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粕:风光上涨后的风险
发布时间:2023-8-11 09:23阅读:270
1、引言
自六月份以来,受美豆产区高温干旱天气的驱动,豆粕随美豆上涨而逆转之前的颓势、走出了一轮大幅上涨行情。不过进入八月份之后,美豆产区天气转而对大豆生长有利,使得大豆出现了一波调整。同时,国内豆粕却依然走势强劲。其中缘由主要是市场担心海关检疫收紧带来的短期供应短缺。截止发稿,北方部分油厂甚至限量出售豆粕现货,相应的期货豆粕近月也屡屡逆势刷新高点。然而,在大豆进口同比大增,主要大豆生产国供应充足背景下,仅仅考虑“海关通道收紧”因素驱使的风光上涨的背后却存隐忧。
2、美豆产区天气转好
根据美国国家和海洋大气管理局的预报,未来 6-10 日大豆主产区将有分散性降雨,气温约在华氏 80-90 度(摄氏 26-32 度)之间,天气总体仍有利于大豆生长。另外,从大豆优良率数据来看,8 月 6 日截止当周,大豆优良率 54%,高于市场预期的 53%,上期为 52%,上年同期为 59%,反应了良好天气对前期大豆生长不利状况的补偿,也暗示着本季度美豆单产和产量仍处于较高水平。在 USDA 月度报告发布之前,市场调查(Farm Futures)预期大豆单产 51.2 蒲/英亩,虽然不及之前报告预估的 52 蒲/英亩,但较 2022 年的 49.5 蒲/英亩仍然高出不少。鉴于八月份天气的改善,不排除八月报告对单产和产量给出一个意外的数据。
3、大豆供应充足
据海关数据,2023 年 7 月进口大豆进口总量为 973.10 万吨,较上年同期的 788.30 万吨增加了184.80 万吨,增加 23.44%。2023 年 1-7 月进口大豆累计进口总量为 6230.70 万吨,较上年同期累计进口总量的 5417.90 万吨,增加 812.80 万吨,增加了 15.00%。另据中国粮油商务网船期数据,
2
八月到港进口大豆为 849 万吨;我的农产品网排船数据,8 月 3 日止,巴西各港口大豆对华排船计划总量为 597 万吨,八月和九月进口大豆到港将超出此前市场的预期。其次,从库存情况来看,中国粮油商务网监测数据显示,截止到 2023 年第 31 周末,国内进口大豆库存总量为 554.9 万吨,较上周的 514.3 万吨增加 40.6 万吨,去年同期为 551.3 万吨,仍处于五年均值之上。再次,豆粕供应方面,8 月 5 日止第 31 周国内油厂周度大豆加工量 202.53 万吨,虽然较上期的 212.52 万吨有所下降,但仍然处在 200 万吨以上的较高水平。
再从下游需求来看,据我的农产品网数据,2023 年第 31 周,国内油厂豆粕库存为 77.03 万吨,较上周增加 1.61 万吨;未执行合同为 584.9 万吨,较上周跳增 247.05 万吨,增幅 73.12%,随价格大涨而跳增的下游购买存在透支问题。因此,从供应端来看,排除海关通过缓慢因素,国内大豆供应实际上并不存在问题。而因台风带来的局部地区油厂的停机也只是偶然性和暂时的影响因素。
4、小结和建议
综合上述分析,国内豆粕近期的逆外盘走势主要是因海关收紧检疫因素所致。对于反通胀者,近期的海关收紧进口大豆检疫的“卡脖子”行为无疑是“助纣为逆”之举,而此行为的发生时机与价格的逆势上行如此巧合也值得沉思。最后,从世界供需大势来看,作为国际化程度很高的大豆豆粕价格还是得看美豆本季产量状况。操作上建议密切关注 USDA 八月报告对大豆单产产量的评估,切忌盲目追高。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