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需格局日益健康 沪铝价格有望再度走强
发布时间:2022-1-27 16:48阅读:238
期货开户联系电话:18262610690
宏观方面,中央经济会议指出,2022年我国将面临更大的经济下行压力,将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以及文件的货币政策。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有望拉动电解铝的消费。稳健的货币政策说明2022年我国的流动性不会太紧,也不会太松,对铝价的影响偏中性。就美国而言,美国制造业PMI2021年持续处于高景气度区间60附近,而且核心CPI震荡走强,已经超出美联储的政策目标2%。2022年缩债和加息的可能性较大,但市场对此已经存在预期。当这两个靴子落地后,铝价的宏观利空因素可能将出尽。
供应端,在能耗双控的影响下,2021年多地限产限电,导致电解铝产量出现收缩,原材料氧化铝、动力煤的价格也出现大幅波动。展望2022年,电解铝产能天花板4500万吨依然有效,且四川、云南、新疆已经明确要取消电解铝优惠电价,从重长期来看,电解铝的生产成本将提高,倒逼高成本产能退出。另外,我国《“十四五”工业绿色发展规划》明确突出,到2025年再生铝产量达到1150万吨。根据物资再生协会统计,2019年我国再生铝年产量达到715万吨,同期我国原铝产量3542万吨。再生铝占原生铝的四分之一还不到,该占比比再生铜、再生铅的占比都要低。预计再生铝短期产量增加对铝的总供应增加贡献程度有限,对电解铝需求的替代也比较有限。
需求端,受调控政策2021年房地产市场前高后低,进入第三季度,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萎靡,但从四季度开始,多个城市有放宽房地产贷款的政策,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将支持商品房市场更好满足购房者的合理住房需求。首套房的贷款将得到保障,预计2022年房地产市场有望边际好转。汽车方面,2021年前二季度期车市场受芯片紧缺影响表现低迷,进入第三季度,芯片供应紧张格局有所缓解,车市少许回暖。预计芯片供应紧张的格局将逐步改善,车市也有望回暖。在“碳中和”、“碳达峰”政策的提振下,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2021年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亮眼,2022年新能源汽车产量能突破500万辆,继续对铝的消费形成拉动。根据CPIA预测,预计2022年全球光伏装机180-225GW,国内光伏装机60-75GW,新增用铝量约101万吨。
综合来看,2022年,在环保政策的约束下,电解铝的产能和产量依然将受限,虽然再生铝的产量虽然会有增加,但是再生铝的占比依然较小,不足四分之一,供应端对铝价造成的压力不会太大。2022年地产和汽车有望边际好转,而且新能源汽车以及光伏行业还在蓬勃发展,将成为铝的新消费亮点。在“碳中和”、“碳达峰”政策的影响下,电解铝的产业链格局将越来越健康。
一、行情回顾
2021年,受益于“碳中和、碳达峰”政策,沪铝主连前三季度稳步上涨,2021年年初开盘价为15430元/吨,10月18日创下24765元/吨的2007以来的高位。随后,受动力煤价格持续回调影响,铝价快速回落至18000-19000价格区间进行震荡。2021年沪铝价格波动区间为:14600-24765。
图表1:沪铝主连日K线走势
打开APP 阅读最新报道
数据来源:Wind、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外盘方面,2021年伦铝也有与沪铝类似的走势,也在2021年1-3季走强。2021年伦铝开盘价1980美元/吨,同样于10月18日达到年内高点3229美元/吨。之后,受沪铝急跌拖累,伦铝亦出现回落,目前在2500-2700区间波动。2021年伦铝价格波动区间为:1945-3229。
图表2:伦铝日K线走势图
数据来源:Wind、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美元指数方面,2021年美元指数呈现震荡上行的走势。第一季度,美债收益率持续走强,带动美元指数上涨,3月31日美元指数达到93.439这一上半年高位,随后美债收益率逐步回落,美元指数也明显回落。然后,从4月份开始,美国核心CPI同比增速快速上升,导致美元指数走强。另外,美国制造业PMI2021年一直位于荣枯线上方的高景气度区间,表明美国经济持续回暖。美元指数也受到提振,6月中下旬开始震荡上行,11月24日达到年内最高点96.938。2021年美元指数波动区间为:89.206-96.938。
图表3:美元指数日K线走势
数据来源:Wind、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现货方面,2021年全国现货价格走势与期货价格大体一致,但升贴水范围波动较大,2021年全国现货价格均值为18852.91,波动范围:14730~24240。升贴水均值为:-33.02元/吨,波动范围:-715~570。
华南地区2021年全年现货价格均值,18920.97元/吨,波动范围:14720~24240。升贴水均值35.04元/吨,波动范围:-735~580。
2021年上海地区现货价格比华南地区现货价格平均低68.06远/吨,波动范围:-290~80。
图表4:铝现货升贴水走势
数据来源:Wind、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5:铝跨期价差走势
数据来源:Wind、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跨期价差方面,2021年近远月合约价差表现平稳,并没有像2020年那样拉开差距,全年跨期价差均值15.53元/吨,波动范围:-90~220。
二、宏观环境与政策简析
图表6:中国GDP同比增速走势
数据来源:Wind、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图表7:中国官方制造业PMI及其分项走势
数据来源:Wind、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国内方面,由于疫情反复以及我国经济逐步摆脱低基数影响,2021年我国GDP增速呈现先扬后抑的格局,3季度我国GDP同比增速回落至4.9%。另外,从官方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来看,2021年官方PMI数据也是呈现高位回落的迹象,10月份,制造业PMI、生产PMI、新订单PMI、新出口订单PMI均回落至50荣枯线下方。11月仅制造业PMI和生产PMI回升至50上方,表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图表8: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
数据来源:网络、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另外,由于2021年上半年青海、宁夏、广西、新疆能耗降低强度不达标,导致这四个地区第三季度限电限产明显,而这四个地区的电解铝产能占到全国总产能的53%,广西亦是氧化铝的重要生产地,为完成政策指标,调控加码,当地限产达到30%。在严格的调控政策的影响下,氧化铝价格和电解铝价格持续上涨。
图表9:剪刀差:PPI同比-CPI同比
数据来源:Wind、广州期货研究中心
为了完成环保要求,各地政府都不同程度地采取了限电限产政策,而且境外疫情控制比我国做得差,许多企业开工继续受到影响,导致一些原材料出口至我国需要花费更长的时间,2021年大宗商品价格出现持续的上涨,导致PPI同比明显走强。2021年10月份,PPI同比增速达到13.5%,创下近5年来的最高增速,这意味着企业的生产成本显著地提高。CPI的增速则相对平缓。CPI代表消费端的物价水平,CPI增速平缓则表明终端消费品并未有出现大幅涨价。PPI减CPI可以表示生产企业的盈利情况。PPI-CPI的剪刀差扩大,说明原材料价格并未有传导到消费端,即生产企业承担了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影响,利润被侵蚀。10月份,CPI-PPI达到年内高点12%,导致我国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面对这种情况,国家发改委果断对动力煤价格进行调控(因为企业许多日常经营活动都需要用电,而我国主要的发电形式是火电,火电是通过燃烧动力煤来产生的,而且动力煤是PPI指数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致10月中下旬动力煤价格从月1800元/吨,迅速回落至800元/吨。11月的PPI同比增速也有所下降,为12.9%,PPI-CPI剪刀差亦小幅回落至10.6。
在2021年12月11日召开的2021-2022中国经济年会上,中央财经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韩文秀对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解读。韩文秀表示,“稳”是这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为突出的关键词。2022年经济工作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各地区各部门都要担负起稳定宏观经济的责任,积极推出有利于经济稳定的政策,慎重出台有收缩效应的政策,政策发力要适当靠前,调整政策和推动改革,都要把握好时度效,坚持先立后破,稳扎稳打,要保持战略定力和耐心,不把长期目标短期化,系统目标碎片化,不把持久战打成突击战。加强统筹协调,避免局部合理政策叠加起来,造成负面效应。还要防止分解谬误,避免把整体任务简单一分了之更不能层层加码,导致基层难以承受。运动式减碳是2021年导致PPI-CPI剪刀差明显扩大的原因之一,预计2022年这种状况不大可能再度出现,PPI-CPI的剪刀差将缩窄。
流动性方面,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2022年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预示着我国的流动性将继续保持稳定,不会过于紧,也不会过于松对铝价影响中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