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大豆丰产,宽松格局初定——2023年豆类油脂油粕二季度策略与展望
发布时间:2023-4-7 08:48阅读:531
巴西大豆丰产,宽松格局初定
——2023年豆类油脂油粕二季度策略与展望
摘要
大豆宽松供应量初定
巴西丰产已初成定局,目前巴西叠加阿根廷的总产量已经与上年度持平。美豆短期围绕1400-1500美分/蒲之间运行。供给面:巴西预计丰收1.5-1.52亿吨,收获进度达到 62.5%,略慢于去年同期70.6%,阿根廷方面受到干旱、高温影响单产,早霜使得作物进一步恶化,预计总产量大幅减产至2500-2800万吨。个人预估2023年阿根廷大豆产量降至2800万吨,比去年减约1400万吨,巴西大豆产量1.52亿吨,比去年增近2400万吨,南美地区大豆增产1400万吨至1.95亿吨。需求端:中国的消费仍然是消费大国,随着疫情的放开,对于大豆的需求必然是好于往年,阿根廷因为减产也从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大豆的基本面基本处于兑现阶段,总体供大于求,但是宏观因素会对行情的波动影响。之前美国硅谷银行破产期间加大市场的恐慌,风险偏好明显下行,压制大宗商品的价格,目前来看系统性风险暂未蔓延,利好大宗商品。未来主要关注点1、阿根廷产量是否会下调至2500万吨;2、美豆种植面积是否有所上升。
豆粕
豆粕目前处于供需两弱,油厂豆粕库存处于中等位置,豆粕下游生猪价格低迷,生猪养殖利润处于亏损状态,贸易商看空、观望状态比较浓烈,需求端消费动力不足,油粕跷跷板效应明显,油脂大概率短期强于豆粕。预计整体基差会持续修复,现货将继续弱于期货。
豆油
供给端:短期大豆4-5月到港量900-1000万吨左右,供给量有所增加。港口大豆库存处于不断累计的过程中,但是目前豆油库存、开机率都偏低,压榨利润低位。导致期货有上涨需求。需求端:疫情后国内消费复苏良好,消费稳步增长, Q2维持油强于粕的判断。
一、大豆行情回顾 (一)期货市场行情回顾
2023年Q1大豆期货基本震荡为主,豆一主力合约季度上涨3%了,而豆二下跌14% 。豆二主力合约下跌主要由于跟随CBOT下跌。年初豆一主力合约2305报收5227元/吨,随后一路上扬2月22日至5653元/吨。之后一路下跌季度末收盘至5390元/吨,季度上涨3%。
豆二总体受外盘影响大,下跌幅度远超豆一。主力合约2305年初开盘价格为4686元/吨,随后一路震荡下行至季末的4088元/吨。豆二的趋势性破位,更多是跟随美豆的下跌,随着巴西大豆的丰收季,美豆然在播种初期,CBOT大豆短期价格有所下跌。
(二)现货市场行情回顾
23Q1大豆现货市场总体偏弱,1月-3月各地下跌60-120 元/吨不等,其中长春地区下跌120元/吨至5240元/吨,大连下跌60元/吨至5380元/吨。1月份购销比较清淡,2月份国储收购价格上升了5分,令市场有所期待政策出台。
二、全球大豆供需分析 (一)全球大豆供应情况分析
3月因阿根廷减产略有收紧。3月9日美国农业部USDA出具了3月份全球大豆供需平衡表:产量从3.8301亿吨下降至3.7515亿吨。减产主要由于阿根廷天气恶劣,减产至 3300万吨。需要更多关注阿根廷减产情况,一旦阿根廷减产低于2500万吨(部分交易所已经有所预期),巴西丰产的努力将全部抵消。所以阿根廷的天气以及收成成了CBOT大豆走势的关键。
全球的产量供应需要考虑巴西的丰产与阿根廷减产之间的差异。目前美国农业部已将阿根廷产量预期从4100万吨调整至3300万吨,预计阿根廷的产量调整后续或还有较大空间。布交所已将2022/23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下调至2500万吨,低于之前预测的2900万吨,这也是该交易所第五次下调阿根廷大豆产量,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将阿根廷大豆产量调低到2700万吨,低于2月份预测的3450万吨。阿根廷减产成为关键,但是目前已经可以确定巴西丰产1.5-1.52亿吨,只要阿根廷不减产至2500万,丰产格局初定。另外,美豆的种植面积预计上调2.5%,丰产主逻辑仍在。需关注阿根廷极端天气进行情况。
(二)美豆供应情况
USDA的3月报告变化不大,美豆销售进入尾声,主要关注美豆新季播种情况。预计在没有极端天气的情况下,美豆播种面积约有2.5%的增长,供应量有所增加。
(三)巴西供应情况
巴西大豆供应格局已经基本定型,1.5-1.52亿吨的创世纪记录基本能够实现。USDA3月维持巴西1.53亿吨的产量,而Conab预估巴西大豆单产3.48吨/公顷,产量1.514亿吨,YOY+20%。Safras则预估巴西产量1.52亿吨,南美巴西加上阿根廷的产量变数依旧在阿根廷。
收割进度略慢于同期。私营咨询机构AgRural周一表示,截至3月23日,巴西2022/23年度的大豆收获进度为70%,高于一周前的62%,低于去年同期的75%。如图,在巴西最南端的南里奥格兰德州,作物歉收,单产比最初预期低60%。在南里奥格兰德州,干旱继续导致单产下降,而全国其他地区的单产依然很高,不改巴西丰收局面。
出口:巴西对外贸易秘书处(Secex)公布的出口数据显示,巴西3月前四周出口大豆9986696.29吨,日均出口量为554816.46吨,较上年3月全月的日均出口量554131.15吨增加0.12%。上年3月,巴西大豆出口量为12190885.39吨。
(四)阿根廷供应情况
布宜诺斯艾利斯谷物交易所预计大豆产量为2,500万吨,低于之前预期的2,900万吨,比上年产量减少1830万吨或42.3%,也是1999/2000年以来的最低值。美国农业部3月8日预计阿根廷2022/23年度大豆产量为3,300万吨,低于2月份预测的4,100万吨。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将阿根廷大豆产量调低到2700万吨,低于2月份预测的3450万吨。
因恶劣天气导致减产,阿根廷罗萨里奥谷物交易所表示22/23大豆进口预计增长139%。每年可压榨多达7,300万吨大豆,但干旱造成的严重损失加大了从巴拉圭和巴西进口的需求。该交易所预测,阿根廷本年度将进口790万吨大豆,比上一年度增长139%,因今年的收获量料仅为2,700万吨,上一年度的收获量为4,220万吨。
阿根廷大豆处于关键生长季接近尾声,截至3月16日当周,阿根廷大豆结荚率为76.3%,去年同期为86.6%,五年均值为86.9%,3月上旬阿根廷降水依然偏少,本周阿根廷大豆优良率仍处于极低水平,截至3月23日当周,阿根廷大豆优良率为2%,上周为2%,去年同期为29%。
三、中国大豆供需分析 (一)中国大豆供需平衡表
2022年我国大豆面积达到1.54亿亩,增加了2743万亩,这是1958年以来面积最高的年份,产量迈上了2000万吨台阶。23年根据农业农村部种植业管理司司长潘文博的发言表示,23年大豆油料面积稳定在3.5亿亩以上,力争再扩大大豆油料1000万亩以上。中国大豆种植面积的扩张比较确定。
(二)大豆装船、到港情况 (1)美国:装船量处于低谷期
截至2023年3月23日的一周,美国对中国(大陆地区)装出大豆50.65万吨;上一周对中国装运大豆40.61万吨;当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88.87万吨,对华大豆出口检验量占到该周出口检验总量的57.0%。
截止3月23日的过去四周,美国对华大豆检验装船量累计为131.90万吨。
迄今为止,2022/23年度(始于9月1日)美国大豆出口检验总量累计达到4495.33万吨,同比提高3.4%。上周同比提高2.9%,两周前同比提高2.5%。其中对中国出口检验量累计达到2824.18万吨,占比62.82%。
3月16日当周,美国大豆对华出口装船42.09万吨大豆,较上周增加114.59%;近四周累计出口装船131.13万吨。2022/23年度累计对华出口装船2909.71万吨,较去年同期增加12.83%。占美国大豆出口装船比例为65.24%。截止到3月16日,2022/23年度累计对华出口销售3067.64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10.67%;占美国大豆出口销售比例为23.40%。
(2)巴西:总发船量略有增加、对华排船量有所增加
截止到3月23日,巴西各港口大豆对华排船计划总量为690.8万吨,较上一期(3月16日)增加11.3万吨。
发船方面,截止到3月23日,3月份以来巴西港口对中国已发船总量为764.8万吨,较上一期(3月16日)增加243.7万吨。
(三)大豆种植补贴政策
据吉林省农业农村厅消息,2023年东部和西部地区大豆生产者补贴亩均要高于玉米生产者补贴220元左右,中部地区大豆生产者补贴亩均要高于玉米生产者补贴320元左右。
据内蒙古农牧厅消息,今年将提高生产者补贴支持力度,提高大豆生产者补贴标准,降低玉米补贴标准,拟将补贴差额扩大到260元以上,比上年翻了一番。个别地区大豆补贴标准甚至高于玉米350元每亩。
3月22日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释放最新信号:2023年黑龙江原则上大豆生产者补贴每亩达到350元以上,较2022年增长102元/亩,预计玉米大豆差值进一步拉大。黑龙江是全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和供给地,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占全国40%以上。从种植收益来看,2022年黑龙江玉米大豆相差在200-300元/亩。
(四)大豆库存
23Q1中国大豆港口库存一直处于不断上升状态,考虑到4、5月份到港数量900-1000万吨,远超2-3月份600万吨的量,预计大豆的港口库存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截止2023.3.29日大豆港口库存645.8万吨,较年初新增45万吨。
与港口库存不断上升不同,油厂库存在下降。截止3.24日主要油厂大豆库存306.83万吨,较年初下降86.16万吨。
(五)中储粮拍卖情况
1月份东北大豆价格偏弱运行,在元旦后略下调0.01-0.02元/斤,主因走货不畅。2月份以后收购主体增多,中储粮停止拍卖。2月22日大杨树塔温熬宝直属库大豆收购价格上调70元/吨,随后绥棱、呼伦贝尔、嫩江红彦、尼尔基直属库大豆收购价格也上调70元/吨。截至2月末南方大豆价格基本恢复至节前水平,产地购销并不活跃。3月9日内蒙古呼伦贝尔及大杨树库大豆收购价格上调0.05元/斤,以及中储粮将在黑龙江、内蒙古启动新增大豆收购计划,对价格有望起到支持作用。
四、 影响大豆价格的外部因素 (一)美联储加息议程
美联储加息7次,累计加息450点,将联邦利率基金目标从0-0.25%提升至了4.5-4.75%的区间。3月22日美联储加息25BP,基本符合大多数预期。预计加息已进入尾声,本年度可能还有一次加息,人民币汇率外部压力有望缓解。预计2023年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相较于2022年将大幅收窄,波动区间在6.5-7.0,并且呈现稳中有升的态势。
(二)汇率
疫情在春节过后迅速过峰值,随着放开带来经济活动的复苏,特别是接触性经济例如旅游、餐饮呈现了较好的复苏情况。2月份,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6.3%,比上月上升1.9个百分点,连续两个月位于景气区间。美元指数年初以来下跌了16%,人民币整体表现稳健,人民币汇率年初6.9475一路升值至2月初的6.713,随后贬值至3月末的6.886.从幅度来说,美元指数下跌幅度远超于人民币汇率。
(三)美国银行风险事件
由于美联储持续加息,导致地区性小银行例如硅谷银行,因持有大量长期美国国债,随着加息,银行资产久期不匹配导致流动性问题。银行危机已经从美国蔓延到欧洲。3月12日,美国财政部、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和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FDIC)12日发表联合声明,宣布采取行动确保硅谷银行等存款机构储户的资金安全。声明称,在收到美联储和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建议并与美国总统进行协商后,财政部长耶伦批准采取行动,使联邦存款保险公司能够以充分保护所有存款人的方式解决硅谷银行问题。从3月13日起,硅谷银行储户将可以使用所有资金。与硅谷银行解决问题有关的任何损失都不由纳税人承担。美联储还创建了BTFP银行定期融资计划,为银行的流动性提供缓解方案。后期需要密切关注美国经济的衰退预期,经济衰退预期增强压制大宗商品市场反弹。黄金等避险商品出现大幅上涨。
五、大豆后期行情展望
巴西丰产已初成定局,目前巴西叠加阿根廷的总产量已经与上年度持平。美豆短期围绕1400-1500美分/蒲之间运行。供给面:巴西预计丰收1.5-1.52亿吨,收获进度达到 62.5%,略慢于去年同期70.6%,阿根廷方面受到干旱、高温影响单产,早霜使得作物进一步恶化,预计总产量大幅减产至2500-2800万吨。个人预估2023年阿根廷大豆产量降至2800万吨,比去年减约1400万吨,巴西大豆产量1.52亿吨,比去年增近2400万吨,南美地区大豆增产1400万吨至1.95亿吨。需求端:中国的消费仍然是消费大国,随着疫情的放开,对于大豆的需求必然是好于往年,阿根廷因为减产也从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大豆的基本面基本处于兑现阶段,总体供大于求,但是宏观因素会对行情的波动影响。之前美国硅谷银行破产期间加大市场的恐慌,风险偏好明显下行,压制大宗商品的价格,目前来看系统性风险暂未蔓延,利好大宗商品。未来主要关注点1、阿根廷产量是否会下调至2500万吨;2、美豆种植面积是否有所上升。
六、豆油期货、现货行情回顾
一季度豆油期货呈现震荡趋势,一直在8100-9000之间震荡,3.22当日振幅大跌2.94%,跌破8135的趋势线,虽然之后几天震荡上行,截止季末收至8138元/吨 。
23Q1豆油现货价格出现大幅度下跌,各地下跌630-970元/吨不等。其中沈阳地区四级豆油下跌930元至8580元/吨,张江港地区下跌970元至8750元/吨。
七、豆油供需分析 (一)豆油供应 (1)大豆进口
海关数据显示1-2月大豆进口量1617万吨,同比增16%。3月到港660万吨,4-5月到港有所恢复预计900-1000万吨。
(2)豆油产量
豆油产量微增,截止3.24日,豆油产量合计326.55万吨,去年同期产量315.69万,YOY+1.43%。
(3)库存
进口大豆库存连续第五周下降,主要原因是本月大豆到港量偏少,油厂断豆或停机检修,开机量较低,导致大豆库存继续下滑,仍为今年以来最低水平。截止3.24,主要油厂豆油库存65.47万吨,处于三年较低库存水平。
(4)压榨量
1-2月大豆压榨量合计1122.33万吨,22年1-2月压榨量1196.95万吨,YOY +6.23%。
(5)开机率
开机率持续下降。截止23.3.24压榨厂的开机率微46.85%,去年同期压榨率在41.25%,预计4、5月份开机率会进一步上升。
(6)压榨利润
3月中下旬压榨利润开始下降。截止2023.3.29,进口大豆的压榨利润为-236元/吨,年初压榨利润为50元/吨,价格在2月之前基本都维持在正值,仅在3月中下旬开始一路下跌。
(二)豆油需求
随着疫情的放开,餐饮方面恢复良好。1-2月餐饮收入4539.44亿元,YOY+9.2%。3月份消费数据暂未出来,但是需求有所缓慢提升是确定性的。
八、豆油后期行情展望
宏观方面,硅谷银行引发市场对于流动性的担忧,美联储实施了针对银行、储户的刚性兑付,暂时解决了对付问题,系统性风险目前问题不大,若不出现系统性风险,避险情绪消退,大宗商品价格有望修复。
供给端:短期大豆4-5月到港量900-1000万吨左右,供给量有所增加。港口大豆库存处于不断累计的过程中,但是目前豆油库存、开机率都偏低,压榨利润低位。需求端:疫情后国内消费复苏良好,消费稳步增长, 维持油强于粕的判断。后续需要关注的风险点在于国内疫情发展、美联储货币政策、南美大豆生长等问题。
九、豆粕期货、现货行情回顾
现货价格豆粕出现了大幅下跌,各地出现630-970元不等的下跌。其中23Q1沈阳地区下跌930元至8580元/吨,张江港地区下跌970元至8750元/吨,豆粕由于需求弱,库存在小高位,要远弱于豆油。
23Q1豆粕期货价格震荡下行,年初盘中达到3976元/吨,之后一路下行至3.27日的3486元/吨,截止本季末收盘至3511元/吨 ,季度下跌13.2%。
十、 豆粕供需分析 (一)豆粕供应 (1)产量
2023年1-2月主要油厂的大豆饼粕产量为956万吨,YOY+1.2%。其中华东地区较去年同期下降8.69万吨,华东地区下降9.8万吨,而川渝地区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0.3万吨。
(2)油厂豆粕库存
截止3.24,主要油厂豆粕库存为56.72万吨,与年初58.85万吨相比,变化不大。
(3)压榨利润
近月巴西大豆到港成本(完税价)4439元/吨,压榨利润-1435元,近月美湾大豆到港成本价5792/吨,压榨利润-1116元。
(二)豆粕需求 (1)商品猪存栏量
国统局&农业部:2月末能繁母猪存栏4343万头,环比-0.6%(前值为-0.5%)。
涌益咨询:2月能繁母猪存栏环比-1.8%(前值为-0.4%)。
中国畜牧业协会:2月二元母猪存栏环比-2.0%(前值为+0.2%)。其中,后备母猪存栏量环比-7.8%(前值为-6.1%);淘汰母猪量环比+9.5%(前值为+13.6%)。
截至2月末,商品猪的存栏量3320万头,较上月增加了33.49万头,商品猪出栏量792.03万头,较上月增加66.57万头。
(2)生猪养殖利润
生猪养殖利润持续下滑。23年2月中旬生猪养殖利润最大亏损达到317元/头,截止23.3.24生猪自养利润-108.06元,亏损有所收敛。但是考虑到未来生猪存栏量短期难以去化,生猪养殖利润短期不会有较大起色,23Q3开始可能有所抬升。
(3)表观消费量
从表观消费量来看,我国23Q1消费量有所下滑。1月消费量418万吨,2月490万吨,截止3月24日达到447万吨。和去年同期相比,22Q1合计消费量1282万吨,YOY+5.6%。
(三)替代品 (1)豆粕、菜粕价差分析
豆粕与菜粕的价差持续回落。23年初二者价差达1290元,截止3.29价差回落至901元,预计将持续从高位回落。
十一、豆粕后期行情展望
豆粕目前处于供需两弱,油厂豆粕库存处于中等位置,豆粕下游生猪价格低迷,生猪养殖利润处于亏损状态,贸易商看空、观望状态比较浓烈,需求端消费动力不足,油粕跷跷板效应明显,油脂大概率短期强于豆粕。预计整体基差会持续修复,现货将继续弱于期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