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论坛:利好政策正在转为实物工作量,带动大宗商品需求
发布时间:2023-9-18 14:31阅读:131
【导语】9月15日,卓创资讯研究院举行第八十七期研究例会,本期围绕“近期宏观数据给予市场的信号和反馈”为主题展开研讨。从本周公布的8月经济数据来看,前期的政策正在逐渐转化为实物工作量,经济稳步复苏,持续向好,底部特征越发明显。后期随着新的刺激政策落地,经济将继续回暖复苏,也将同步带动大宗商品的需求上涨。
主持人:赵渤文
参会人:钟健、孙光梅、赵渤文、赵颖、梁曦玥、曹慧、孙继森、李霞、李训军、张凤、刘舜心、高恒宇
核心观点(发言顺序):
能源研究员梁曦玥:降准发力缓解债务和成本压力,从消息面上或强化市场对中国石油需求增长预期,从而支撑油价;此外近期客运和货运数据显示本轮旺季国内油品消费量增长空间较大。
能源首席钟健:油价突破90美元,近期会触摸100美元吗?大的概率不会,即便是触摸也是短暂的。
能源研究员赵渤文:能源供应稳定增长,能源消费显示出了经济的持续恢复向好。
能源研究员赵颖:上周原油价格上行速度加快,短期内预计上行动能仍将延续。
农业研究员孙光梅:国内政策再发,刺激消费内容不断。当下农产品即将进入收获旺季。关注国际粮食供应链。
农业研究员曹慧:四季度基本面定价逻辑驱动国内农产品市场。
农业研究员孙继森:国内积极因素持续累积,物价上涨周期或将开启。而油脂价格短期方向模糊,市场逻辑将以价差套利抉择为主。
农业分析师李霞:“金九”需求旺季来临,8-9月农副产品加工开工率提升。
化工研究李训军:两油双双突破90美元关口且长假前或有备货举动,国内石化产品有望延续偏强运行态势。
化工研究员张凤:降准打响了市场情绪转变的第一枪,将配合其他政策使得市场需求真正释放。
化工研究员刘舜心:从大宗商品价格的反馈来看,我们经济向好的预期已经形成,叠加政策端的不断强化,预期层面的经济反馈已经开始转变为实物工作量。
黑色研究员高恒宇:随着有关政策的持续落地实施,钢材需求有望进一步回暖,钢企利润或将有所修复。
首先宏观方面,央行近日实施降准,大约可释放5500亿流动资金。主要的作用在于,一是化解债务风险,二是缓解商业银行成本压力,为进一步降息扩宽空间,最终达到支持实体经济的目的。7月份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仍高于近五年同期水平,私营企业64天,股份制企业61天,国营企业51天,外资最多,是75天。整体资金面仍然偏紧。而且民营企业相比于国企的风险溢价更高,因此实际贷款利率更高,降准为年内剩余时间进一步调低LPR扩大空间,降低实体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融资成本。
对原油价格来说,由于今年以来国际市场对中国需求影响油价的关注度显著上升,国内央行超预期降准、叠加8月国内炼厂开工率和原油进口量均有较大幅度上升,强化了市场对石油需求稳定增长的预期,支撑油价高位运行。而反过来,90美元的价位已经损伤炼厂利润,后续成品油价格仍存上涨预期,预计炼厂挺价意愿也会更强,消费旺季过后可能存在累库的情况。
再从当前旅游业客运数据来看,今年黄金周居民出行需求恢复情况较好,境内游和出境游的热度都恢复至2019年水平,其中境内机票搜索热度达到2019年同期的104%。此外,今年小众目的地热度上升,带动了租车自驾游订单增长。货运物流方面,更新频度比较高的全国高速货车通行量数据显示,截至9月10日货车通行量已涨到3月以来的最高值。因此预计本轮旺季国内油品消费量增长空间较大。
7月28日,美油从78美元的阶段性谷底开始攀升,仅仅过了一个多月时间已经上升到90美元,升幅达15%,这种快速上涨行情是少见的。
背后的驱动力主要是供应偏紧的预期。但真实情况是,以EIA的数据显示,8月份的供应缺口仅有60余万桶;从OPEC+执行新的减产协议至今的3个月期间,平均供应缺口也只有40-50万桶,这一供应缺口远不足以形成失衡局面。
从基本面方面看,投机资金持仓结构、近远月时间差幅度、美元指数走势等都不支持油价持稳在90美元以上。技术面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相对强弱指数也呈现出明显的超买状态。
在此对今后价格区间的判断是,美油价格区间震荡的底部,仍然是由OPEC+的产量政策形成的托底效应而决定,从这个判断依据出发,9月初沙特宣布延长100万桶减产决定之后,美油价格底部区间将从70美元上移到80美元。美油价格区间的顶部,主要是由美元周期情景框架下的相关要素所决定的,依据新近的美元周期相关要素判断,其顶部价位可能是90美元或略为以下的价位(此顶部价位还需进一步观察)。
可以参考的是,近日,一系列的机构发布了中短期油价预测。EIA对今年第四季度的预测平均价位为(美油)88美元,路透的调查的30余个机构的平均价位是82美元(经对布伦特预测价位换算后)。至少,以上预测都说明了,今年第四季度的价格区间在80-90美元区间内,并不支持市场中有关机构关于100美元的预测。
因此,在今年内,即便在90美元价位以上继续上涨,甚至触摸了100美元但也难以持久。80美元至90美元可能是今年后一阶段的油价震荡区间。
9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8月能源生产数据显示:8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主要能源产品生产均保持增长。与7月份比,原煤、原油生产加快,天然气、电力生产有所放缓。
从化石能源来看,1-8月煤炭、原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的国内产量稳定增长,且进口增长亮眼,进口量同比增长分别高达82%、14.7%和9.4%,这样凸显了化石能源供应的稳定,为我国能源安全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从电力来看,首先供应端来看,电力生产保持稳定,1-8月发电量同比增长3.6%,单月发电量再创新高;8月份,火电、风电增速由增转降,核电、太阳能发电增速加快,水电增速由降转增。同时,统计局数据显示8月全社会用电量同比增长3.9%,1-8月,全社会用电量累计6082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5%。历史数据显示,我国经济增长与用电量数据存在高度同频关系,全社会用电量的稳定增长也证实了我国经济有序恢复、持续向好。
后期来看,随着气温逐渐转凉,供暖需求以及储能需求将有所增加,同时“金九银十”期间生产积极性也将维持高位,能源生产和供应或将继续保持增长态势。
从短期指标看,原油总持仓量和非商业净持仓量连续第三周上涨,市场资金继续流入原油期货市场。而从期限结构曲线看,近期WTI原油价格突破90美元/桶,国际油价远月贴水幅度基本不变,体现出短期内原油主力合约价格盘面预期领先于基本面现实改善程度。而供应偏紧情绪支撑下,原油远月贴水幅度已超出均衡区间运行。如果这一状况延续,预计将继续为油价提供上行动能。
从供需情景看,2023年8月,经合组织国家库存为28.07亿桶,相比上月环比下降0.19亿桶。过去五年经合组织库存移动平均均值为28.70亿桶,当前库存水平相比五年移动平均库存均值减少630万桶。2023年剩余时间在OPEC+维持减产力度,需求端仍维持一定韧性的情景假设下,预计全球原油供需将继续维持小幅供应短缺格局,OECD原油库存仍将继续下降,进一步偏离五年均值水平,这将对原油价格形成有力支撑。
国内8月金融和主要经济数据普遍好于预期(尤其是零售明显改善),政策方面,再次降准使得稳增长、促消费政策意图明显。
国内玉米大豆等秋粮作物陆续成熟,接下来将进入繁忙的“三秋”收获季。关注天气情况:因气候存在很大不确定性,主产区早霜、寒露风、台风、旱涝风险仍然较大。
国际方面,尽管欧盟决定不扩大粮食出口禁令,但波兰等国家为避免国内农民受到乌克兰进口粮食冲击导致收入减少,决定仍像今年4月一样,对乌克兰农产品实施自己的进口禁令。此举令欧盟这一禁令对乌克兰粮食带来的利好有所抵消。国际粮食整体供应链的状况仍需要密切关注。
国内经济数据表现开始有所企稳,CPI、PPI同比走势均有回升态势,反映的是宏观政策落地过程中市场预期改善的阶段。同时9月央行超预期降准操作,更是体现出对稳经济增长的长期支持态度,也进一步缓解了短期的流动性趋紧风险,给市场提供了更为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国际市场美国9月暂停加息以及欧元区加息不及预期的情况,给大宗商品市场创造了阶段性偏多环境,能够看到国际原油市场价格持续走高,美元指数走强也并未对商品价格形成明显压制。
主要的谷物及油脂相关农产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在供应端格局尚未明确下难以形成长期趋势,叠加宏观环境偏多,下跌驱动相对不强,美豆、美豆油等油脂类相关商品表现为阶段性震荡,美麦和美玉米短期趋稳,整体价格易跌难涨。同时国内谷物及油籽市场价格也表现为偏多环境下的价格高位僵持,需求端尚未给出进一步反馈之前,国内农产品价格还仍将保持当前易涨难跌的态势。
四季度将进入北半球大田作物收获季,供应宽松格局有望逐步清晰,农产品市场将回归基本面驱动逻辑,而国内农产品市场由于需求端给出的预期更为强劲,或将与国际市场再度呈现出价格分化趋势。
从9月公布的8月经济数据来看,经济底部特征愈发明显,工业增加值、社零总额增速以及制造业投资均表现出一定的经济复苏迹象,叠加此前的社融、物价、以及房地产情况的改善,8月经济事实或取得了较好的实物工作量,积极因素正在持续累积,且后续可继续维持乐观情绪。
而对于油脂油料来说,美豆目前缺乏明显的方向驱动,需求端走弱向仍然以边际驱动为主,供应端的不确定性正在逐渐减少,但仍需警惕南美大豆的播种情况。对于棕榈油来说,棕榈油本身供需驱动能力较弱,如果从厄尔尼诺天气对棕榈油的滞后影响来看,仍需等到明年,才会体现出明显的价格变化,而菜油的价格下行动能比较明确,但其与其他品种的价差也会限制其价格下行程度,因此整个油脂或进入相对平静的价格区间。
8月份以来,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开工率整体稳步提升,主要原因是“金九”需求启动,多个行业进入备货期。卓创资讯监测数据显示,8月份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含玉米淀粉、豆油豆粕、生猪、面粉等17个行业)平均开工率为49.58%,较7月提升近4个百分点。其中棉油/棉粕、面粉、菜油/菜粕的开工率增长较为明显,分别增长32.61个百分点、12.68个百分点、10.51个百分点。由于肉类需求以及棉纺加工处于淡季,生猪、白羽肉鸡屠宰以及棉花/棉纱加工企业开工率小幅下降。进入9月份,多个行业的开工率继续小幅爬升,但增速放缓,个别行业出现下降迹象。随着双节以及小长假来临,部分行业备货期结束,预计9月下半月以及10月上旬农副产品加工行业开工率将高位下降。
近期化工市场延续震荡上涨走势,截止到9月中旬本轮化工市场上涨已持续3个月左右的时间,创造年内最强上涨表现。近期化工市场上涨成本端的支撑依然较为强劲,过去一周油价5天均以上涨报收,并且两油均冲高至90美元/桶上方,显示了投资者对油价的看涨情绪高涨,这对于石化产品的成本支撑进一步增强。宏观层面来看,继房地产组合拳提振市场信心以外,为巩固经济回升向好基础,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9月15日,央行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25个百分点。本次下调预计将释放中长期流动性超过5000亿元,通过本次降准将引导社会预期并提振市场信心,同时也有利于商品市场宏观预期的改善。供给方面,近期化工行业开工整体处于相对较低水平,截止到9月14日当周,卓创资讯重点监测的41个产品的平均开工负荷率位于68.4%,低于5年均值3个百分点,加上前期行业一直处于去库当中,因此供给层面对于部分产品也有所支撑。需求端来看,尽管消费边际回升幅度有限,但在临近中秋、国庆长假的情况下市场或存有备货举动,上述因素将支撑化工市场短期内呈现偏强运行态势。
本次降准是年内继3月份后的第二次降准,降低0.25个百分点,预计释放市场流动性超过5000亿元。本次降准后银行间的流动性压力有所缓和,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也有所缓解,预计更多的资金有望流向实体部门,这将进一步推动国内消费的复苏,尤其是在消费市场中占据较大比例的房地产行业。近期,房地产市场“认房不认贷”“降低首付比例”等政策逐步落地,亟待货币政策配合使得需求真正的释放,在此阶段降准让市场看到了政策的“决心”,进而建立起交易的“信心”,对于市场情绪的转变打响了第一枪,也为后续进一步的货币政策预留了足够的空间。从行业角度来看,以化纤行业为例,终端市场预期好转将有利于形成向上的正反馈,在近期原油价格上涨趋势较为明显的背景下,需求端预期好转也有利于成本的顺利传导,将缓解原本就较为薄弱的PTA、聚酯产品端的成本压力,让“成本”动起来,让“利润”稳下来。
从724政治局会议的促消费政策到房地产行业的降低首付比例,降低房贷利率,再到降准,集中且密集的政策导致我国经济的持续向好预期已经形成。从8月份的CPI、PPI、社零总额数据,以及9月部分地区的房地产交投状况来看,部分预期已经转变成了需求层面的复苏。近日,证监会明确表示将会研究出台更多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成熟一项推出一项,切实维护市场稳定的发展,达到经济上“乘胜追击”的效果,进一步巩固了市场信心。
塑料产品来看,总体涨势没变,原油作为主要的成本端拉升了塑料市场整体上涨,而经济复苏预期托底塑料价格。目前我国处于关键的预期能否转变为现实的关键时间节点,地产行业、汽车行业、快消品行业的运行情况在消费政策以及货币政策的共同推动下,首先会带动居民消费增长,随后带动实物工作量。国家层面的宏观调控政策正在发挥积极作用,帮助我国的内生经济循环健康发展。
上周情绪面对有关产品价格的影响逐渐消退,钢材价格由跌转涨,但是仍在区间内震荡。从供给看,上周的高炉以及电弧炉的开工率均有所降低,粗钢产量有所回落;从需求端看,房地产相关的一系列政策相继落地实施,但是房地产市场需求依旧维持在低位,因此对建材的需求始终处于走弱的趋势,然而汽车、造船、家电以及高端制造等下游行业的景气度始终维持在高位,对板材的需求仍持续复苏,导致钢材需求出现分化。即便如此,钢材的需求整体还是有所好转,并且库存去化趋势有所延续,表明钢材的需求仍存一定的上升空间。随着降准政策的落地,会释放更多的流动性资金进入市场,进一步增加市场消费活力,带动房地产和制造业等下游行业的需求不断恢复,并对钢材价格的上涨提供动力,有助于钢企利润的持续修复。
经营主体依据上述数据或信息、观点进行的投资/买卖/运营等行为所造成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均应当自行承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什么是大宗商品?大宗商品包括哪些商品?
大宗商品都有哪些,什么是大宗商品?
大宗商品是什么?大宗商品都包括什么?
什么是大宗商品?大宗商品是指哪些板块?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