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棉市日报
发布时间:2022-11-17 20:29阅读:167
郑棉期货
进入11月中旬,新棉收购步入尾声,仓单数量有限支撑盘面。11月17日,郑棉再度震荡走强,CF2301合约开盘13425元,夜盘下探至13310元,午后快速拉升,再创阶段新高13540元,收于13510元,涨95元。近日,新棉日加工量、公检进度有所加快,仓单数量对于盘面利多效应会逐步减弱。下游需求持续弱势,纺企维持刚性库存,截止10月底工业库存46.51万吨,环比下降7万吨,订单缺乏,产成品库存持续积压。整体看,宏观情绪提振盘面,但随着后期新棉上市和下游的弱需求,郑棉反弹空间或将有限。
纽约期货价格
11月16日,12月合约88.44美分,跌30点;3月合约86.76美分,跌21点;成交量39502手,减少12696手。前日大涨之后引发更多技术性买盘,ICE棉花期货盘中继续飙升至新高,主力合约一度逼近90美分大关,而后美元反弹打压棉价回吐全部日内涨幅,最终合约价格小幅收低。从目前看,宏观面因素开始偏向积极,但90美分是市场的重要阻力价位,价格大涨之后需要需求跟进,关注今晚的美棉出口周报。
棉价跟踪
11月17日,进口棉到港均价(M指数)107.40美分/磅,较16日跌0.13美分/磅,折1%关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8534元/吨,折滑准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18656元/吨;国内3128棉均价(B指数)15179元/吨,较16日跌50元/吨。新疆棉山东到厂价3128B级15280元/吨,较16日跌50元/吨。国家棉花基差指数CNCottonJ(CF2301)1585元/吨,较16日跌146元/吨。
棉市要闻
国内棉市:据山东、江苏、河南等地棉纺企业反馈,受11月份以来郑棉各合约持续振荡反弹的拉动,再加上中国发布新二十条防控措施使中国棉纺织品、服装消费反弹的预期升温,近期棉纱报价全面企稳,市场恐慌性抛货现象大幅减少。
目前行情为数不多的亮点是,OE纱的询价、成交仍要明显好于环锭纺普梳/精梳纱及高支精梳纱因库存比较低、供应阶段性偏紧。江浙、山东、广东等轻纺市场棉纱成交氛围仍比较清淡,中小织布厂、针织企业开机率低位反弹不明显。
从调查来看,目前沿海地区纺服企业订单仍以“短、小、精”为主,内销订单虽有所恢复,但以纺服企业春节前补单居多(2023年春季、夏季单),因此,虽然郑棉较大幅度反弹,但棉花现货、棉纱现货及坯布报价跟涨非常谨慎、小心。
从企业反馈来看,近半个月来,疆内库“双28/双29”机采棉报价较10月下旬仅调涨约100-200元/吨(一口价稳定在14000-14200元/吨);而棉纱出厂价表面上并未调整,全棉坯布报价则持续小幅下滑,整个现货市场对郑棉反弹的支撑力度非常弱。
河南许昌某纺企表示,该厂11月上旬以来,棉纱报价一直未做调整,棉纱即期利润随郑棉的反弹而大幅收窄,实际由于棉纱累库率持续攀升,流动资金趋紧,公司对广东佛山、浙江绍兴等地的几个大客户早已给予200-300元/吨的优惠措施,尤其40S及以上普梳/精梳纱的让利幅度更大。该公司负责人表示,11月份平均每周分别向广东市场、浙江市场发棉纱1-2车,较8/9月份下滑超过30%,一些布厂减产、限产的幅度比较大,不仅棉纱采购间隔期拉长,而且对棉纱价格愈发敏感,纺企只能采取降价促销模式。
据调查,进入11月中旬,距春节越来越近,一些棉纺织、服装企业纷纷加大贷款的回收、催缴力度,对部分赊欠拿货、1-3个月账期及承兑汇票、国内信用证等采购模式不认可/不接受,也导致棉纱、坯布销售进度减缓。
国际棉市:据江浙、广东、山东等地棉纱贸易商反馈,11月中旬以来外纱船货、保税及清关资源询价/成交延续疲软、清淡,9/10月份出货“差强人意”的进口针织纱(C16S-C32S)、进口OE纱也逐渐步入下滑通道,中国各主港印度棉纱、越南纱、巴基斯坦纱库存持续回升。
杭州某大型轻纺进出口公司表示,虽然11月份以来ICE棉花期货强劲反弹(主力12月合约从70.21美分/磅涨至91.85美分/磅,半个月涨幅达到30.82%),但由于需求低迷、累库率不断升高、下游消费终端减停产比例处于高位,因此棉花原料价格上涨向棉纱、坯布、服装等传导非常困难,棉纱内外盘提涨谨慎、小心。
一些中小贸易商虽然印巴棉纱报价表面上企稳,但对实单优惠力度加大,而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纱厂因ICE棉花期货强劲反弹,再加上近期美元指数震荡回落、各国货币对美元贬值压力大幅减缓、棉纱出口成本上升,因此外纱美金报价议价空间收窄,导致清关后内外棉纱价格倒挂幅度较10月份扩大,出货压力也随之升高。
从几家大中型棉纱贸易企业的调查、估测来看,截止11月15日,中国各主港棉纱库存总量或达到12-13万吨(保税棉纱+非保税棉纱),其中越南、印度、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尼等产地棉纱排位前列。虽然9月份、10月份进口棉纱到港量/入库量同比大幅下滑(印度纱发运、到货量有比较明显的回升),但由于出口溯源订单仍以短单、小单、散单为主,外贸公司、织造企业延续“按单拿货,随用随买”的原则补库,再加上内外棉纱价差再次扩大至3500元/吨以上及部分进口企业信用证开具难度增加,因此港口外纱库存不仅没因到港量同比大幅下而减少反而持续小幅上升。
据了解,近一周多来,国内企业采用美棉、巴西棉、印度棉等配棉棉纱的报价也呈现小幅回落,但幅度低于国产棉纱、进口纱,主要受进口棉花成本持续反弹、供应并不十分充足等因素支撑。
(来源:中国棉花网)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别再错过下一波行情!国泰海通眼中的2025“十倍股”摇篮在哪里?
2025-09-01 11:19
-
速看:9月重磅政策密集落地,1日正式执行,影响你的生活
2025-09-01 11:19
-
速领:50+基金理财必备工具,效率直接拉满!
2025-09-01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