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收购谨慎VS棉农惜售,棉价宽幅震荡
发布时间:2023-10-13 10:56阅读:335
期货开户请添加微信,优惠手续费
摘要:节后第二个交易日,郑棉主力跌破17500元/吨直逼万七,当日跌幅超500元/吨;本周三跌破万七。从基本面来看,目前正值新棉上市初期,棉农和轧花厂均较谨慎,单日跌幅超500元/吨不符合当下僵持的逻辑。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一、市场传言,郑棉大跌
9月27日稍晚,中储棉管理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定于国庆节假期期间10月4日至6日安排储备棉销售,10月7日至8日及后续工作日正常挂牌销售。国庆节期间储备棉轮出销售意在防止假日期间籽棉收购价格大涨;同时,又表明10月份将继续进行储备棉的轮出销售工作,为防止籽棉价格快速上涨做足了准备。即便如此,该公告发布后郑棉价格也未走跌,市场等待节后籽棉收购价格指引。
本周二,市场传言,有企业接到“籽棉收购价高于**元/公斤,将对加工企业贷款有影响”。受此影响,郑棉大跌。
10月份以来,储备棉轮出成交率有所上升,疆棉成交均价在17500元/吨-17600元/吨,较前期有所抬升。
储备棉轮出成交情况
数据来源:TTEB,弘业期货金融研究院
二、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开工处于近年同期较高位
从纱厂和布厂开机率来看,金九银十旺季特征不明显,与8月份相比,9、10月份开工较为平稳,没有显著上升;但与往年相比,开工率处于近四年同期较高位置。单从开工率来看,并未像市场上认为的那样惨淡。截至本周,纱厂开工负荷指数为55.5,较9月底回落0.5个百分点左右,较过去三年同期均值高2.7个百分点;布厂开工负荷指数为58.2,较9月底持平,较过去三年同期均值高9个百分点。
纱厂和布厂开工负荷指数
数据来源:TTEB,弘业期货金融研究院
三、新棉上市推迟,交收谨慎
据国家棉花市场监测系统调查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0月7日,全国新棉采摘进度为12.5%,同比下降3.5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同期均值下降12.5倍百分点;全国交售率为32%,同比下降0.4个百分点,较过去四年同期均值下降28.8个百分点。
一方面,今年新花上市较迟;另一方面,储备棉在新棉上市期继续轮出、国庆节假日期间储备棉轮出等政策引导性较强,轧花厂恐后期棉价大跌收购谨慎,同时,棉农对新棉价格心里预期较高,不甘于“低价”交售,最终导致今年新棉采摘、交售进度慢与往年同期。
节后,新疆手摘棉价格走跌;昨日郑棉走跌后机采棉价格跟跌,以7.5-7.6元/公斤报价收购机采籽棉的南北疆轧花厂有所增加,也有部分收购价在7.8-8元/公斤,棉农挺价意愿较强,双方陷入僵持。现阶段,政策性利空主导,棉价偏弱;棉农以及市场预期仍有反弹概率,但暂缺实质性利多。密切关注新棉收购情况以及新棉减产预期的变化。
转自弘业期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