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银金融行业:增长第二曲线:银保渠道再出发,一文读懂
发布时间:2022-10-20 17:56阅读:289
投资聚焦
长期以来,银保渠道都被定义为“只贡献规模”的渠道,主要源于银行的当期中收导向,银保双方难以形成长期稳定合作。受银行零售转型、监管引导产品回归保障和财富管理背景下银保双方长期产品合作等影响,我们认为后续银保业务品质将不断提升,银保发展将迎来新的增长阶段。
与市场不同之处在于,一是论述逻辑和切入角度不同。我们不仅从险企的角度去分析银保的价值和特点,同时立足于财富管理的大背景,阐述了银保合作对于银行端中收业务、零售业务转型的独特价值,从银保双方的角度去揭示“相向而行”合作的必要性和独特价值,从而能从更整体的视角去理解银保双方未来业务的合作。二是关于银保发展历史的详细梳理。我们不仅详细复盘了我国银保过去30年四大阶段的发展历程,通过深入剖析我国银保业务发展每一阶段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来把握银保业务发展的脉络及其未来发展趋势,同时还详细分析了欧洲、美国和日本等地区银保发展情况,尤其是作为银保起源且一体化发展程度最高的欧洲银保,并总结得出驱动银保业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因素和发展启示。
投资建议
信达证券认为,从当前的市场环境看,银行和寿险公司双方有更多相向而行的理由和条件,一方面保险具有独特的风险管理、养老规划、健康管理、资产传承等产品属性,另一方面商业银行作为天然具有账户优势的财富管理平台,代理保险业务具有较大发展空间。在利率市场化、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和监管趋严的背景下,未来商业银行更加重视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发展。长期来看,在“保险姓保、回归保障”的背景下,银保双方将不断深化合作,提高银保一体化水平,通过长期产品和健康服务为银保双方贡献价值。我们建议关注探索新银保深度融合样本的中国平安,以及布局“1+X”渠道重新发力银保的中国太保。
风险因素
宏观经济下行,银保合作不及预期,险企改革不及预期,居民财富增长不及预期,银保销售队伍质态提升缓慢,长期利率下行超预期,金融监管政策收紧。
风险提示
证券市场是一个风险无时不在的市场。投资者在进行证券交易时存在赢利的可能,也存在亏损的风险。建议投资者应当充分深入地了解证券市场蕴含的各项风险并谨慎行事。
以上就是我对于非银金融行业的相关内容分享,想要了解各行各业信息,学习更多的炒股知识,握盈利技巧,欢迎学习《基于K线组态的黑马战法》课程,加入李博士交易学习圈,为每一个想要有自己炒股体系的投资人打造,一对一教学指导,让您快速拥有一套属于自己的完整投资体系,点击头像联系我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