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净值差异常见问题与原因
发布时间:2023-5-27 10:42阅读:409
1
每周五出的业绩差异
(可能与周一、周二业绩差很大)
1 每周五出的只是预估,没有经过托管机构审核,不算官方正式,可能会错算。
2 有投美股的基金,是不包含当晚美股业绩的。
3 不同渠道卖的子基金不一样,因此每个子基金预估的业绩也可能不一样,详细的可看下面分类。
2
每周购买渠道或托管券商出的官方正式业绩的差异
(一般周一、周二、周三出业绩)
1 同一投资经理
2.1 同一投资策略
2.1.1 同策略-不完全复制
投资范围不同:比如由于历史因素,汉和1期和7期只能投A股,其它期能投港美股。
投资限制不同:一般银行发的产品投资限制会多一些,还有某些券商、银行托管的私募,为了避嫌券商、银行要求不能购买本公司的股票。
2.1.2 同策略-完全复制
(1)母子基金间净值差异
(1.1)费用不同:母基金一般无管理费和业绩报酬,所以母基金业绩比子基金业绩好看些。
(1.2)仓位不同:母基金是满仓干的,新的子基金为了建安全垫,可能前期只投入小部分仓位到母基金运作,有了安全垫后期再上仓位。
(1.3)大资金进出造成的冲击(含其它子基金进出造成的影响):1个亿进入,对子基金的影响比母基金影响大多了。
(2)同一母基金下不同子基金产品
(2.1)产品成立-备案-开户-建仓资金闲置:股市风云变幻,进入的时间差一个星期,可能就有巨大的差异。
(2.2)费用不同(含费用计算方式和频率):不同渠道,管理费不同,后端业绩报酬扣份额和扣净值的差异,还有月度、年度计算业绩报酬对基金净值的影响。
(2.3)新基金建仓方式不同:有的是新基金备好后一把梭哈到母基金里面硬抗股市的波动的,有的有预警止损线的,有安全垫策略的(比如净值1.05以下半仓操作)新子基金,小心呵护积累一定的收益之后,再上仓位的。所以半仓的和满仓的业绩差异比较明显。
(2.4)大额资金进出造成的冲击:有大资金进入,弊端:上涨,要分摊收益;优势:下跌,有加仓的本金了。
(2.5)外包、托管不同(可能造成估值方式差异):有的公布的业绩是预提业绩报酬了,即你看到的就是到手的;有的是到了合同规定日期才计提业绩报酬的,这样就会在某一天,即使本来是涨的,但前期涨得太好了,积累了太多业绩报酬,一扣掉,反而业绩上显示这周是亏损的。
(2.6)交易造成的差异(交易手续费、人工交易、停牌):这个就看和开户的券商谈的条件如何了。
2.2 不同投资策略
业绩差异很正常,尤其是主观选股、量化选股、宏观策略、管理期货业绩差异比较大。
2 不同投资经理
业绩差异很正常。
附上一张思维导图,看着结构更清晰: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打算在2025年做基金定投,哪些债券基金值得选?
2025-04-17 16:58
-
如何查看支付宝上最新的债券基金收益排行?
2025-04-17 16:58
-
支付宝里怎么查七日年化收益最高的债基?
2025-04-17 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