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期货价格运用及套期保值案例
发布时间:2025-7-21 17:09阅读:187
编辑:房俊
期货公司正式员工,可在期货业协会官网上查询
1.企业参与玉米衍生品市场的原因
(1)锁定玉米生产成本,实现预期利润
利用玉米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可以帮助玉米生产经营者规避玉米现货市场的价格风险,达到锁定生产成本、实现预期利润的目的。
(2)利用玉米期货价格信号,组织安排玉米现货生产
玉米期货市场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对玉米现货的未来价格走势有一定的预期性,利用玉米期货市场的价格信号,有利于玉米生产经营者调整相关产品的生产计划,从而避免了生产的盲目性。
(3)开辟新的销售渠道
发挥期货价格发现功能,企业可以通过套保,规避现货价格波动风险,同时促进企业销售,开辟新的销售渠道,
(4)实现远期利润管理
基差交易是现货行业利用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功能衍生出来的一种定价模式,随着玉米临储政策调整、市场风险管理需求增加以及玉米衍生品的日益成熟,玉米产业链的基差交易也应运而生。上下游企业间通过签订基差合同,可以有效规避市场价格波动风险,锁定远期利润。
(5)丰富的衍生品工具助力产业链企业健康发展
目前玉米及相关产业链已经推出相对健全的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工具,对于饲料、养殖等企业而言,可以选择衍生品工具,提高了参与便利度,可以有效解决生产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困扰,提升了整个行业的抗风险水平。
2.企业应用玉米衍生品工具的场景
场景一:锁定短期原材料成本
某玉米加工企业在3月考虑到国内当前市场玉米库存偏小,玉米价格不断上涨造成采购成本将不断抬升,因此计划利用期货管理价格风险。
案例评价:综合损益为盈利 100 万元
该企业通过期货买入保值,规避了玉米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风险期货端盈利覆盖了现货端成本的上升。
场景二:企业短期库存保值
某玉米加工企业在6月份收到采购的10万吨玉米现货,担心价格下跌导致库存贬值,因此计划利用期货进行库存保值。
案例评价:综合损益为盈利 100 万元。
该企业通过期货卖出保值,规避了玉米库存贬值的风险,期货端盈利覆盖现货价格的下跌。
场景三:防范基差波动风险
某玉米加工企业签订一份玉米基差合同,约定点价期为1个月,参照玉米 09 合约加 20 元/吨为最终结算价。合同签订并支付预付款后,该企业收到所需玉米现货。
案例评价:该企业实际规避了 40 元/吨基差风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