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储缩债和加息信号均强于预期 11月宣布缩债可能性大 ——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解读及展望
发布时间:2021-9-24 09:51阅读:345
-
美联储会议决议和鲍威尔讲话整体均偏鹰,而偏鹰的会议声明已经被市场所price in ,故市场反而出现利空出尽的走势;而鲍威尔讲话比会议决议更加鹰派,释放了货币政策转向的明确信号和安排,美指和美债收益率均上涨。
-
美联储会议决议虽然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维持购债规模不变;但是强调如果经济如预期进行,可能很快就会放慢购债步伐;而最新点阵图则显示加息预期再度提前,9名委员预计美联储将在2022年开始加息;除一名委员外其余所有委员均预计在2023年开始加息。
-
鲍威尔讲话整体意外偏鹰,比会议声明更加鹰派;鲍威尔明确表示了货币政策转向的具体安排,释放了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并且首次强调了在2022年年中结束缩债的重大货币政策转向安排,这亦说明缩减购债的步伐将会快于预期,并且加息预期亦提前。
-
美联储8-9月释放缩减购债规模的明确信号,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时间表的第一阶段已经如期完成,当前为第一、二阶段的过渡期,11月议息会议将会进入第二阶段,开启缩减购债,每月缩减购债的规模在150-200亿美元,并且在2022年中结束购债。下一次议息会议将会在11月初举办,届时将会具体实施缩减购债的措施。
-
非农数据不及预期等利多因素重叠影响,黄金一度突破1830美元/盎司关键点位,形成双顶形态。美国零售数据意外大超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大幅升温,黄金跌至1740-1750美元/盎司附近,形成短线支撑。美联储货币政策释放明确的缩债信号,贵金属收窄涨幅转而走弱,年内中期则会继续走弱。长期来看,贵金属配置价值依然较大,将会不断刷新历史新高。
详细解读
FOMC议息会议解读 整体略偏鹰
北京时间9月23日凌晨2:00,美联储公布利率决议和政策声明。政策利率方面,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在0%-0.25%不变,委员们一致同意此次决定。购债政策方面,去年12月,委员会表示将继续以每月至少800亿美元的规模增持美国国债,以及每月至少400亿美元的规模增持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直至朝着委员会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的目标取得实质性进一步进展。自那时以来,经济已经朝着这些目标取得了进展。如果继续取得大致符合预期的进展,则委员会认为可能很快具备放缓资产购买速度的理由。点阵图方面,9名委员预计美联储将在2022年开始加息,占总委员数量一半;其中6名委员预计在2022年加息一次,3名委员预计在2022年加息两次;除一名委员外其余所有委员均预计在2023年开始加息,今年6月为13名委员,美联储加息预期提前。疫情观点方面,伴随疫苗接种取得进展和强有力的政策支持,经济活动和就业指标继续走强。受疫情不利影响最重的部门近几个月已出现好转,但新冠病例的增加导致它们复苏放缓。通胀观点方面,继续强调通货膨胀率高企,主要反映了暂时性因素。经济预测方面,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在近几个月有所改善,但病例增加使复苏放缓;美联储上调今明后三年核心PCE通胀预期,2021年GDP增速预期由7%下调至5.9%;上调2022年和2023年GDP增速预期。
本次议息会议决议与以往所不同的主要有三点。缩减购债政策方面,本次会议强调自(去年12月)那以来,经济已经朝着这些目标取得了进展;如果继续取得大致符合预期的进展,则委员会认为可能很快具备放缓资产购买速度的理由。这与7月议息会议“自那(去年12月)以来,美国经济已经朝着这些目标取得进展,委员会将在未来的会议上继续评估进展”,有明显的不同,已经释放了缩减购债的信号。疫情影响方面,本次会议强调,受疫情不利影响最重的部门近几个月已出现好转,但新冠病例的增加导致它们复苏放缓;既强调了变异病毒疫情风险,亦肯定了经济部门的好转趋势;则不同于7月“受疫情不利影响最重的部门已经出现好转,但还没有完全复苏”的表述。通胀方面,本次会议强调了通货膨胀率高企,主要反映了暂时性因素,而不是7月“通货膨胀率已经上升”的表述。点阵图和经济预测与6月份的点阵图和经济预测均出现明显不同,本次点阵图相较于6月而言有加息预期提前的明显变化,而经济预测在变异病毒影响下被下调。
美联储9月会议决议整体略偏鹰,虽然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维持购债规模不变;继续强调美国经济已经朝着缩减量化宽松的目标取得了进展,强调受疫情不利影响最重的部门已经出现好转,经济活动和就业指标继续走强。如果经济如预期进行,可能很快就会放慢购债步伐。而最新点阵图则显示加息预期再度提前,9名委员预计美联储将在2022年开始加息,占总委员数量一半;其中6名委员预计在2022年加息一次,3名委员预计在2022年加息两次;除一名委员外其余所有委员均预计在2023年开始加息,今年6月为13名委员。从缩债表述和加息预期提前的变化来看,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整体略偏鹰,这符合市场和我们的预期,没有意外的预期差,市场出现利空出尽的影响,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短线下跌,贵金属短线上涨。
鲍威尔讲话意外偏鹰 美联储11月缩债可能性大
在随后2:30开始的新闻发布会上,鲍威尔讲话整体意外偏鹰,并且其发言比议息会议结果更加鹰派。购债方面,鲍威尔表示,美联储仍将实施资产购买,但是时候开始减码QE了,缩减购债规模最早可能在11月会议上得到满足,大约在2022年年中结束;释放出货币政策调整的明确信号,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利率方面,如果通胀在2022年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联储可能就达到了加息条件;释放了2022年加息的可能性。就业方面,鲍威尔肯定了就业市场向好趋势,劳动力需求非常强劲,失业率高估了就业缺口,对病毒的持续担忧影响就业增长,但应该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许多委员认为就业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一步进展,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仍在继续改善就业市场。通胀方面,鲍威尔称,通货膨胀正在上升,并且在缓和之前可能会持续数月;如果持续的高通胀是一个担忧,美联储肯定会做出回应。
鲍威尔讲话整体意外偏鹰,比会议声明更加鹰派;鲍威尔明确表示了货币政策转向的具体安排,释放了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并且首次强调了在2022年年中结束缩债的重大货币政策转向安排,这亦说明缩减购债的步伐将会快于预期,并且加息预期亦提前。说明鲍威尔已经认可了就业、通胀和经济复苏的进展,默认货币政策转向的条件已经满足,释放了明确的货币政策转向信号。
鹰派的讲话抵消了略偏鹰派的会议声明(利空出尽,影响有限)对市场的影响,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先跌后涨,贵金属先涨后收窄涨幅或下跌,美股亦偏强震荡;美元美债和贵金属市场将会继续追随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的蛛丝马迹。
总结与评论
美联储会议决议和鲍威尔讲话整体均偏鹰,而偏鹰的会议声明已经被市场所price in ,故市场反而出现利空出尽的走势;而鲍威尔讲话比会议决议更加鹰派,释放了货币政策转向的明确信号和安排,市场再度重拾货币政策转向的核心逻辑,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均上涨。
美联储会议决议虽然美联储维持利率不变,维持购债规模不变;但是强调如果经济如预期进行,可能很快就会放慢购债步伐;而最新点阵图则显示加息预期再度提前,9名委员预计美联储将在2022年开始加息,占总委员数量一半;除一名委员外其余所有委员均预计在2023年开始加息。
鲍威尔讲话整体意外偏鹰,比会议声明更加鹰派;鲍威尔明确表示了货币政策转向的具体安排,释放了货币政策转向的信号,并且首次强调了在2022年年中结束缩债的重大货币政策转向安排,这亦说明缩减购债的步伐将会快于预期,并且加息预期亦提前。
美联储政策影响因子分析
从美联储货币政策目标、调整参考指标、美联储官员讲话以及经济表现,我们对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因子进行了分析,认为以下几个因素为美联储货币政策进行调整的关键因素:第一,疫情风险得到有效控制,75%以上的疫苗接种率;第二,美国就业市场数据持续向好;第三,美国通胀持续上涨,距离美联储通胀目标愈发遥远;第四,美国宽松财政政策逐步退出,美债的发行量小幅下降;第五,美国经济逐步进入繁荣期。以上五个政策调整影响因素中,除第一和第二个仍未达到美联储所说的实质性进展,其他均已实现,故从政策调整因子来考虑,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调整亦箭在弦上。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今年曾经表示将会参考2013-2014年的货币政策的退出路径来进行本次货币政策的调整,我们对2013-2014年货币政策退出路径进行整理,明确从释放缩减购债规模信号到实施缩减购债规模措施再到降息的时间安排。具体如下:
第一阶段,2012年12月13日,美联储推出第四轮QE4,月购债额850亿美元;
第二阶段,2013年6月20日,伯南克表示2013年开始放缓QE,2014年结束QE;
第三阶段,2013年12月19日,美联储利率决议宣布缩减购债规模100亿,逐步退出QE;
第四阶段,2014年10月30日,美联储宣布正式退出QE;
第五阶段,2015年12月16号,美联储开启加息(退出QE和加息间隔一年,主要是中国供给端结构改革的影响)。
美联储政策展望
基于美国经济进入强势复苏期、美国政府宽松政策即将退出以及疫情风险得到有效控制等因素影响,我们参考2013年-2014年美联储QE退出路径,对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时间表初步分析与预测如下:
第一阶段,2021年8-9月将会释放缩减购置规模的明确信号,这已经实现;
第二阶段,2021年11-12月逐步开启缩减购债规模的政策调整,每月缩减150-200亿;相较上半年的预期而言,增加了缩减购债的规模,主因在于鲍威尔强调了2022年年中结束缩债的观点。
第三阶段,2022年6-7月正式结束第五轮QE;这与鲍威尔在9月议息会议新闻发布会上的观点密切相关
第四阶段,2022年12月开始加息,2023年-2024年会加速加息。这与鲍威尔讲话和美联储9月议息会议点阵图所显示出来的加息预期密切相关。
美联储自6月末起开始进行缩减购债规模的讨论,8-9月释放缩减购债规模的明确信号,我们认为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时间表的第一阶段已经如期完成,当前为第一、二阶段的过渡期,11月议息会议将会进入第二阶段,开启缩减购债,每月缩减购债的规模在150-200亿美元,并且在2022年中结束购债。下一次议息会议将会在11月初举办,届时将会具体实施缩减购债的措施,在下一次议息会议前重点关注美国就业、通胀和疫情的进展,关注美联储官员的讲话。美联储之外重点关注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问题,这成为现阶段关注的焦点。
美债美元与黄金走势分析
在符合市场预期的会议声明和超预期鹰派的鲍威尔讲话后,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先跌后涨,贵金属先涨后收窄涨幅或下跌。现货黄金震荡走低,美联储利率决议公布后,现货黄金短线下挫后迅速回升,波幅近20美元,随后急转直下,回吐利率决议公布后的涨幅,黄金持续走弱,沪金日内开盘亦补跌。美债方面:前期随着通胀预期和美国十年期通胀国债收益率(刷新纪录新低,已跌至不符合整体基本面和股市的极端低位)的回落,美债收益率跌至1.2%下方,然后筑底成功,当前位于1.3%附近宽幅调整。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和经济的持续复苏,美债收益率进一步回落的可能性小,筑底后将会再度走强,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的预期将会继续主导美债收益率走势。随着美国经济进入繁荣期,经济强劲利好实际利率,美财政宽松政策的效果减弱,联储释放明确缩减购债规模的信号,美国实际利率将会出现增加,这将会对美债收益率形成直接的利好影响。另外,虽然通胀预期和通胀会出现回调,但是原油价格的强势预期亦可以避免通胀出现大幅的回落,故通胀和通胀预期回落预期对美债收益率的负面影响相对有限,美实际利率的上行幅度或将显著高于通胀预期小幅回落的负面影响。我们认为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将会重拾强势行情,继续上升,下半年仍有上探1.8%的可能。美元指数:二季度末开始,美联储官员不断发出缩减购债规模的言论,美联储紧货币政策收紧的预期持续上涨,美元指数亦低位反弹,持续走升。当前,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释放进一步的信号,所以美元指数维持强势走势。随着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再度加强,反弹趋势将会持续,随着疫苗接种速度加强、经济复苏预期强以及财政扩张等因素提振美元需求,特别美国货币政策调整在即,叠加美国经济的比较优势更加明显,美元上涨趋势明显,美元指数后期涨至94.7-95的可能性非常大黄金走势分析:在符合市场预期的会议声明和超预期鹰派的鲍威尔讲话后,美元指数和美债收益率先跌后涨,贵金属先涨后收窄涨幅或下跌。非农数据不及预期等利多因素重叠影响,黄金一度突破1830美元/盎司关键点位,形成双顶形态。美国零售数据意外大超预期,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预期大幅升温,黄金跌至1740-1750美元/盎司附近,形成短线支撑。美联储货币政策释放明确的缩债信号,贵金属收窄涨幅转而走弱,年内中期则会继续走弱。长期来看,贵金属配置价值依然较大,将会不断刷新历史新高。短期,黄金自1830美元/盎司的高位回落,受1750美元(365元/克)支撑,白银比黄金更弱,短期受22.3美元/盎司支撑(4830元/千克)。美联储货币政策预期影响下,贵金属先涨后跌,关注支撑位和压力位;利空出尽后短期会出现修复反弹。中期年内剩余时间,随着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信号出现和加强,贵金属将会再度走弱,1750美元/盎司(365元/克)附近和1720-1740美元/盎司(357-365元/克)区间依然是重要阻力位;货币政策转向加速的话,黄金再度下探1650-1675美元/盎司区间(355元/克)可能性非常大。白银下半年跌至21.6-22美元/盎司区间(4600-4650元/千克)可能性较大。长期来看,货币超发、经济增速减缓背景下,黄金配置价值依然会比较高,会不断刷新历史新高,做长期资产配置者,可借黄金回调之际持续做多。投机性较强的白银不适合做长期投资。
本次会议声明和鲍威尔讲话重点分类总结:
FOMC声明:
-
利率水平:美联储维持基准利率不变,委员们一致同意;
-
点阵图预期:9名委员预计美联储将在2022年开始加息,占总委员数量一半;
-
购债指引:如果进展大体上像预期的那样继续下去,可能很快就会放慢购债步伐;
-
经济观点: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在近几个月有所改善,但病例增加使复苏放缓;
-
经济预期:上调今明后三年核心PCE通胀预期,2021年GDP增速预期由7%下调至5.9%;
鲍威尔发布会:
-
利率观点:如果通胀在2022年仍然保持在较高水平,联储可能就达到了加息条件;
-
缩债政策:如果经济继续与预期一致,在下次会议上轻松地采取缩债计划;
-
结束缩债:将逐步减少购债,大约在2022年年中结束缩债;
-
缩债速度:预计不需要加快缩债步伐,可以适当地加快、放慢缩债步伐;
-
通胀观点:供应瓶颈持续时间超出预期;在通货膨胀方面已经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就业市场:许多委员认为就业已经取得了实质性的进一步进展。
如需进行国内期货开户或相关期货操作问题,可直接添加我好友,排名前十国资背景的期货公司供您选择,独立的CTP交易系统和优惠的手续费,满足您后期低成本交易操作,欢迎随时咨询,同时也祝您投资顺利~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