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投资者周】认识尿素和尿素期货(二)
发布时间:2021-10-20 09:05阅读:231
尿素是将工业与农业联系到一起的“特殊”工业品,影响尿素价格波动的因素多种多样。
(1)政策:由于尿素是支农产品,为了考虑农民对化肥价格的承受能力,当尿素价格出现大幅波动时国家会干预尿素市场。例如2004年时,尿素价格大幅上涨,国家出台了多个干预尿素市场的文件,平抑市场价格。2004~2009年,国家对年产30万吨以上合成氨的企业实施1500元/吨基准价,可上浮15%的限价政策,2009年以后取消。此外,还有化肥淡储政策(2017年规模为500万吨)、进出口政策(2017年开始出口零关税)、增值税政策(2019年下调至9%)、铁路运费优惠(2016年取消)、电费优惠(2016年取消)等政策。
(2)原材料价格:我国煤头尿素产能约占总产能的70%,生产成本由原料煤和用电组成,煤、电成本约占总成本的70%。其中电价相对固定,因此尿素价格主要受原料煤的影响。选取2011年至今的动力煤价格和尿素价格,对比后发现二者价格走势相近。其中2015~2017年的供给侧改革过程中,原料煤的价格领先尿素价格变动,这属于成本端推动价格变动;进入2018年后,供给侧改革基本完成,二者价格走势又开始同步。
(3)供需因素:尿素供应端,2008~2015年国内尿素产能迅速增加,2013年后国内产能严重过剩,尿素市场价格一路下滑至2016年的1150元/吨,许多尿素企业难以支撑。2017年尿素行业开始供给侧改革,目前国内尿素产能下滑明显。尿素需求端有着农业和工业两方面的影响。农业:2015年国家农业部提出了“2020年化肥零增长”行动方案,提倡化肥施用的减量增效,同时2016年后我国粮食总体种植面积也开始出现下滑,这都使得近年来尿素农业需求缓慢下降;农业需求还受到季节性的影响,简单来说:3月份北方小麦追肥,5月份东北水稻用肥,6月份北方玉米用肥、南方水稻用肥,9月份部分北方小麦用肥,进入10月份后农需逐渐消失。工业:近年来,国内尿素的工业需求持续增加,除了成熟的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行业,未来车用尿素和电厂脱硫脱硝的需求前景也很大。
(4)地区价差:由于各个地区的尿素产销情况不同,我国尿素贸易呈现“北向南,西向东”的特点,尤其当某地价格偏高的时候,其他地区的低价尿素会大量流入该地区,影响当地的市场价格。以尿素产销大区华北地区为例,由于煤炭资源丰富,当地价格大部分时间会低于华东地区市场价格,若华北地区的尿素与华东地区的尿素价差过大,华北地区的尿素便会大量流入华东地区,使得地区价差回归合理。
(5)国际市场:我国尿素出口量约占全年总产量的5%~10%,国际尿素市场价格对我国尿素价格会起到一定程度的影响。2015年和2017年,我国连续降低了尿素出口关税标准,目前施行出口零关税的政策,这使得国内外市场价格联动性提高。例如,当印度、美国等其他国家用肥旺季时,国际价格会拉涨,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提振国内尿素市场的信心并拉涨市场价格。
(6)环保限产:2015年以来,国家高度重视环保工作,各地区纷纷出台环保政策。煤化工行业属于容易污染的行业,是国家重点治理的对象,很多中小型尿素企业由于达不到国家环保要求,在近两年内纷纷关停,目前大部分健康运营的尿素企业都可以达到环保标准。尿素下游工业需求也会受到影响,复合肥企业及胶板厂(脲醛树脂)在环保限产时开工率会大幅下滑,使需求减少并且对尿素市场价格产生不良影响。
除上述几大因素之外,尿素价格也会受到天气因素(降雨或干旱)和市场心态(贸易商、生产企业)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