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纪要20220620:(宏观、股指、国债)
发布时间:2022-6-20 17:07阅读:204
文章来自——光大期货研究所
宏观:经济边际改善
核心观点: 国内方面,消费受到防疫约束条件长期承压,出口对经济的弥补减弱,投资受疫情影响发力不畅。稳增长需要宏观杠杆率上升,制约私人部门加杠杆的因素仍未好转,政府部门加杠杆的动力最强。政府加杠杆往往带动基建的走强,财政前置和结构上偏向基建是支持基建发力的资金因素。稳居民杠杆就是稳住房,贷款结构地产行业也占优势比例。预计地产迎来密集政策利好期,房地产的改善路径可能是房贷利率下调——销售改善——房企资金改善——房地产投资改善。
海外方面,未来美国的通胀见顶回落是一个大的趋势,但是通胀筑顶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通胀只是在节奏上影响了美联储政策的挪腾空间。无论是通胀见顶美联储温和加息还是通胀冲高导致美联储激进加息,带来的结果都是需求的走弱。在通胀和紧缩相对确定的背景下,增长前景或成交易的关键。美国半年经济放缓与明年经济衰退几无悬念,原因是支出放缓、外部需求疲弱的拖累(中国稳增长压力大、欧洲滞胀环境等)、美联储紧缩打压通胀等等,引发衰退交易的可能性增加。建议商品要把衰退预期升温纳入分析框架之中。
经济数据解读:
经济数据和重要事件解读: 1. 5月经济数据和社融互相印证,一是居民长期较弱和短期贷款反弹印证房地产销售依旧不佳和消费的好转;二是受到疫情受控复工复产的提振,企业短期贷款大幅改善印证工业生产活动回暖;三是政府专项债放量和财政前置对应基建投资明显增长。整体来看,5月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处于疫后复苏阶段,6月份复工复产进一步推进,但是本轮复苏面临消费受到防疫约束长期承、出口对经济的弥补减弱。在当前的政策框架里面,复苏斜率可能会比较缓和,会继续驱动政策的升温。
2.6月FOMC会议透露出:1)加息75BP至1.25%-1.75%,并明确表示下一次会议将考虑加息50BP或75BP。2)点阵图显示2022年末将加息至3.25%-3.50%,即全年加息325BP,而2023年预计将至3.50-3.75%。3)大幅上调总体通胀预测,并全面下调经济预测。
之前市场预期加息50BP,之所以加息预期升温以及美联储超出自己之前向市场透露的50BP加息这样的行为,是因为美国的通胀持续超预期。5月美国CPI同比8.6%创出40年以来的新高超出预期的8.2%,5月的通胀不只是总量超预期,分项也在超预期的呈现普涨的格局。我们觉得未来美国的通胀见顶回落是一个大的趋势,通胀只是在节奏上影响了美联储政策的挪腾空间,短期通胀还冲高那么联储就会维持激进加息的状态。但是无论是通胀见顶美联储温和加息还是通胀冲高导致美联储激进加息,带来的结果都是需求的走弱。并且在通胀和紧缩相对确定的背景下,增长前景可能会成交易的关键,引发衰退交易的可能性增加,对于资产定价框架来讲,相当于估值没有扩张的空间,同时盈利还要下调,那么资产的价格自然是有下跌风险的。
下周关注: 欧美央行官员密集讲话
股指:指数震荡加剧 北上流入边际转弱
上周所有指数收涨,创业板指数涨幅较大,三大指数涨幅基本均衡;行业上,医疗保健与日常消费行业涨幅较大,能源行业跌幅相对较大。
上周指数再度整体性上涨,但日内与周度振幅进一步加大,四月末至今市场出现了指数层面的整体持续性反弹,各类指数均有一定涨幅,我们认为指数依然处于底部磨底状态,过去一段时间A股表现优于全球多数市场,这与北上资金大幅流入有密切关系,短期指数或进一步冲高,但上周资金表现边际有所转弱,应注意阶段性调整风险,就中长期而言寻底布局。当前多数指数估值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上证50与沪深300指数估值水平整体处于中等略偏低,中证500指数估值水平相对较低。在今年整体下跌过程中市场风格偏向价值,我们认为长期而言价值风格在趋势上将相对占优,五月份至今市场情绪在底部区间逐步恢复,成长类品种表现相对强于价值,基于指数整体依然维持底部区间震荡、行业风格轮换的判断,我们认为短期价值较成长的相对优势将逐步恢复。
1)上周国内公布主要经济数据,整体表现超预期,结合之前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数据同步超预期,对市场情绪带来较大提振;美联储6月利率决议落地;周五隔夜美股指数多数收涨。
2)资金角度,上周北上资金大幅净但幅度较之前两周回落;融资余额较之前一周回升;上周混合型基金仓位基本不变,股票型基金仓位回落;上周新成立基金份额较过去一段时间边际有所回升但较之前一周有所回落。上周资金整体表现偏强,但较之前一周有所减弱。
3)行业与指数上,上周多数指数收涨,农林牧渔与家电行业涨幅相对较大,煤炭与石油化工行业跌幅相对较大,上周指数成分股成交占均比回升,非指数成分股成交占比回落。
本周国内将公布LPR数据,美国将公布新房销售数据,欧盟将公布6月欧洲央行公布经济公报。
国债:美联储6月加息75BP,中美利差倒挂加深
1、债市表现:美债大幅上行,叠加周三MLF并未超量或降价续作,国债期货小幅下行,周四随着美联储加息落地,国债期货小幅反弹。上周国债期货先下后上,整体维持窄幅震荡。截至6月17日收盘,T主力合约收盘价下跌0.02%,隐含收益率2.95%,周环比上行0.23BP。10年期国债活跃券上行0.75BP至2.77%。美债方面,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宣布将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上调 75BP 至 1.50%至-1.75%。本次美联储加息 75BP,主要是因为美国5月通胀超预期。6 月10 日美国 5月CPI超预期并且创新高,数据公布后,短短一周不到的时间加息75BP的预期直接打满。市场表现为美股下跌、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长短端利率一度再次出现倒挂,美元指数抬升。所以说此次加息75BP ,对于市场来说并未超预期。反而鲍威尔提到预计加息75BP并非常态,这样的的表述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市场对于美联储会更加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周环比上行10BP至3.25%,10年期中美利差-49BP,倒挂幅度进一步扩大。
2、政策动态: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继续保持稳健,每日100亿元7D逆回购和 6月15日到期的 2000 亿元 MLF 均保持等量续作,利率均维持不变,全周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为0。国内流动性充裕,政府债发行大幅放量给资金利率带来一定边际收紧压力,但整体依旧大幅低于逆回购利率。截止6月17日,DR007周环比上行9BP至1.66%,R007-DR007利差周环比收窄1.35BP至4.63BP。
3、债券发行:上政府债发行7680亿元,到期1834亿元,净发行5846亿元。其中国债净发行1113亿元,地方债净发行4733亿元。本周发行计划来看,政府债发行6531亿元,净发行5336亿元。其中国债净发行1400亿元,地方债净发行3936亿元。专项债发行量维持高位,上周新增专项债4651亿元,本周计划发行3484亿元,全年累计发行2.59万亿元,发行进度71%。
4、6月的议息会议在超预期通胀影响下被迫一次性加息75BP,美联储声明释放出经济衰退和强硬加息的信号。目前来看,美联储强硬加息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影响加息节奏。按照市场预期,7、9、11、12月加息75BP、50BP、50BP、25BP。如果通胀再超预期上行,不排除继续激进的可能。美国利率走势不可避免对全球各国利率造成影响,美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年初上行了160BP到3.25%,其他主要经济体也跟随加息导致债券收益率大幅上行。而中国债券收益率维持低位震荡,十年期国债收益率2.8%一线波动。这背后反映的是中美货币政策的分化,中国货币政策处于以稳增长为重点的宽松周期中。但在中美利差倒挂的情况下,中国央行对价格性工具的使用更加谨慎,相应的MLF利率已经连续5个月按兵不动。短期来看,在经济依旧偏弱情况下国债期货维持震荡。本周重点关注:LPR报价,鲍威尔发言。
(1)北向已连续3周大幅流入,上周净流入174亿,其中交易盘净流入53亿,配置盘净流入121亿。交易盘单日流入及流出波动极大。上周一美国通胀数据发布后VIX指数冲高,后回落。
(2)加仓板块来看:
配置盘:净流入医药生物42亿、食品饮料25亿、汽车11亿;净流出家电、交通运输、房地产不足5亿。
交易盘:净流入银行22亿、医药生物和电力设备15亿上下;净流出汽车、石油石化、公用事业不足7至8亿。
(3)指数成交来看:
按收盘价乘以增持股数计算,沪深300净流入179亿,上证50净流入43亿,中证500净流入41亿,创业板指净流入11亿。
2.融资融券
(1)融资余额过去5个交易日增加209亿至14790亿。融资连续2周净流入。
(2)指数方面:沪深300净流入88亿,上证50净流入38亿,中证500净流入14亿,创业板指净流入24亿。
(3)板块方面:过去5个交易日,净流入非银金融67亿、电力设备及有色金属约30亿,基础化工24亿;净流出医药生物19亿。
3.ETF
(1)过去一周,ETF一级市场净申购2亿元,IOPV偏离度0.011,除上周一外均显著较强,同时成交额显著上升。目前建仓期ETF有4只,资金共24亿。
(2)指数方面:沪深300ETF净赎回15亿,上证50ETF净申购18亿,中证500ETF基本持平,创业板指ETF净赎回3.5亿。
免责声明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具体产品、业务的推介以及相关品种的操作依据和建议,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自负盈亏,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国债”,可获得关于国债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宏观:经济边际改善
核心观点: 国内方面,消费受到防疫约束条件长期承压,出口对经济的弥补减弱,投资受疫情影响发力不畅。稳增长需要宏观杠杆率上升,制约私人部门加杠杆的因素仍未好转,政府部门加杠杆的动力最强。政府加杠杆往往带动基建的走强,财政前置和结构上偏向基建是支持基建发力的资金因素。稳居民杠杆就是稳住房,贷款结构地产行业也占优势比例。预计地产迎来密集政策利好期,房地产的改善路径可能是房贷利率下调——销售改善——房企资金改善——房地产投资改善。
海外方面,未来美国的通胀见顶回落是一个大的趋势,但是通胀筑顶的时间可能会比较长,通胀只是在节奏上影响了美联储政策的挪腾空间。无论是通胀见顶美联储温和加息还是通胀冲高导致美联储激进加息,带来的结果都是需求的走弱。在通胀和紧缩相对确定的背景下,增长前景或成交易的关键。美国半年经济放缓与明年经济衰退几无悬念,原因是支出放缓、外部需求疲弱的拖累(中国稳增长压力大、欧洲滞胀环境等)、美联储紧缩打压通胀等等,引发衰退交易的可能性增加。建议商品要把衰退预期升温纳入分析框架之中。
经济数据解读:
经济数据和重要事件解读: 1. 5月经济数据和社融互相印证,一是居民长期较弱和短期贷款反弹印证房地产销售依旧不佳和消费的好转;二是受到疫情受控复工复产的提振,企业短期贷款大幅改善印证工业生产活动回暖;三是政府专项债放量和财政前置对应基建投资明显增长。整体来看,5月经济数据显示经济处于疫后复苏阶段,6月份复工复产进一步推进,但是本轮复苏面临消费受到防疫约束长期承、出口对经济的弥补减弱。在当前的政策框架里面,复苏斜率可能会比较缓和,会继续驱动政策的升温。
2.6月FOMC会议透露出:1)加息75BP至1.25%-1.75%,并明确表示下一次会议将考虑加息50BP或75BP。2)点阵图显示2022年末将加息至3.25%-3.50%,即全年加息325BP,而2023年预计将至3.50-3.75%。3)大幅上调总体通胀预测,并全面下调经济预测。
之前市场预期加息50BP,之所以加息预期升温以及美联储超出自己之前向市场透露的50BP加息这样的行为,是因为美国的通胀持续超预期。5月美国CPI同比8.6%创出40年以来的新高超出预期的8.2%,5月的通胀不只是总量超预期,分项也在超预期的呈现普涨的格局。我们觉得未来美国的通胀见顶回落是一个大的趋势,通胀只是在节奏上影响了美联储政策的挪腾空间,短期通胀还冲高那么联储就会维持激进加息的状态。但是无论是通胀见顶美联储温和加息还是通胀冲高导致美联储激进加息,带来的结果都是需求的走弱。并且在通胀和紧缩相对确定的背景下,增长前景可能会成交易的关键,引发衰退交易的可能性增加,对于资产定价框架来讲,相当于估值没有扩张的空间,同时盈利还要下调,那么资产的价格自然是有下跌风险的。
下周关注: 欧美央行官员密集讲话
股指:指数震荡加剧 北上流入边际转弱
上周所有指数收涨,创业板指数涨幅较大,三大指数涨幅基本均衡;行业上,医疗保健与日常消费行业涨幅较大,能源行业跌幅相对较大。
上周指数再度整体性上涨,但日内与周度振幅进一步加大,四月末至今市场出现了指数层面的整体持续性反弹,各类指数均有一定涨幅,我们认为指数依然处于底部磨底状态,过去一段时间A股表现优于全球多数市场,这与北上资金大幅流入有密切关系,短期指数或进一步冲高,但上周资金表现边际有所转弱,应注意阶段性调整风险,就中长期而言寻底布局。当前多数指数估值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上证50与沪深300指数估值水平整体处于中等略偏低,中证500指数估值水平相对较低。在今年整体下跌过程中市场风格偏向价值,我们认为长期而言价值风格在趋势上将相对占优,五月份至今市场情绪在底部区间逐步恢复,成长类品种表现相对强于价值,基于指数整体依然维持底部区间震荡、行业风格轮换的判断,我们认为短期价值较成长的相对优势将逐步恢复。
1)上周国内公布主要经济数据,整体表现超预期,结合之前公布的货币供应量数据同步超预期,对市场情绪带来较大提振;美联储6月利率决议落地;周五隔夜美股指数多数收涨。
2)资金角度,上周北上资金大幅净但幅度较之前两周回落;融资余额较之前一周回升;上周混合型基金仓位基本不变,股票型基金仓位回落;上周新成立基金份额较过去一段时间边际有所回升但较之前一周有所回落。上周资金整体表现偏强,但较之前一周有所减弱。
3)行业与指数上,上周多数指数收涨,农林牧渔与家电行业涨幅相对较大,煤炭与石油化工行业跌幅相对较大,上周指数成分股成交占均比回升,非指数成分股成交占比回落。
本周国内将公布LPR数据,美国将公布新房销售数据,欧盟将公布6月欧洲央行公布经济公报。
国债:美联储6月加息75BP,中美利差倒挂加深
1、债市表现:美债大幅上行,叠加周三MLF并未超量或降价续作,国债期货小幅下行,周四随着美联储加息落地,国债期货小幅反弹。上周国债期货先下后上,整体维持窄幅震荡。截至6月17日收盘,T主力合约收盘价下跌0.02%,隐含收益率2.95%,周环比上行0.23BP。10年期国债活跃券上行0.75BP至2.77%。美债方面,美联储6月议息会议宣布将政策利率联邦基金利率的目标区间上调 75BP 至 1.50%至-1.75%。本次美联储加息 75BP,主要是因为美国5月通胀超预期。6 月10 日美国 5月CPI超预期并且创新高,数据公布后,短短一周不到的时间加息75BP的预期直接打满。市场表现为美股下跌、美债收益率大幅上行,长短端利率一度再次出现倒挂,美元指数抬升。所以说此次加息75BP ,对于市场来说并未超预期。反而鲍威尔提到预计加息75BP并非常态,这样的的表述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市场对于美联储会更加激进加息的担忧。美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周环比上行10BP至3.25%,10年期中美利差-49BP,倒挂幅度进一步扩大。
2、政策动态: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继续保持稳健,每日100亿元7D逆回购和 6月15日到期的 2000 亿元 MLF 均保持等量续作,利率均维持不变,全周公开市场操作净投放为0。国内流动性充裕,政府债发行大幅放量给资金利率带来一定边际收紧压力,但整体依旧大幅低于逆回购利率。截止6月17日,DR007周环比上行9BP至1.66%,R007-DR007利差周环比收窄1.35BP至4.63BP。
3、债券发行:上政府债发行7680亿元,到期1834亿元,净发行5846亿元。其中国债净发行1113亿元,地方债净发行4733亿元。本周发行计划来看,政府债发行6531亿元,净发行5336亿元。其中国债净发行1400亿元,地方债净发行3936亿元。专项债发行量维持高位,上周新增专项债4651亿元,本周计划发行3484亿元,全年累计发行2.59万亿元,发行进度71%。
4、6月的议息会议在超预期通胀影响下被迫一次性加息75BP,美联储声明释放出经济衰退和强硬加息的信号。目前来看,美联储强硬加息的态度已经非常明显,不会因为经济问题而影响加息节奏。按照市场预期,7、9、11、12月加息75BP、50BP、50BP、25BP。如果通胀再超预期上行,不排除继续激进的可能。美国利率走势不可避免对全球各国利率造成影响,美债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较年初上行了160BP到3.25%,其他主要经济体也跟随加息导致债券收益率大幅上行。而中国债券收益率维持低位震荡,十年期国债收益率2.8%一线波动。这背后反映的是中美货币政策的分化,中国货币政策处于以稳增长为重点的宽松周期中。但在中美利差倒挂的情况下,中国央行对价格性工具的使用更加谨慎,相应的MLF利率已经连续5个月按兵不动。短期来看,在经济依旧偏弱情况下国债期货维持震荡。本周重点关注:LPR报价,鲍威尔发言。
资金面:
1.北向资金(1)北向已连续3周大幅流入,上周净流入174亿,其中交易盘净流入53亿,配置盘净流入121亿。交易盘单日流入及流出波动极大。上周一美国通胀数据发布后VIX指数冲高,后回落。
(2)加仓板块来看:
配置盘:净流入医药生物42亿、食品饮料25亿、汽车11亿;净流出家电、交通运输、房地产不足5亿。
交易盘:净流入银行22亿、医药生物和电力设备15亿上下;净流出汽车、石油石化、公用事业不足7至8亿。
(3)指数成交来看:
按收盘价乘以增持股数计算,沪深300净流入179亿,上证50净流入43亿,中证500净流入41亿,创业板指净流入11亿。
2.融资融券
(1)融资余额过去5个交易日增加209亿至14790亿。融资连续2周净流入。
(2)指数方面:沪深300净流入88亿,上证50净流入38亿,中证500净流入14亿,创业板指净流入24亿。
(3)板块方面:过去5个交易日,净流入非银金融67亿、电力设备及有色金属约30亿,基础化工24亿;净流出医药生物19亿。
3.ETF
(1)过去一周,ETF一级市场净申购2亿元,IOPV偏离度0.011,除上周一外均显著较强,同时成交额显著上升。目前建仓期ETF有4只,资金共24亿。
(2)指数方面:沪深300ETF净赎回15亿,上证50ETF净申购18亿,中证500ETF基本持平,创业板指ETF净赎回3.5亿。
免责声明
本报告的信息均来源于公开资料,我公司对这些信息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也不保证所包含的信息和建议不会发生任何变更。我们已力求报告内容的客观、公正,但文中的观点、结论和建议仅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具体产品、业务的推介以及相关品种的操作依据和建议,投资者据此作出的任何投资决策自负盈亏,与本公司和作者无关。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请问证券开户,有什么年纪要求
你好,投资者只需年满18岁就可以办理股票账户,准备本人身份证和银行卡,按照提示步骤办理点击右上角联系小刚,降低成本同时享受优质服务!
央行如何运用国债进行宏观金融调控?
你好,央行一般用的是外汇储备调控。
股票开户有年纪要求吗?
股票开户有年纪要求。对年龄的要求:身份证上显示已经18岁的投资者,可以在网上申请或者去营业部进行开户;年龄在16岁到18岁的投资者,需要提供收入证明去营业部才能开户;小于16...
央行如何运用国债进行宏观金融调控?
发行公债是一种紧缩性的财政政策,政府发行公债后,可以利用“挤出效应”减少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抑制社会总需求。在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一般会公开市场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售证券,从而达到紧缩信用...
晨会纪要20220214(宏观、股指、国债)
文章来自——光大期货研究所
国债:1月社融超预期开门红,国债期货大幅回调
1、市场表现:上周四公布的1月金融数据大超预期,10年期国债收益率显著上行接近2.80%,国债期货大幅回调。截至周五收盘,10债活跃合约T2203周环比下跌0.75%至100.54元,隐含收益率上行7.8BP至2.93%。现券方面,10年期国债收益率周环比上行8BP至2.79%。美债方面,1月美国CPI同比7.5%,超市场预期,美债收益率继续上行。1年期美债上行18BP至1.07%,10年期美债下行1BP至1.92,10-1利差收窄19BP至85BP。
2、政策层面:2021年四季度货币政策执...
晨会纪要20210314(宏观、股指、国债)
文章来自——光大期货研究所
宏观:货币政策保驾护航的必要性提升
经济数据解读:1.中国2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1900亿元,预期22157亿元,前值61700亿元,不及市场预期。2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1.12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前值10.5%。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12300亿元,预期14544.4亿元,前值39800亿元。M1同比增4.7%,预期3.8%,前值-1.9%。M2同比增9.2%,预期9.5%,前值9.8%。社融分项来看,新增人民币贷款和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是主要拖累项,政府专项债和企业债券融资是正向拉动。新增未贴现银行承兑汇票同比...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热点推荐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26
-
美联储二次降息落地,黄金还会涨吗?
2025-11-03 09:26
-
券商持续看好,半导体ETF究竟怎么选?
2025-11-03 09:26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