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收与浮收延期、违约、亏损的原因可能性分析
发布时间:2023-6-3 09:38阅读:423
1
固收无法兑付
1 自融:自己融资给自己用,比如一般实体企业开财富公司的大概率是自融。
2 资金池
期限错配,比如10年的项目分解成1年1年卖,比如金城PPP项目。
借款人借1年,期限错配成3个月债权卖给客户,比如p2p。
3 诈骗
虚构假项目,比如e租宝。
虚构假借款人,比如p2p。
4 浮动收益当固收卖:底层资产是浮动收益,但却被打包成固定收益再卖,浮动收益亏损,亏空太多,保证不了固收的收益。这种一般都是加一层管理人的担保风控,比如诺远的债盈宝、并购基金、资金投向股市,影视资金当固收卖。
(1-4为非正常违约,可避免踩雷)
5 项目、公司资金链断裂
5.1 项目、公司自身因素:上市公司自己财物造假,自己明明不行了借东墙补西墙,比如差的上市公司违约,直接退市。
(5.1为非正常违约,可避免踩雷)
5.2 政策因素
去杠杆-银行不肯续贷了,比如中小企业违约。
贷款限制,限制买房,房子盖好卖不出去,还不了客户的钱,比如房地产商违约。
5.3 股市因素:股市行情不好,上市公司质押融资了,但股价持续下跌,需要追加抵押物(股票或资金),不然被质押的股票到达平仓线会被卖掉。上市公司于是就没钱还钱了,比如好的上市公司违约,政府还愿意救。
(5.2-5.3为正常延期、不可抗力延期)
2
浮动收益亏损
1 证券类基金
1.1 底层资产是股票——股票私募基金
市场原因亏损,比如熔断,千股跌停。
基金经理能力原因亏损,比如大家都涨,就你买的不涨。
客户原因,比如股市6000点要买,拦都拦不住。
1.2 底层资产是债券——债券型私募基金:比如底层债券多,踩雷某个债券,不可能整个产品血本无归,只会部分亏损。
1.3 底层资产是期货——期货CTA私募基金:管理人策略原因亏损,无法适应市场环境的变化,在震荡市或市场风向转变时净值与同类分化比较大,比如2019年商品指数盘整期的宏量1号。
1.4 其他——政策原因,不准做空股市,限制对冲:比如2015年股指期货对冲基金。
2 股权基金
2.1 上市公司并购基金
并购成功,1+1小于2,没有大于2,亏损退出。
并购不成功,没人愿意接盘。
2.2 IPO股权基金
成功上市,估值过高的时候进去,上市后市场认为它不值这个价,上市后被打回原形,比如独角兽上市后大量破发。
上不了市,因为各种原因上不了市,退出不了,也没有人接盘,客户的钱变成股份了。
2.3 新三板股权基金:市场热度过高,估值高的时候进入,新三板门槛高,流动性差,没人接盘。
(1-2为高风险不一定是高收益,但高收益一定是高风险的。看中了收益就要承担相应的风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