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向资金动向引人关注市场暖风频吹静待转化
发布时间:2023-8-26 08:58阅读:136
本报讯8月25日,沪指再创短期新低,北向资金净卖出逾20亿元,本周累计减仓近225亿元,历史上首次连续三周减仓额均超过200亿元。有机构认为这表明当前市场悲观情绪已接近极值,未来有较大可能出现反转。同时,近期市场暖风频吹,上市公司积极回购,各方合力提振市场信心。
北向资金连续三周大幅流出
昨日,两市超4000只个股下跌,近百股跌超9%。值得注意的是北向资金全天净卖出24.01亿元,其中沪股通净卖出6.73亿元,深股通净卖出17.28亿元。本周北向资金累计减仓近225亿元,陆港通开通以来首次连续三周减仓额均超200亿元。
有市场人士认为虽然北向资金在多数时候没什么定价能力,北向资金目前累计持仓规模有2万亿元。但目前场内流动性环境较差,北向资金净卖出的范围主要集中在机构核心持仓,一天两天的净流出还好,目前已经持续多个交易日,再这么持续下去,容易加剧机构间多杀多的局面。
事实上,昨日更有传闻暂停资本外流但很快就出现澄清报道,有接近监管的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外资总体保持净流入态势,外资监管政策没有发生变化,暂停资本外流的消息不属实。外资动向近日成为投资者的主要关注点。
事实上北向资金的流出一定程度上受到汇率的影响。南方基金认为由于美元兑人民币汇率在7.3的高位持续徘徊,汇率短期压力导致北向资金在近期连续大幅流出,而今年以来北向资金是A股主要边际增量,所以北向资金的短期离场对市场风险偏好和短期流动性都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
有分析认为北向资金流出主要是由于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行,导致外资选择卖掉一部分A股将资金兑换成美元,以投资美元资产来获得投资收益和汇兑收益。外汇市场和资本流动的因素确实会对北向资金的出入产生直接影响。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可能是外资流动的重要因素之一。其次是全球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近期,市场对美国经济增长预期有所改善,市场担心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保持甚至强化鹰派立场,美联储不加息预期有所松动。
储架发行提上议事日程
近日,证监会有关负责人就活跃资本市场、提振投资者信心答记者问时提出,研究建立科创板、创业板储架发行制度,引起市场热议。
在注册制下,储架发行制度又称“一次注册,分期发行”制度,即发行人在获得监管部门注册批文之后,在一定期限内根据市场情况以及自身需求等,自主择机分期、分批募集资金。
从国内外资本市场来看,储架发行制度均在再融资环节引入。对于IPO环节是否有必要引入储架发行,多位市场人士认为“未来A股可以考虑”,以提高募资灵活性,抑制超额募资冲动,同时降低超大规模新股发行对二级市场的影响。
据数据统计,今年以来240家公司登陆A股,219家上市超募,占比超过九成。从募资规模来看,7家募资在50亿元以上,2家超过百亿元。储架发行下,发行人有望根据市场最新形势,分批次发行和定价,避免一次性募集过多资金造成资金闲置或浪费。
在政策呵护下,上市公司回购增持信心满满。7月以来,上市公司已回购金额高达270.04亿元,同时有141家公司的股东共耗资66.35亿元实施增持,合计达到336.39亿元。不仅如此,还有更多的资金将“跑步进场”。统计数据显示,最近一年约有320家公司抛出回购计划且尚未完成,以回购金额上限减去已经实施的回购金额(未实施则为零),合计金额高达517.5亿元;107家公司股东增持计划尚未实施的增持总金额为116.94亿元。当然,随着“新加入者”不断增多,资金也将更加充裕。
对于当前的A股“回购潮”,华福证券研报表示,股份回购是国际通行的维护公司投资价值、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丰富投资者回报机制的重要手段,是资本市场的一项基础性制度安排。回顾历史,A股的“回购潮”基本和“市场底”如影随形,7月以来,政策开始密集出台,当下“政策底”的情形已现,而A股“回购潮”的开启则预示着“市场底”或许就在前方了。
方正证券研报也表示,股份回购既能彰显公司对未来发展的信心,也能提升投资者的情绪,进一步夯实“市场底”。他们判断在A股融资功能得到修复之前,“活跃资本市场”政策将持续发力提升投资者的风险偏好。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布局方向:国泰君安基金经理眼中的高潜力赛道
2025-07-11 17:43
-
从 ⌈销量第一⌋ 到公司 ⌈停工停产⌋ ,罗马仕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5-07-11 17:43
-
财富是认知的变现!这10部顶级金融纪录片,打工人逆袭必看
2025-07-11 1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