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供应过剩结束?猪价新一轮上涨周期开启?
发布时间:2021-11-25 11:17阅读:360
本文转自金融界期货板块,欢迎阅读!
选择弘业期货刘经理为您打开一扇财富之门!
期货公司:弘业期货(大公司放心靠谱)
期货开户一对一服务客户经理:刘磊(公司先进个人踏实可靠)
期货交易所:上海,大连,郑州,能源交易所,中金所
股指期货开户:电话15380848825
原油期货开户:qq:844587108
我们的口号是:用心服务客户,为您提供优价值的信息!
本地商品期货开户,原油期货开户,股指期货开户,企业套期保值期货开户,商品期权开户,股指期权开户,网上期货开户、手机期货开户,均可免费办理开户手续及免费培训指导。
【导语】国庆节之后,生猪价格持续走高,涨幅超过65%。部分业内人士信心倍增。6月份之后的阶段性产能过剩结束?新一轮上涨周期已然开启?
众所周知,最近生猪价格一路上行,涨势较猛。同比可谓“一支独秀“,据不完全统计,自国庆节之后累积上涨30天左右。累积涨幅超过了65%。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前期价格过低,上涨势在必行。更为关键的,天时恰逢地利人和,涨价时机刚刚好。下面将一一阐述:
节后归来,10月10日恰逢国家进行第二轮第一次收储,这次收储三万吨全部成交,无流拍,收储量折合40万头250斤标猪,成交价为9.9-10元/斤,折合毛猪价格7.3-7.5/斤。当时高于市价,释放的信号很明显,当前生猪价格偏低,养殖端已经进入深度亏损阶段,市场情绪急需提振。此政策一出,业内盼涨预期强烈,但与此同时部分养殖户也略表失望,收储量偏少,作用或十分有限。其实不然,纵观2009-2019年国家历次收储,共八次,其特点绝大多数都是在淡季的时候,且都是在价格深跌之后,而且无一例外收储之后价格上涨明显,这里并不是要夸大它的作用,弱化其他的影响因素,而是收储对价格的影响确实是有规律可循的。通过专门研究生猪的历史价格,尤其是月度均价,就不难发现在这些收储的年份,一般收储完一个月内价格上涨不是很明显,而价格真正的上涨是在3个月之后。6个月之后涨幅就更加明显了,普遍在30%以上。而且国家政策往往是风向标,是一个阶段国家对于猪价调控的决心的体现,毕竟猪肉和cpi相关。短期内最重要的是影响市场心态,行情慢慢变化,长期引导市场方向。
进入十一月份涨价依旧,受北方降雪影响,出栏和调运均受影响,加之南方缺大猪,价格持续走高。受此影响,养殖户压栏惜售,与此同时,南方也降温,很多有腌腊传统的地区,已经具备了腌腊的条件,且消费者看涨猪肉,提前备货。多方利好,涨势明显。价格上涨,出栏增加,养殖端获利,部分扭亏为盈,那么由此判断6月份之后的阶段性产能过剩已经结束?新一轮的周期上涨已经开启?答案是否定的。
存栏方面来看,官方数据表明截止到今年7月末存栏量已经恢复到2017年末的100.2%,也就是非瘟之前的正常水平了。再看出栏,样本企业10月份达到了742.28万头,较去年1月份是增长了127.8%。增长一倍还要多,预计今年全年累积出栏量要超过7亿头,而部分数据表明我国近几年正常的需求只有6.5亿头左右,产能恢复如此惊人,因此阶段性供应过剩持续存在。
综上,我们不禁要问,那现状还能维持多久,12月份乃至明年上半年情况如何呢?首先供应方面,按照目前的情况来看,下个月规模场和散户的出栏量或有所增加,并且12月下旬按照惯例规模场或冲量完成计划,可能会出现集中出栏的情况,需求方面来看,目前终端销量一般,现阶段暂无新的需求增长点,终端消费不足,南方腌腊量没有大幅增多,且有所前置。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仍存,因此旺季不旺,或旺季缩短的概率增加,初步判断十二月份价格或出现下滑。至于明年上半年,由于10月份能繁母猪的量已经超正常保有量的6%,存栏也相对较多,因此预计明年3-5月份,压力或凸显出来,有可能出现价格低点,若能繁母猪保有量在明年一季度恢复正常,那拐点或出现在7月份,8、9月份或有明显改善。长线的猪周期调整仍待时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