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重点关注:期指、锡。风险偏好底部回归
发布时间:2023-1-16 08:43阅读:161
期指、锡
期指:大涨后的震荡走势。近期在政策预期偏多,“阳康”后修复远快于预期,叠加海外风险减退,北向资金连续8日实现净流入达646.6亿元。周末消息面来看,31个省区市锚定2023年经济发展目标航速,市场预期未来全国GDP增速目标或在5.5%水平,未出现强刺激信号。招行业绩快报显示2022年净利同比增长15%,Q4净利环比下降17%。南航、南航拟将美国存托股份从纽约证券交易所退市。上周五美股震荡走升。整体上市场多空消息交织,但资金和技术面来看仍处于极度强势格局中。本周虽然长假临近,但重磅数据、日程较多,或对市场影响较大。预计短线市场或偏强震荡,操作上回调后逢低做多思路,不宜追多。
锡:我们认为短期锡价或将在情绪的推动下仍然维持强势,但是上方空间较为有限。锡价上周快速拉升上行,供应侧消息面的缩减推动了锡价加速上行的动能与弹性,秘鲁Minsur由于当地的反政府抗议活动,暂停全球最大的锡矿之一San Ranfael矿的运营。但是此轮锡价流畅的涨势背后的关键仍在需求预期的不断转好,配合供应短缺。首先,需求侧来看,随着疫情对需求的抑制逐渐消散、消费电子行业触底回升、以及光伏用锡的崛起,2023年全球锡需求将进一步抬升。供应方面,精锡加工费持续处于低位,且临近春节前矿端捂货不出,令市场原料供应较为短缺。目前,下游反映节前备货基本完成,但备货周期较短,仅为1-2周,实际需求是否有实质性好转需等到年后下游陆续复产后进一步观察。
风险偏好底部回归
观点分享:密歇根大学1月消费者未来一年通胀预期意外加速回落,美国银行业财报释放了经济恶化的信号,市场继续交易联储转向,美股盘中继续上行。美元指数从9月底以来持续下跌,创半年新低,离岸人民币创半年新高。中美经济周期分化,但是市场交易的预期均偏乐观,市场风险偏好的回归仍然没有结束。
期指:技术面看延续强势
期债:节后复苏预期升温,债市下行
铜:国内积极政策持续实施,支撑价格
铝:走修复行情,反弹高度略转向谨慎
锌:弱现实强预期,震荡运行
铅:多空交织,区间震荡
镍:现实端供需双弱,镍价短期窄幅震荡
不锈钢:库存高位累增施压,原料成本底部支撑
锡:快速拉升
工业硅:现货基本面弱势格局延续
铁矿石:补库进入尾声,偏弱震荡
螺纹钢:高位反复
热轧卷板:高位反复
硅铁:库存相对低位,高位运行
锰硅:宏微分化加剧,宽幅震荡
焦炭:期现劈叉延续,高位震荡
焦煤:期现劈叉延续,高位震荡
动力煤:节前货源偏紧,企稳运行
PTA:成本支撑强,短期偏强
沥青:节前或维持区间震荡
LLDPE:短期偏强,中期震荡市
PP:短期偏强 中期震荡市
甲醇:偏强震荡
尿素:农需支撑,现货坚挺
苯乙烯:多单止盈
纯碱:短期偏强 中期震荡市
LPG:宽幅震荡
短纤:多单止盈
PVC:盘面强势维持,但需警惕节前累库压力
燃料油:短线走强,定价逻辑仍然跟随原油
低硫燃料油:海外柴油回暖,高低硫价差继续走阔
棕榈油:节前观望为主
豆油:长假期间外盘存在高波动风险
豆粕:高位震荡
豆一:小幅波动
玉米:高位震荡
白糖:窄幅整理
棉花:春节前观望为主
鸡蛋:短期震荡
生猪:关注屠宰入库节奏
原油:谨慎看多,日内上测压力
广期所:正在稳步推进碳酸锂期货品种的研发工作
广期所以促进碳酸锂产业平稳健康发展为目标,正在稳步推进碳酸锂期货品种的研发工作。一方面,广泛开展碳酸锂现货产业的调研活动,认真听取行业协会、产业链企业以及市场机构的意见,深入掌握碳酸锂现货市场特点。另一方面,广期所也将充分借鉴国内外已上市相关品种的成熟经验,针对重难点问题进行专题研究,不断完善碳酸锂期货合约规则设计。碳酸锂期货的研发上市离不开行业协会与产业企业的支持,广期所将在接下来的研发中继续与协会和行业深入交流,确保期货市场更好地为锂盐产业服务。
中国12月铜进口量因需求降温而下滑
据外媒报道,中国12月份未锻轧铜和铜制品的进口量为514049吨,较2021年12月的589165吨进口量下降12.7%。因疫情反复,铜需求有所降温。有贸易商表示,12月铜进口量下降的另一个原因是伦敦市场的铜价高于上海市场的铜价
人民银行将出台哪些措施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央行邹澜回应
1月13日讯,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关于房价,统计局按月公布70城房价的同比、环比数据,对于70城之外的城市,当地政府有关部门也是掌握数据的。对70城的历史数据作过分析,发现房价确实存在明显的周期性波动规律。出现连续三个月上涨或者连续三个月下降,能够说明房价出现了趋势性变化。这个趋势性变化形成的时间往往是比较长的,按照新政策,虽然城市政府每季度评估房价变动情况,但是到达触及条件,真正要调整房贷利率下限这个周期可能要远远超过评估周期的,也就是说房贷利率政策既是根据房价走势动态调整,同时这个政策又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建立动态调整长效机制后,新发放首套房贷利率政策能够实现“因城施策”原则下的双向动态灵活调整,既能够有效支持房地产市场面临较大困难的城市政府,用足用好政策工具箱,也能引导房价出现趋势性上涨的城市政府及时退出,促进当地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中国网)
央行邹澜:近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优质房企的融资环境明显改善
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邹澜表示,随着相关政策效果逐步显现,我们观察到,近一段时间房地产行业尤其是优质房企的融资环境明显改善。去年9月到11月,房地产开发贷款累计新增1700多亿元,同比多增2000多亿元。去年四季度,境内房地产企业债券发行1200多亿元,同比增长22%。(中国网)
国家发改委:能源中长期合同已经成为保供稳价的“压舱石”
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做好能源保供确保温暖过冬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表示,签订中长期合同是对冲价格波动影响的重要措施。鼓励国内企业早签多签进口长协,提前锁定进口资源。全面提升国内长协的签约履约率,可以说能源中长期合同已经成为保供稳价的“压舱石”。(中国网)
国家发展改革委:坚决做到非极端情形不限电、不限气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连维良在国新办介绍做好能源保供确保温暖过冬情况发布会上表示,统筹做好煤炭、天然气、电力、成品油等各种能源品种的互济互保,能源顶峰保供能力稳步提升。需求侧负荷管理预案进一步完善,坚决做到非极端情形不限电、不限气,极端情况下限电不拉闸、限气不关阀,牢牢守好民生用能底线。(中国网)
海关总署:农产品合作加深,推动进口规模扩大
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吕大良表示,近年来,我国加快自东盟国家进口农产品的步伐,持续优化农产品等重点产品的检疫准入程序,越南的鲜食榴莲、柬埔寨的龙眼、老挝的百香果等多种农产品获得我国新增检疫准入。2022年,我国自东盟进口农产品2468.6亿元,增长21.3%,占同期我国农产品进出口值的15.7%,较上年提升了1.4个百分点。(中国网)
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工信部等六部门印发《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目标到2025年,非粮生物基材料产业基本形成自主创新能力强、产品体系不断丰富、绿色循环低碳的创新发展生态,非粮生物质原料利用和应用技术基本成熟,部分非粮生物基产品竞争力与化石基产品相当,高质量、可持续的供给和消费体系初步建立。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