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基金投资中的“弱者思维”
发布时间:2021-8-31 17:03阅读:429
投资最重要的品格是自信乐观,因为只有相信未来终将美好,投资者看得到希望,投资才能进行下去。可另一方面,投资还需要“弱者思维”,承认自己能力圈有限,知道哪些可为、哪些不可为,投资才能顺利进行并最终获利。
普通投资者如此,基金经理亦然。
今年好多明星基金经理业绩落后,原因是没有追新能源、有色金属和顺周期板块。我们普通投资者都知道的事,相信这些大咖肯定也看得出来。可为什么不追呢?基金经理肯定有自己的考量:需要坚持自己的投资框架、固守自己的能力圈,最关键的是怕追进去成为那个高位站岗人。说到底还是一种弱者思维,这个钱我赚不了我就不强行去赚,我赚我看得懂的、我能力圈范围的钱就可以了。
在纷繁复杂和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我们所有的个体都是弱者。只有坚守自己的投资体系,不谋求打败市场,同时也就不给市场打败自己的机会,赚自己看得懂的那部分钱。
通俗地说,弱者思维就是,知道自己几斤几两,有多大本事就“吃几碗干饭”。
具体到基金投资上,弱者思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承认自己没有禀赋异能,确定一个理性而中庸的收益目标。几乎年年都会有的动辄80%、100%的年度收益率看得到、摸不着,与我们无关。能有15%的长期年化收益率就不错了,努努力再有点运气能到20%就烧高香了。
2、承认自己没有在市场上进行短期博弈的能力,就选择做那个笨笨的长期投资者,赚企业长期成长和盈利增加带来的那部分收益。
3、承认自己心理承受能力有限,基金投资从来不加杠杆,不仅不加杠杆,还得留足日常所需和紧急需要的备用金,投资才能从容不迫。
4、承认自己研究和预判行业的能力不够,不能在5年前买白酒、2年前买新能源,就老老实实买宽基指数基金或者均衡配置的主动基金,赚那个细水长流的钱。即使偶尔做一次行业基金投资,也只赚自己看得懂的那部分,之外再多的涨幅与自己无关。
5、承认自己没有准确抄底或逃顶的能力,就做股债配置构建基金组合,每一到两年进行一次股债动态再平衡,机械地做高抛低吸。即使知道这样做可能会丧失一些投资效率也在所不惜。
6、知道自己研究基金经理深度不够,找不到那个可以一劳永逸的、理想的基金经理,就用5-10个当下看起来一流的基金经理,用他们的平均水平来代替那个理想化的角色。价值、成长、GARP、中观、景气轮动、量化,入选的基金经理尽可能在投资风格上做分散。即使知道5-10个基金经理带来的平均收益不如那个最拨尖的基金经理也没办法,因为我确实不知道5年10年后谁最好。
7、知道自己认知和预判能力有限,所以不会将预判当决策和策略。实际的策略和方案一定是留有余地的,即使出现最坏的情形也能从容应对。即使知道这样做在短期内可能会少赚钱也没关系,毕竟安全地赚钱更重要。
8、知道自己情绪易受影响,所以不挑战人性,不赌方向,不重仓单一基金或行业主题,少看短期市值变动,少折腾,减少交易频率。即使这样做会使自己的投资生活平淡无奇也没关系,因为这种有赌性的偶尔的成功会使自己狂妄自大,误判自己的投资能力,从而改变自己的投资行为,导致灾难性后果。
总之,自信乐观和适度的弱者思维才是高智商的投资行为,在基金投资上也才能进退自如,行稳致远
风险提示:本文所提到的观点仅代表个人的意见,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据此买卖,风险自负。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打算在2025年做基金定投,哪些债券基金值得选?
2025-04-17 16:58
-
如何查看支付宝上最新的债券基金收益排行?
2025-04-17 16:58
-
支付宝里怎么查七日年化收益最高的债基?
2025-04-17 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