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品种小百科——生猪
发布时间:2022-3-21 18:09阅读:830
- 生猪概述
生猪是对未宰杀的、 除种猪以外家猪的统称。
目前全球种猪有5大品种,其中长白猪、 大约克夏猪、 杜洛克猪三个品种的养殖最为广泛。随着选育技术的发展,不同品种间通过杂交又形成了新的种系,如英系、美系、丹系、加系和法系。国内种猪主要为宁乡猪、太湖猪、香猪、东北民猪。
高元次杂交猪的各类性状普遍优于低元次猪,通过杂交得到的商品猪,继承了不同品种的优势基因,具有体型大、生长周期短、饲料回报率高、瘦肉率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目前我国种猪主要依靠进口,商品猪主要为国外品种杂交后的”杜长大”外三元猪。
- 生猪产业链概况
生猪产业链由上而下包括饲料产销、种猪繁育及商品猪养殖、屠宰分割及肉制品加工等环节。
猪饲料环节的投入品包括玉米、小麦 、麸皮 、粕类及添加剂等;产出品按料型分为配合料、浓缩料及预混料,按饲喂阶段分为前期料及育肥料。
养殖环节的投入品包括种猪或仔猪、饲料、动保及养殖设备;产出品包括种猪、仔猪和大猪。
屠宰环节收购商品猪,分割为猪肉和猪副产品,活猪到猪白条的转化率为70%-75%,猪肉分为热鲜肉、冷鲜肉及冻肉。
肉制品加工环节投入品包括鲜肉、冻肉、辅料;产出品包括高温肉制品和低温肉制品。
- 我国猪肉的供给和消费
猪肉的产量情况
2000至2019年我国猪肉产量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由2000年的3966万吨增加至2019军的4255万吨,高点为2014年的5821万吨。在周期下行及环保供给侧改革的影响下,2014年我国猪肉产量开始下滑,但幅度较为有限。2019年由于非洲猪瘟的爆发,我国猪肉产量大幅下降至4255万吨,相当于10年前的水平。
猪肉的进出口情况
我国猪肉进出口主要表现为净进口, 主要是因为国内猪肉需求巨大, 生产成本高于国外。
猪肉进口方面,2010年至2019年我国猪肉进口呈现稳定增长的态势,年度间进口量会根据国内猪周期的运行出现增减调整。2010年我国猪肉进口量为19.9万吨,2018年为119.2万吨, 2019年由于非洲猪瘟导致国内猪肉缺口拉大, 进口量达到199.4万吨,2020年1至4月进口量达到131.8万吨。
从进口国家来看,西班牙 、德国、美国、巴西和加拿大为前5大来源国,2019年西班牙进口量占比为19%,德国16%,美国12%,巴西11%,加拿大9%。
我国猪肉进口以冷冻肉为主,主要产品品类为冻猪肉、冻带骨猪前腿、冻猪后腿及其肉块。
猪肉的消费情况
2000至2019年数据显示,我国人均肉类消费量总体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但增速有所放缓。2019年人均肉类消费总量为57.6千克,较2000年的47.1千克增长22.3%,年均增长率为1.2%。我国肉类消费一直以猪肉为主,2018年猪肉占肉类消费比重为62.7%, 2019年猪肉产量大幅减少导致占比下调至52.9%。
我国猪肉消费渠道以家庭采购为主,占比50%,餐饮消费占比32%,加工消费占比18%。
- 生猪期货的合约要素
- 交易时间
每周一至周五(北京时间法定节假日除外),上午9:00-10:15、10:30-11:30,下午13:30-15:00;连续交易时间,每周一至周五21:00-23:00。法定节假日前第一个工作日(不包含周六和周日)的连续交易时间段不进行交易。
- 依据交易规则发生的交易所保证金变动
- 交易品种持仓限仓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期货交易制度_360百科


当前我在线
16608329292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