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景气逐步触底,看好硅业龙头一体化成本优势
发布时间:2023-9-12 16:41阅读:112
合盛硅业(603260)
核心观点
事件:公司发布2023年半年报,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收119.38亿元,同比-8.17%,归母净利润17.82亿元,同比-49.71%。23年Q2,公司实现营收62.09亿元,同比-6.07%,环比+8.38%,归母净利润7.8亿元,同比-47.8%,环比-22.25%。
23年H1工业硅量增价跌,未来供需格局有望持续改善。23年H1,公司工业硅产品外销量为421529.8吨,同比+26.92%,销售单价为14457.44元/吨,同比-18.13%,营收60.94亿元,同比+3.9%。公司工业硅外销量持续提升,但由于价格下跌致工业硅板块盈利能力承压。我们认为,工业硅作为高污染、高耗能的产业,在当前双碳背景下,行业能耗标准不断提高,供给端未来有望加速行业落后产能出清,而需求端随着下游多晶硅及汽车轻量化趋势的不断拉动,未来供需格局有望持续改善。
23年Q2有机硅板块继续承压,但110生胶和107胶销量环比改善。23年Q2,公司110生胶、107胶、混炼胶、环体硅氧烷外销量分别为72293.04、80884.94、15409.12、14265.56吨,环比+27.15%、+37.81%、-20.6%、-37.51%,销售单价分别为13201.82、13299.9、14004.31、13763.47元/吨,环比-13.92%、-12.81%、-5.88%、-10.59%,营收分别为9.54、10.76、2.16、1.96亿元,环比+9.45%、+20.16%、-25.26%、-44.13%。受益于有机硅产能规模的进一步扩大,公司110生胶和107胶外销量环比改善,但由于有机硅终端需求复苏缓慢,有机硅价格持续下跌,公司有机硅板块继续承压。
公司是有机硅和工业硅行业龙头,煤电一体化成本优势显著。公司现有工业硅产能122万吨/年,规划在建产能80万吨/年,有机硅现有产能173万吨/年。公司工业硅、有机硅产销量位居行业首位,规模优势显著,同时公司在新疆区域自备电厂,凭借“电-工业硅-有机硅”的一体化成本优势构筑牢固的行业竞争力护城河。
“光伏+碳化硅”开启硅基新材料产业化布局,未来可期。根据公司公告,公司2万片宽禁带半导体碳化硅衬底及外延片产业化生产线项目已于23年5月通过验收,并具备量产能力,6英寸晶体良率达到90%,外延片良率达到95%,同时8英寸衬底也实现量产。公司中部合盛20万吨/年多晶硅项目、150万吨光伏玻璃项目、20GW组件项目预计23年下半年陆续投产,东部合盛20万吨/年多晶硅项目预计24年一季度投产,公司“光伏+碳化硅”的硅基新材料产业布局,未来有望打造成为公司第二增长曲线。
投资建议:我们预测公司2023/2024/2025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82/57.29/73.99亿元,EPS分别为3.89/5.33/6.89元,对应PE为16/12/9倍,考虑公司作为硅化工行业龙头,“规模+一体化”的成本优势护城河稳固,同时进一步布局光伏和碳化硅等硅基新材料产品,未来成长空间较大,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在建项目进度不及预期;下游需求不及预期;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涨;能耗双控政策放松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