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修复需求可期,豆油或将走出震荡区间
发布时间:2023-1-10 13:59阅读:319
2022 年豆油市场整体呈现过山车式行情,上半年进口大豆到港情况不佳, 油厂开工率偏低,产能不高,支撑豆油价格走高;下半年随着疫情的再度袭来, 餐饮行业整体承压,全球油脂行业消费需求不佳,国内餐饮行业集中消费量大幅 减少,2021/2022 年度中国油脂需求同比降低了 9.4%,是从 1995 年以来的首次 负增长。
对于 2023 年在供应方面,美豆已经进入南美时间,继上周末降雨后,阿根 廷农业产区又迎来了几场大雨,改善了干旱状况,但是预计拉尼娜所带来的影响 或将持续至 3 月份前后,美豆方面市场我们需要关注美豆需求及南美产区天气情 况。
国内方面,根据 2022 年 11 月中国农产品供需形势分析报告数据显示, 2022/2023 年度我国大豆实现恢复性增产,大豆面积和单产双增令产量增加至 1948 万吨,较上年度增加 308 万吨,产量仅次于 2020/2021 年度的 1960 万吨, 为历史第二高年份。需求方面,过去三年疫情带来的影响应该会在 2023 年逐步 减弱,餐饮消费或有望逐步好转。但是终端需求恢复过程较为漫长,春节前下游 企业节前备货的节奏和数量也不及往年同期,预计油脂消费 2023 年上半年仍然 较弱,但下半年有望大幅回暖。国外方面,生物质柴油掺混比例的调整仍需要重 点关注,工业用量的增加能大幅提振油脂需求。综上所述认为2023 年豆油供应或 将逐步宽松,需求端未来可期。
国外市场豆油供需分析
(一)22 年全球大豆产量增加,未来拉尼娜影响仍在
USDA
公布 12 月度供需报告,全球 2022/23 年度大豆预估产量 3.91 亿吨, 创历史新高,上一年度产量为 3.56 亿吨,同比增加约
10%。其中巴西大豆增幅 最为显著,巴西 2022/23 年度大豆产量预估为 1.52 亿吨,同比增加 20%,创造 新的产量纪录;美国
2022/23 年度产量为 1.18 亿吨,同比下滑 2.67%;阿根廷 2022/23 年度产量为 4950 万吨,同比增加 12.76%。
截至 12 月底,美豆新作基本定产,南美大豆已基本完成本年度播种,其中 巴西大豆种植进度已超 90%,阿根廷受天气影响有所推迟,不过从数据反馈来看, 整体种植情况较好。由于种植利润较好,使得巴西大豆种植面积连续扩张,市场 2022/23 年度种植面积为 3950 万公顷,为历史最高,同比去年年底 3690 万公顷 增长 7.05%。但是阿根廷方面,由于受到干旱天气影响,大豆种植进度达到 60.6%, 比去年同期低了 12.6%,同时种植面积也由 1670 万公顷下调至 1647 万公顷。美 国 2022/23 年度大豆种植面积 3343 万公顷,较去年年底 3033 万公顷增加 310 万公顷,增幅 10.22%。
(二)豆油产量逐年递增,22 年库存小幅提高
全球豆油年度总产量自
2015 年以来整体呈现逐年递增趋势,据美国农业部 (USDA)报告显示,截止 12 月份,2022/2023 年度全球豆油产量为 6188
万吨,同比上涨 251 万吨,增幅 4.22%。其中美国 2022/2023 年度豆油产量 1193 万吨, 同比上涨 7
万吨。大豆压榨情况来看,截止 12 月份,全球大豆压榨量 3.29 亿吨, 同比上涨 1454
万吨。美国压榨量利好,其中生物质柴油需求起到关键作用,从 近几年的趋势来看,未来 5 年美国压榨产能可能年均增长 7%。库存方面,全球
豆油期末库存小幅调高至 487 万吨,同比增加 31 万吨,增幅 6.80%,与本年度 全球大豆丰产预期相对应。
(三)豆油需求关键仍在生柴行业
消费端看,全球豆油消费量同比增长 2.22%,除巴西因生柴政策不及预期, 消费同比回落,其他三大主要消费国家仍保持增长态势。对于 2023 年,由于全 球大豆产量增加,整体供应偏宽松,大豆压榨量有所提高,豆油产量也将得以恢 复。同时,我们迎来了疫情开放后的阶段,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下游消费将会有 一定的增长。
在生物柴油需求方面,生物柴油政策的不确定性主要来自美国、巴西及阿根 廷。近几年在美国、巴西生物质柴油政策引导下,豆油的工业用量有了明显的增 长。据美国农业部(USDA)统计,2022 年全球豆油工业用量达 1.22 亿吨,同比 增长超 8%。2022/2023 年度全球豆油生物柴油消费量预计为 1254 万吨,较上一 年度增加 53 万吨,增幅 4.5%。自 2022 年以来,美国的生柴产量稳步增加,但 是 12 月份美国环保署(EPA)公布的生物燃料掺混要求低于预期,豆油生物柴油用 量数据也随之下调。2022年11月巴西提出上调生物柴油掺混比例的政策,从2023 年 4 月 1 日起,将生物柴油掺混率提高到 15%,但具体能否顺利实施仍看政策落 地情况。
此外,印尼的 B40 时有传言明年实施,但迟迟未见官方公告。而阿根廷 在 2021 年中调整生柴政策至 5%,低于此前 10%的掺混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政 策出台后短期对豆油价格形成很强影响,工业用量增长将是大势所趋,生柴掺混政策的调整方向仍将是全球豆油市场价格较大风险因素。
国内市场豆油供需分析
(一)国内大豆进口以及产量情况
近几年,我国大豆进口量增幅有所减缓,有下滑态势。根据数据显示,中国11 月大豆进口 735 万吨,环比增加 321 万吨,增幅 77.54%,同比减少 122 万吨, 减幅 14.24%。2022 年 1-11 月,我国累积进口大豆 8053 万吨,同比减少 714 万 吨,减幅 8.0%%。目前我国大豆进口仍以巴西、美国为主,今年美国密西西比河 水位过低,进口大豆迟迟无法到港,所以今年巴西大豆占比较高,进口量为 5183 万吨,占比 64.36%。据 Mysteel 数据监测,预计 2023 年 1 月份国内主要市场油 厂进口大豆到港量约 109.5 船,共计约 711.75 万吨,2 月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 550 万,3 月进口大豆到港量预计 710 万吨。
(二)国内大豆压榨及港口库存情况
2022年以来,国内油厂大豆库存一直明显低于过去三年均值。二季度的南美市 场对国内的进口大豆补充有限,叠加限电停机使得油厂开机困难,10 月美国密 西西比河水位事件,更是导致我国大豆库存处于历史低位。四季度到港量有所恢 复,油厂开机回暖,进口大豆压榨量有所增加。截止 2022 年 12 月,全国大豆压 榨量 951.85 万吨,环比增加 180.46 万吨,增幅 23.39%;2022 年 1-11 月全国大 豆压榨量累计 7825.78 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幅 5.26%
2022 年我国豆油消费量 1780 万吨,同比增
加 115 万吨,增幅 6.91%。受疫情影响,中国油脂近几年消费量处于低位增长水
平,对油脂价格形成拖累。按照当前疫情的发展状况,疫情影响逐步消退,2022/23 年度中国主要食用植物油消费量预计为 3634 万吨,增长幅度为
1.4%。2023 年下半年油脂消费要好于上半年,消费增速预计将上调,但仍小于供应增加幅度。港口进口大豆库存情况,截止 12 月 30
日,港口库存 618.19 万吨,月环比 增加 50.45 万吨,增幅 8.89%;同比减少 157.09 万吨,减幅 20.26%。2022
年港 口大豆库存量持续走低,尤其是 9 月份以来,下降速度快降幅大,随着 11 月下 旬到港情况改善,库存量有所回升。
(三)国内豆油进口及库存情况
2022 年我国豆油进口量为 100 万吨,同比去年增 加了 71 万吨。2022 年 10 月中国进口豆油 4291.11 吨,较今年 9 月份 4397.431 吨减少 106.321 吨,环比减少 2.42%。产量方面,我国 2022 年全年豆油产量 1720.3 万吨,同比去年增加 152.3 万吨,增幅 9.71%。库存方面,12 月份我国豆油库存 量为 81.4 万吨,月环比上涨 4.9 万吨,增幅 4.61%;同比减少 11.7 万吨,减幅 12.57%。随着进口大豆开始大量到港,油厂开始积极压榨,但是由于 12 月份疫 情政策优化,使得下游需求走弱,豆油库存量有所增加。
(四)国内豆油需求情况
2023 年春节前后可能是第二波疫情传播的高峰,前期市场对于终端的豆油 采购量存疑,不敢挺价。一方面,国内进口大豆到港恢复,油厂大豆开机高企, 豆油产量保持增长;另一方面,终端市场春节前备货谨慎,餐饮业需求疲软。但 春节过后,预计豆油市场需求有所转好。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