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脚行情 能走多远?
发布时间:2022-9-13 13:27阅读:367
【趋势展望】
单脚行情 能走多远?
欧洲加息打前站,小长假A股表现不弱。大指数、大盘股集体反弹,风格上领先小盘股,符合我们上周策略的判断。创业板、赛道股也纷纷反弹,让前期站岗的投资人松了一口气。如何看待当下大小盘股分化的行情,市场的止跌能否酝酿出一轮新的修复行情?本周策略将为大家重点分析。
外围利空靴子单脚落地
市场的风险偏好无法提高,主要矛盾要从内外两个方面去看。外部看,市场的主要担忧在外部流动性的收紧加息以及随之而来的经济衰退担忧。要分析市场,我们需要把大问题切碎到小周期里去看。往大了看,欧美加息是利空,但这个利空不会压着指数一直跌,市场会提前消化,也会阶段性反应充分。从小周期来看,9月又是欧美同时加息的节点,目前欧洲9月的加息落地了。但加息的这一周,反而是A股和外盘近一个月来相对表现较好的一周,这就是提前消化的原因。欧洲加息之后,市场利空靴子单脚落地,压力卸去了一半,所以市场的风险偏好有一定的恢复。
接下来,市场需要消化的是美国加息。美国这边会现公布通胀数据,随后在9月20日前后加息,预计加息力度保持在75个BP,依然是大幅加息的节奏,所以外围加息的靴子只落下了一只。因此,外围的波动,和A股对外围加息的消化,也只完成了一部分了,这种情况叫做单脚落地。单脚落地的环境,A股想走得稳,走得好还是有难度,但有一只脚先落下之后,市场至少能比9月前面的交易日表现得稳一些。从交易角度看,第二只脚落地时,市场波动越大,反而容易形成挖坑机会。短期来看,外围干扰正在进入减弱和尾声阶段。
市场结构性企稳
从市场自身来看,我们前一周说的结构性企稳,基本都看到了。看创业板、看小盘股、看赛道股、压力释放可能还没有充分。但看主板、看大盘股,它们的抗跌和反弹力度都印证了。这种情况就叫做结构性的企稳,结构性企稳的意义在于,让市场避免大小盘指数一起调整带来的系统性风险。主板扛在这里,做支撑,市场未必能有多大机会,但至少市场有风险时,我们会看到有大指数和大蓝筹能帮忙扛一扛情绪。市场结构性企稳,风险有限释放。
沿着结构性企稳的方向去思考,市场依旧围绕政策的边际放松预期在做博弈,这一点很重要。市场有预期,才有希望。目前市场最期待的放松主要有两个方向,第一是地产,第二是疫情防控。经济下行压力越大,地产端和疫情防控的压力就越大,政策的博弈也是最激烈的地方。目前地产的纾困主要是保交楼,供给端为房企输血和减压的政策基本看不到。需求端,能放开的地方都放松了好几轮,现在还能做的就是给二线城市的全面限购做解绑,这个的预期和提振可能会更直接和更明显,因为二线城市是城镇化和去库存需求最强的区域。近期,地产板块和装修建材板块走强的因素,也是基于对地产政策松绑加码的期待,也是市场结构性博弈最集中的方向。
从疫情防控角度来看,低迷的服务业和消费,都是宏观下行的压力所在。病毒传染力增强,致死率降低,特效药的加速研发,都在为防控措施松绑创造物理条件。疫情防控的立即和迅速放开,目前还缺乏有力的信号。但宏观下行压力的加大,和疫情防控松绑的物理条件逐渐成熟,会加大市场对于防控松绑的预期,这也是未来能对冲提振市场的关键路径。
当然,赛道小盘股的压力释放,可能会独立于市场的结构性企稳,看上去可能像是大盘股和小盘股的风高博弈。在目前不到万亿的交投情绪之下,市场救了蓝筹就护不了小盘股,所以市场的风格博弈仍会继续。
总体来看,外围风险单脚落地,短期干扰进入减弱阶段,但尚未完全消化,间歇性和局部干扰仍会有发声。市场结构性企稳的背景之下,市场的博弈会呈现风格变化,单脚企稳的市场,预计不会走得太快太稳,会以弱修复为主,交易上注意指数波动的节奏。策略上,建议继续关注地产、装修建材、农业、能源金属等方向。
【政策解读】
小长假内外大事很多!A股结构性热点将显著扩大化
中秋小长假期间,全球大事件不少,但直接事关影响A股趋势和热点结构的消息则较少。我们认为,A股将继续延续节前指数受外部紧缩和国内稳增长成效不彰的压制,维持弱势震荡。但结构性热点在内外诸多消息催化,可能会从粮食、能源、基建等方面进一步扩散。
尤其最高决策层宣布疫情以来的首次出访对“一带一路、新疆振兴”概念的提振;传拜登政府要将生物制造搞成下一个经济遏华新领域,对生物医药、生物资源自主化的催化;乌军在俄乌战场上的罕见反攻对能源和军工装备材料的催化等。
最高决策层确认出席上合峰会,一带一路战略最受益
据中国外交部权威发布,9月14日至16日,最高决策层将出席在撒马尔罕举行的上合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并应哈萨克和乌兹别克两国邀请对其国事访问。
这应是2020年初疫情以来,最高决策层首次外访。不仅对国内防疫、外交政策等方面信号意义重大,更说明此次出访要达成的实质性目标也非常重要。
综合权威媒体披露的消息看,此访有几个重要背景:
其一,此次上合峰会最大亮点,就是迎来成立21年来的第二次“扩员”。伊朗将在本次峰会后正式加入上合,白俄罗斯也已提出加入申请。埃及、卡塔尔、叙利亚、沙特阿拉伯等国的“对话伙伴”地位将在会上当场宣布;巴林和马尔代夫将被评估会否获得“对话伙伴”地位。而据俄媒披露,又有其他10国申请加入,其中甚至包括北约成员国土耳其和美国的中东盟友以色列、阿联酋等。可见上合组织的吸引力,而其中意味之深可见一斑——由此,上合组织已是世界上幅员最广、人口最多的综合性区域组织。随着扩员,上合影响力仍在不断扩大。
而在目前俄乌冲突形成拉锯战、北约甚至向亚洲扩大影响力、美国政府大搞经济遏华联盟的背景下,此次上合扩员对全球国际竞争格局、对中国打开外交新篇章,显然战略意义深远。
其二,此次出访更有为“一带一路”战略打开更大局面的意图。要知道,上合组织各国几乎也都是“一带一路”目前推动最受认同的区域。上合扩员也会同步伴随“一带一路”推广延伸到更多国家。
中国商务部数据显示,去年中企在“一带一路”沿线对57个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14.1%,达203亿美元。今年1至8月,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计进出口8.77万亿元,增长20.2%。
展望后市,顶层出访必会强化“一带一路”战略在区域互联互通、基础设施发展、综合交通体系、经济走廊、大规模工业化以及消除贫穷等方面的机会。
印度对大米征收20%出口税,再度催化粮食安全概念。
印度财政部日前发布公告称,自9日起,将对除蒸谷米和印度香米外的大米征收20%出口税,并禁止碎米出口。
据悉,印度此次粮食减产主要是因为四个邦遭遇干旱,旱灾面积达到250万公顷,导致粮食减产约700万至800万吨。而作为全球粮食主产区之一,其大米出口贸易额占据全球40%。因此,印度对大米出口的限制可能会提升全球大米的价格,导致粮食通胀更为严重。
要知道,今年来俄乌地缘、气候扰动等影响粮食生产,全球小麦、玉米和水稻期末库存都较上年均减少。粮食价格一直处于较高水平。而虽然我国谷物自给率已达到95%,整体外部冲击有限。但今年北涝南旱灾情严重,粮食安全同样重要。目前,高企的国际粮价有助于提振种子需求,种业景气度持续提升。尤其转基因技术农业企业受益。
乌克兰罕见反攻,或倒逼俄加大能源和军工原材料出口限制来反制。
俄乌冲突出现变局,仅5天时间,一直在退却失地的乌克兰突发发动反攻一口气突进80公里,乌总统泽连斯基称重新收复了3000余平方公里的土地,而俄军承认却是从两个地区撤退重新集结。但同时也有消息是称俄军已在酝酿反攻。
乌军反攻并成功收复失地可以说是俄乌冲突以来罕见的现象了。据说反攻成功主要靠两点,一个是乌军的声东击西舆论宣传战成功(新闻宣传要反攻南部的赫尔松,实际是猛攻北部的哈尔科夫),而俄方因此部署指挥失当。另一个是西方的援乌武器乌军使用的是西方提供的各种高性能武器,“海马斯”火箭炮、“毒刺”防空导弹系统、“标枪”反坦克导弹等据说都对俄军造成了重大的伤亡威胁。但要说俄罗斯大溃败就言过其实了,毕竟乌只是收复了一小部分,俄罗斯的大部分占领区都还在,对大局没啥影响!而显然按照普京的做派,是要对此进行强势回应的。
预计除了军事上的部署反攻夺回地盘外,经济层面,俄方恐怕还是会祭出其最有效、最有威胁的能源制裁,持续降低对欧供气,并瓦解其在其他国家大肆寻求替代能源的努力,预计将是俄方的主要手段,还要就是通过稀有金属原材料、工业气体等的禁止出口对西方军工生产能力进行制约,体现在股市层面,天然气、石油等能源价格可能再次催化,再创新高,有关行业个股也会跟随受益。
传“生物制造”成为拜登政府遏华下一领域,但也帮A股“造新热点”。
据美媒披露,拜登准备签署一项“帮助美国生物制造业发展,但排斥对华依赖”的法案。据透露,该命令草案将利用生物技术创造出新药、生物燃料和食品等一系列产品和材料。除了医疗保健,美国还将致力于推进农业、能源和其他行业的生物制造。
虽然该消息尚待“美国政府确认”,但按照当前美国的政治氛围与拜登中期选举的弱势情况看,“最终出台”这个政策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而这也算是为A股又开辟了一个“反卡脖子/强化自主创新/国产替代”的新股票池。12日港股当中生物医药类大涨,预计A股将跟进。
对于生物制造,我国早有布局,仅就生物医药而言,发改委此前发布《“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是我国首个生物经济五年规划标志着生物经济已经成为一种新的经济形态。生物技术和生物资源是生物经济的核心要素,而生物医药是生物经济重点发展的4大领域之一。此外,随着更多转基因玉米品种生物安全证书的颁发和行业政策的出台,生物育种技术的产业化应用在我国稳步推进,相关企业有望率先受益。
国内方面的值得关注的政策消息
国务院要求“更大力度扩有效投资”,四季度或继续加码!
近日,克强总理在听取两批工作组赴16省份稳经济大盘督导工作汇报时强调,要继续出台稳经济阶段性政策,能用尽用、快出快落地。
这意味着四季度大概继续“加码基建投资”。毕竟,市场需求疲弱,必须靠政府部门“加杠杆”创造需求。且总理再次强调“(前几年)没有大幅增加财政赤字、超发货币,为今年预留下政策工具”,才有了“继续出台政策”的空间。虽然从效果看,“稳增长”政策起效的时间有所延后,那么随着“实物工作量”的陆续叠加,可以预期的是,三季度经济数据虽然整体会有所回升,但要“弥补”二季度的“损失”可能主要依靠四季度的“累加效应”了,也意味着四季度的“稳投资”还有发挥的时空。
内蒙表态加快5G+鲜奶数字化工厂建设,工业互联网应用加速落地。
内蒙古自治区主席王莉霞表示,基于“5G+工业互联网”应用场景,内蒙古将推进数字化车间、鲜奶数字化工厂建设,预计将投建5个数字化车间、10家智能工厂。
这是地方对工信部近日印发的5G全连接工厂建设指南的具体落实的范例之一,预计其他地方会很快跟进披露类似工作目标。此前工信部指出,“十四五”时期,主要面向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等制造业各行业以及采矿、港口、电力等重点行业领域,推动万家企业开展5G全连接工厂建设,建成1000个分类分级、特色鲜明的工厂,打造100个标杆工厂,推动5G融合应用纵深发展。
而具体到地方层面则看来都会倾向于将本地优势产业与5G+技术应用结合,进一步强化用技术赋能优势产业筑高护城河。股市层面,基于对5G+工业互联网应用加速落地的预期,仅在今年就能达到千亿级的工业互联网板块,预计将围绕VR/AR等技术交互应用、机器视觉等检测监测,以及定位识别智慧仓储物流等产业链最优先应用的细分进行挖掘炒作。
财政部支持贵州酒企搞营销体制改革,白酒业利润预期抬升。
财政部日前印发《支持贵州加快提升财政治理能力奋力闯出高质量发展新路的实施方案》。其中提到,全面落实国家减税降费政策和西部大开发税收优惠政策。优先支持贵州开展白酒企业营销体制改革。
市场传了这么久,现在财政部终于坐实支持贵州白酒的改革,这属于比较少见的高级别的利好了。有说法是考虑到茅台的影响力,而且其营销体制虽然一直在改却一直为人所诟病——茅台出厂价1499,市场价3000都买不到,但多数利润被经销商拿走,——茅台这种营销体制,显然对当地酒企的监管层来说就是不健康的商业模式,改革大概率会先拿茅台开刀了。
而逻辑上来说,一旦茅台调整销售渠道,酒企的利润就会提上去,也能提升股价,地方财政也能多获利,一箭N雕了。但具体改革方案怎么搞,茅台会不会趁机宣布提价?还要看接下来的动作,至少从逻辑上看,不限于茅台在内的白酒企业具有受益普遍性。
因此,短中期都可强化关注白酒股机会了。另外习酒借壳的绯闻消息还在搅动市场热度,资金还在疯狂押注,应该也有继续炒作的空间。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原油在现货市场到底还能走多远?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