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会纪要20211013(豆一、生猪、玉米、油脂油料)
发布时间:2021-10-13 08:54阅读:326
1、国庆假期过后,豆一期货价格大幅上涨,主力2111合约已连续三日收于6200元/吨上方。总持仓量也较假期前增加2万手。
2、现货方面,黑龙江主产区新豆上市初期出现抢购热潮,产区大豆现货价格高位运行,但个别收购主体于昨日开始下调报价,中国华粮物流集团龙镇、克东、海伦储备库收购4.5筛清粮报价2.9元/斤,较前两日下调5分/斤。今日上午10:00中储粮网将继续进行国产大豆购销双向竞价交易,拍卖数量为43702吨,拍卖底价5650元/吨,较上次拍卖下调了50元/吨。因为是购销双向交易,因此相应地收购同等数量新豆,本次对应收购价格为5750元/吨,较上次下调了70元/吨。
3、操作建议:目前大豆价格整体表现坚挺,但部分贸易商出于风险考量并没有大肆收购,叠加粮库下调收购价格,说明市场还是存在一定的恐高心理。建议暂时观望今日拍卖交易结果对于盘面的指引,四季度整体来看,依然以建议逢低做多的交易策略为主。
生猪:进一步上行空间有限
1、期货方面,生猪期货经过了周一的全线涨停后,昨日走势相对平稳,表现为冲高回落整理的态势,2201合约在触及近一个月的高位15780元/吨后迅速回落,最终报收15290元/吨。2、现货方面:昨日全国生猪出栏均价为11.26元/公斤,较前一日上涨0.55元/公斤,其中交割基准地河南价格为11.2元/公斤,上涨0.65元/公斤。由于十一期间猪价走势较为疲软,因此节后的大幅上涨出乎市场意料,光大农产品团队总结上涨有以下几点原因:
(1)国家猪肉收储折合毛猪价格为15元/公斤,超出市场预期,引发空头集中离场;
(2)天气转凉,对猪肉消费有一定刺激作用,此外短期压栏及二次育肥的再次介入亦对猪价形成支撑;
(3)四季度为猪肉消费的传统旺季,年底南方腌腊及北方春节备货,都是生猪市场的潜在利多;
(4)前期生猪价格已跌破成本线20%左右,技术上存在反弹的需求。
3、展望后市,无论是从饲料产量还是从能繁母猪存栏数据来看,供大于求的市场格局已然定型,且短期难以扭转,因此期货盘面价格一天的反弹不足以颠覆生猪市场基本面孱弱的现实,我们判断近两日行情走势为反弹而非反转,猪价在此基础上继续上行空间有限,低位多单可考虑逢高止盈。
玉米:短期天气影响,长期继续关注上市压力
1、外盘:10月报告利空,USDA玉米收跌2.6%。USDA发布的供需报告显示,10月玉米产量为150.19亿蒲,这一数据高于此前分析师预期的149.73亿蒲。玉米库存也将高于此前的预期,美国21/22年度的期末库存从14.08亿蒲上调至15亿蒲。10月初,美豆、玉米受制于供应压力,期价承压下行。截至21年10月10日当周,玉米作物收割率41%,市场预期是42%,去年同期是39%。
2、国内:华北天气不利于玉米收割,中国农业农村部周二表示,本月预测中国21/22年玉米单产和总产均小幅下调,玉米产量为2.71亿吨,较上月下调85万吨,比上年产量增加1000万吨。单产下调主要考虑9月以来的持续阴雨天气对华北夏玉米单产和品质造成的不利影响。东北中北部地区的水热条件总体较好,初霜较常年同期明显偏晚,有利于玉米产量的形成。
3、期货:天气仍是影响玉米收割期的首要因素,延迟上市导致的压力后移,但丰产预期和饲料消费低迷的供需结构没有改变,10-11月玉米1月合约继续关注丰产压力影响,技术上关注2550元以上震价格表现,中线维持震荡偏空预期。
油脂油料:报告利空兑现 关注转向南美和需求
1、隔夜USDA10月供需报告发布,超预期利空。调整主要集中在美豆,USDA预计美国2021/22年度大豆单产预估为51.50蒲式耳(9月预估为50.6蒲式耳),收割面积为8640万英亩(持平于9月预估),产量预估为44.48亿蒲式耳(9月预估为43.74亿蒲式耳),大豆年末库存预估为3.20亿蒲式耳(9月预估为1.85亿蒲式耳)。此次报告一次兑现了新作丰产和旧作库存增加的双重压力,行情最后一跌。2、报告后,市场关注转向需求和南美新作主要是巴西大豆播种。目前巴西大豆播种顺利,进度快于去年。美豆进入集中出口期,物流问题已经解决,出口前景存在不确定性。预计美豆后期单边极速回落转为平淡阴跌寻底。
3、对于美豆和豆粕,昨日报告引发的下跌后,预计价格接近阶段底部,不建议再做空,可逐步多单布局。油脂目前基本面匮乏阶段,价格高位需要夯实,影响关键在宏观和资金情绪,价格或有反复,强势不改。
如您还有其他问题欢迎咨询!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