产品。
精梳纱:指将普梳棉条通过精梳机工序,再次挑除原料中较短的棉纤维(即直径约16mm以下的棉纤维)和杂质,留下长度较长且整齐度较高的棉纤维再纺而成的纱。精梳纱具有光泽好、条干匀、结杂少、强力高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外观特性;制成布料品质、手感及耐洗耐用度等方面均有较大提高。精梳纱多为细中支纱,用于生产高档织物。
废纺纱:指用纺纱下脚料(废棉)或混入低级原料纺成的纱。废纺纱品质低,合杂多,色泽差,手感松软,条干不匀,用于织造粗棉毯、厚绒布和包装布等低档织物。
iv)按加捻方向,分为反手捻纱和顺手捻纱
一般情况下,单纱采用反手捻纱,股线采用顺手捻纱。
纱线捻向对织物的外观和手感影响很大。利用经纬纱的捻向与织物组织相配合,可织出外观、手感等风格各异的织物。
v)按成纱形态,分为管纱、筒子纱和绞纱
管纱:指在筒管上卷绕成型的管状纱,是纺纱过程中经络筒工序前的常见形状。
筒子纱:指管纱从细纱机上落下来后,根据用纱的后道工序要求接长纱线长度,并清除疵点和杂质,在络筒机上通过槽筒或急行往复的导纱钩重新卷绕成无边或有边的、具有一定形状(如圆锥形或圆柱形)和一定卷绕密度的较大体积的筒状纱,是纺纱厂络筒工序的产出品。
绞纱:仅成型形态不同于筒纱,为缠绕在直径约50cm圆形器具上。
vi)按染整及后加工,分为本色纱、染色纱、色纺纱、漂白纱、丝光纱、烧毛纱
本色纱:指未经漂白、染色,保持纤维本色的纱;用于织造原色坯布。
染色纱:本色纱经煮练、染色制成的有色纱;用于织造色织布。
色纺纱:将纤维染色后纺制而成的纱;用于织成外观呈不规则星点和花纹的织品。
漂白纱:本色纱经煮练、漂白制成的白纱;用于织造漂白布或与染色纱交织成各种色织产品。
丝光纱:经过丝光处理的棉纱,分为丝光漂白和丝光染色纱;用于织造高档色织物。
烧毛纱:经烧毛机烧掉纱表面茸毛而制成的具有光滑表面的纱;用于织造高档产品。
vi)按产品用途,分为机织用纱、针织用纱、工业用纱及其他用纱。机织用纱:指加工机织物所用纱线,分为经纱和纬纱。经纱用作织物纵向纱线,具有捻度大、强力高、耐磨性好的特点。纬纱用作织物横向纱线,具有捻度小、强力低、柔软性好的特点;因其与针织用纱特性接近,因而部分机织用纬纱可转换为针织用纱。以机织捻度来说,7-10支棉纱可织纱卡,俗称“牛仔布”; 16支 棉纱可织粗平布灯芯绒; 32-50支棉纱可织府绸布。
针织用纱:指加工针织物所用纱线,具有条干均匀、捻度低、柔软性好的特点,同时具有-定的强度和延伸性。以针织捻度来说,21支 棉纱可织灯芯绒和平布,32-40支棉纱可织针织内衣。
工业用纱:指加工工业用织物所用纱线,如电工黄蜡布用纱、轮胎帘子纱、传送带用纱等。
其他用纱:包括卫生医药用纱、高速缝纫线、绣花线和编结线等。
Vi)按商业习惯,分为粗支纱、中支纱、细支纱和特细支纱
粗支纱:指英制18支以下的纱;用于织造粗厚或起绒、起圈棉织物,如粗布、绒布、坚固呢等。
中支纱:指英制19-28支的纱;用于织造平布、斜纹布、贡缎等一般性织物。
细支纱:指英制29- 59支的纱;用于织造细布府绸、高档机织物和针织物。
特细支纱:指英制60支以上的纱;用于织造高档精细面料,如高支衬衫、精纺贴身羊毛衫等。
(3)纱的品种代号
(4)棉纱的质量检验
棉纱的传统现货贸易指标主要包括:线密度、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百米重量偏差、百米重量变异系数、-50%干米细节、+50%干米粗节、+200%干米棉结、十万米纱疵、毛羽等。
线密度:即纱线特数,是指单位长度纱线的质量,用以表示纱线的粗细程度,直接关系到最终成品的品种、用途和物理机械性能。
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表示-定长度内纱线短片段的不匀情况,是纺纱生产系统工艺和机械因素的综合性体现,也是棉纱贸易中最重要的质量指标。
百米重量偏差:是纱线实际干燥重量与设计干燥重量的偏离程度,反映了实际纺出的纱线与设计要求的纱线在线密度上的偏差。因此,同线密度一起检测出的重 量偏差和重量变异系数是重要的质量指标,直接关系厂商与用户的利益。
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由于各种纱线不匀的存在,在外力作用下往往会在最薄弱的环节发生断裂,所以对后道高速织造而言,要求纱线具有-定的强力和平均强力。
- 50%千米细节、+50%千米粗节、+200%千米棉结:属常发性疵点,用千米个数度量;其大小和数量将不同程度地影响后道加工质量和织物外观。-般是由于工艺参数、温湿度突变、原料品等不良(结杂多、短绒率高、长度整齐度差、成熟度不够等)等不正常因素造成的。
十万米纱疵:属突发性疵点,指突然发生大面积影响棉布降等的纱疵;特点为来势凶猛、批量大,严重影响棉布质量。一般是由于机械部件、设备清理不及时、原料波动、温湿度突变等引发的。
毛羽:在成纱过程中纤维露出纱体表面形成的。棉纱毛羽状态直接影响到织造效率、布面风格和染色效果:较少毛羽能使织物表面细、洁、滑、爽,手感柔软、弹性丰满且织纹细腻;较多毛羽能使织物表面呈蓬松感,但3mm以上的毛羽容易造成纱线缠结、断头增多、织造效率降低;严重的毛羽不匀将使布面形成云斑、横档等疵点,影响印染质量与外观质量。
棉纱质量检验可分为三种方式:国家机构检验、企业自检和第三方机构检验。由于检验方法简便,现货贸易棉纱的质量检验多以企业自检为主;国家相关部门对棉纺企业产品下达的不定期抽检任务则由国家机构承接;而大多数贸易纠纷的质量检验任务则由国家机构和第三方机构承接。
目前,我国已建设6个国家级纺织品服装质检中心,包括上海、天津、广州、浙江、福建和河南。其中,河南和上海的国家级纺织品服装质检中心侧重于棉纱和棉纺织品检测,浙江和福建侧重于化纤纺织品检测,广州侧重于纺织品及服装检测。此外,各省区在纺织纤维的主产地和主销地大都设有地(市、州)级纤检机构。相关检验机构设备齐全,操作规范,且拥有各级资质认证和管理制度。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