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长假消费数据低迷,市场维持交投清淡格局
发布时间:2022-9-14 10:10阅读:330
【趋势展望】
小长假消费数据低迷,市场维持交投清淡格局
周二(9月13日),三大指数窄幅震荡,沪指全天横盘窄幅震荡,创业板指高开低走,赛道股继续回调,上证50、沪深300盘中涨近1%,权重蓝筹较为强势。两市上涨个股略大于下跌家数,全天成交7714亿元。
盘面上看,C919最快本月取证年内交付,概念股强势拉升,通达股份、润贝航科、立航科技涨停。猪肉、啤酒、免税等大消费板块活跃,兰州黄河、国光连锁、人人乐、青海春天等多股涨停。下跌方面,CRO板块重挫,药明康德、凯莱英跌停,此外房地产、电力等跌幅居前。
从市场来看,小长假外围集体反弹,A股节后开盘表现没有受到外围上涨的刺激,所以市场并不是一个反弹行情再出发的阶段。相反量能方面继续保持低迷,说明市场的风险偏好依旧处在较低的水平。热点层面的切换也没有完成,所以节前市场的反弹并没有为市场留下多少战果。指数继续保持平稳,主板结构性企稳没问题,但市场赚钱效应的恢复可能还需要时间。
消息面上看,小长假消费数据陆续出炉,消费需求恢复不及预期。受近期疫情反复的影响,中秋节出行人数较历史同期下行明显,根据交通运输部发布的数据,9月10日全国公路客运预计发送旅客1750万人次,同比去年中秋节第1日下降35.26%,同比2020年中秋国庆假期日均下降63.03%。受国内疫情反复影响,多地出行以及远距离旅行均受到一定制约,因此小长假出游数据以及消费数据依旧低迷。此外,从电影行业角度来看,新片供应数量与质量的下滑,也使得国内电影票房继续保持低迷。考虑到消费与服务业饱受疫情反复的冲击,行业正处于加速出清阶段,后续关注国内促消费政策的发力以及疫情防控政策的逐步调整。
策略上,热点轮转的太快,地产板块节后出现小幅整理,但修复趋势没结束,政策也没兑现,所以回调以后的地产和装修建材可以继续关注。此外,啤酒、预制菜这些食品细分都在慢慢走出来,所以食品饮料方向可以继续挖掘。
【政策解读】
美通胀数据一出全球市场暴跌!A股大概率跟跌
对短线市场影响最大的消息,就是13日晚公布的美国8月CPI数据再度超预期,这让市场对美联储9月更加鹰派地加息的预期急剧上升,美股随之毫无意外地大跌,预计今日(14日)A股也大概率被波及而跟跌。市场需要首先消化这一决定性的外部冲击利空,其他正面因素才能产生作用。
当然,在整体大势可能疲弱下,国内稳经济方面也提供了一些结构性热点。如:郑州与国开行签订3000亿协议!以棚改贷款解决烂尾楼,对地产板块的强烈托底预期;发改委要再次投放储备肉抑肉价了,但短期或有反作用,反而可能强化猪肉股资金关注度;还有就是中方以抨击美国搞科技霸权主义的方式,间接确认“生物制造将成美国遏华新领域”确有其事,预计国内生物制造产业将加速自强。
不过,由于大盘整体受到外部的压制,上述这些政策热点的表现力度以及持续性是要保守看待的。
美国通胀数据一出全球暴跌,A股大概率被波及跟跌
9月13日晚,美国公布的8月CPI通胀数据意外高于市场预期。
美国8月未季调CPI同比增长8.3%,预估为8.1%,前值为8.5%。美国8月季调后CPI环比增长0.1%,预期下降0.10%,前值0.00%。即便剔除波动较大的食品和能源成分,核心CPI也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6.3%,均高于预期——要知道,8月份美国食品成本同比上涨11.4%,是1979年以来最高涨幅。电力价格上涨15.8%,为1981年以来最高涨幅。由此也可见当前物价压力依然偏高,且普遍存在。
数据一出,美股毫无意外地大跌,其中道指和标普跌约4%、纳指收跌5.16%,跌幅2020年3月来最大。尤其科技股重挫。
原因是投资者认为这代表美联储将在更长时间内鹰派加息,市场对9月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升至100%,甚至加息100个基点的概率也有20%。据悉,从“美联储通讯社”到前财长萨默斯均认为“9月加息100个基点的可能性更大了”、野村和毕马威也预计美联储下周加息100个基点。现任财长耶伦也不得不坦言“要实现所谓的‘软着陆’目标,除了高超的技巧,还需要一些运气”。
随之美元、美债收益率集体上扬,而美股和大宗商品市场则承压。考虑到美国通胀和美联储紧缩节奏对全球资本市场的风向标影响,这意味着14日的亚太股市以及A股恐怕也会相应承压,跟随外盘下跌。
国内稳经济政策方面提供以下结构机会
◎郑州与国开行签3000亿协议,以棚改贷款解决烂尾楼!强势托底地产股
郑州市13日在《关于加大对房地产企业金融支持的建议的答复》中披露,已与国开行签订3000亿元协议,其中1600亿元用于棚改贷款。
签署这份3000亿协议的目的是,郑州拟改变此前对棚改以安置房建设和货币折现自主购房相结合的安置模式,为政府主导模式。即,通过收购现有安置房、房票等机制,一方面推动棚改加快落实,一方面缓解开发商流动性。从一些分析机构的观点来看,虽然不乏争议,但总体是比较认可这种一举两得的做法的。
对楼市预期而言,由于所签署协议涉及资金规模较大(也可见当地政府决心之大),不仅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也有助于解决当前楼市需求不足的问题。鉴于郑州市现在已是全国烂尾楼、停工楼盘如何复工保交楼的样板,具有很强的政策示范意义,这对其他城市楼市预期也是有利的。对地产板块也是一个重大的利好提振。
当然,郑州的做法也不是没有争议,主要问题就是地方财政资金在这个新模式落实过程中的过桥和兜底的压力比较大。所以其他有多少城市能有郑州的这种实力和魄力是要打个问号的——有最新消息说,连郑州的这个答复都已被撤下了,可见这种做法的争议之大——因此政策能否扭转楼市预期,还是只是缓和其下跌之势,仍待观察。
◎发改委要再投放储备肉抑肉价,但短期或有反作用-增强猪肉股资金关注度。
发改委13日称,为切实做好生猪市场保供稳价工作,本周将投放今年第二批中央猪肉储备,必要时进一步加大投放力度。
监管层出手抑制猪肉涨价的态度非常直白,但反过来也说明对未来猪肉继续涨价的预期非常高。原因一是,9月中旬后就将进入多个节日叠加的消费旺季。但供应方面,虽然9月后出栏量阶段性大概率有望反弹,但因能繁母猪产能高峰已过,叠加育肥在一季度供给前置,生猪绝对出栏量很难再高于4月份。此外养殖户逐步盈利扩大,带动行业惜售及压栏情绪增加。这可能激化猪肉供需矛盾。二是,虽然中央和四川等多地都已经开始投放储备肉引导价格预期,但由于商品冻肉库存在逐步下降(部分冻品商受制资金压力选择在6-7月陆续出库),对储备肉投放的平抑效果形成了明显对冲。
这里要重申的一个规律是,从历次发改委出手干预对猪肉影响看,政策对养猪实体和猪肉股的影响多数呈反向作用:政策干预短线会弱化猪肉价格涨势,但会强化股市层面资金对猪肉股的关注度;中期看,由于“猪周期”几乎恒定的7-10个月“供应峰谷”,行政干预很多时候只能影响猪肉涨幅但难改其趋势。但政策频繁出手对猪肉股中期能否趋势向上却会产生较大影响。
◎中方抨击美科技霸权间接承认美遏华新动向,国内生物制造产业将加速自强。
外交部13日针对有记者提到“拜登12日签署行政令,启动美国家生物技术和生物制造倡议”,回应称:美方这么做完全是科技霸权主义,妄图把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永远控制在产业链低端,这种做法不具建设性。
外交部表态等于间接承认了小长假期间被美媒披露的“生物制造将成美国遏华新领域”的消息的真实性!同时表明中方必定在此领域打破遏制。
彭博社在9月10日披露,拜登准备签署一项“帮助美国生物制造业发展/但降低对华依赖”的行政命令草案。该草案将利用生物技术创造出新药、人体组织、生物燃料和食品等一系列产品和材料。除了医疗保健,美国还将致力于推进农业、能源和其他行业的生物制造。
虽然该消息至今仍待“美国政府确认”,但现在看来上述草案确实存在,且不排除很快就会公布。而这也为当前的A股又开辟了一个“反制卡脖子/强化自主创新/国产替代”的新股票池。
好在,相对有利的是,不同于我国在中高端芯片领域至今仍严重依赖进口、卡脖子严峻,生物制造方面,我国早有布局。十年前就把生物制造列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头之一。尤其在拜登也重点强调的生物医药领域,我们一点也不逊色。
发改委此前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是我国首个生物经济五年规划,标志着生物经济已成为我国新经济形态之一。预计A股市场中生物制药及生物育种领域率先获得生物安全证书等许可的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C919即将取证、量产在即!零部件制造商率先受益。
有关部门13日表示,目前,C919客机已完成历时五年的取证试飞工作,将在9月19日这个有特殊意义的日子获颁型号合格证,并计划年内向首个客户东航交付首架飞机。这也意味着国产大飞机将正式进入商业运营通道,后续很快量产,相关产业链有望持续受益。
一是国产供应链替代持续推进,其国产化路径或呈现“机体及集成系统—机载设备—发动机”的趋势(类似中国高铁)。机体及系统集成的全面国产化,涉及零部件相关的国产材料有望受益,如碳纤维复合材料等新材料对金属材料的替代等。二是部分同时承接民机制造的军机产业链标的或受益于民机发展。
此外,昨日新闻出版署公布73款国产游戏获批,网易、腾讯关联公司终上榜的消息,对于持续受压制的网游板块也给了一些喘息之机。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五一国债逆回购操作攻略,6天收益轻松拿!
2025-04-24 15:28
-
在支付宝上怎么看中短债基金的实时收益和排名?有没有推荐的产品?
2025-04-24 15:28
-
2025年债基还能买吗?是否值得配置?
2025-04-24 1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