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政策影响 光伏驱动纯碱需求兑现
发布时间:2021-7-27 10:26阅读:271
风险提示:竣工增速大幅回升(上行风险);新增复产超预期(下行风险)
一、需求端:光伏玻璃落地,消费实质转好
自2020年下半年以来,“碳达峰”、“碳中和”被提高到国家级战略而引人注目,中央经济工作会部署八项重点任务,其中就包括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2021年两会,更是被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而后在中央财经委员会工作会议中提出要把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如期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2060年前碳中和的目标。
要达到这一战略目标的首要任务就是节能减排,根据中国碳排放数据库的数据显示,当前碳排放量占比最大的部门是火电燃料部门,占比达到近45%,而火力发电又是目前社会发电的主力承担部门,火力发电占全社会发电的70%,煤电装机量更是达到49%的比例。因此为实现这一目标,《中国2060年前碳中和研究报告》提出到2060年前煤电装机全部退出,而以中国的现状来看,能够取代煤电装机的就是大面积铺设光伏装机与风电装机,由此可见光伏市场前景巨大。
光伏玻璃作为光伏组件的封装材料,是产业链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国内乃至全球在政策端的调整,有力助推了光伏产业的发展,2020年下半年,光伏压延玻璃迎来了黄金时代,产品价格不断攀升增厚了行业利润,在产能修订稿方案公示后,不仅信义、福莱特(601865,股吧)等传统光伏企业计划提速扩产,福耀、旗滨、金晶等浮法玻璃企业意向进入光伏玻璃行业,中石化等企业也陆续开始布局光伏玻璃产业,光伏玻璃产能即将迎来高速扩张期。
截止到2020年,国内光伏压延玻璃67座窑炉,其中在产窑炉51座,生产线203条,在产产线171条,产能为日熔量3.34万吨/日,在产日熔量2.92万吨/日,产能利用率87.54%,2021年预计行业新增产能3万吨/日,行业日产能将突破6万吨大关。而按照新增产能来看,2021年也将因此新增纯碱需求量超过100万吨,加上浮法玻璃原片的产能扩张,到2021年之后,浮法+压延两种平板玻璃对重质纯碱的理论消费量就会达到1600万吨/年,实际消费量也将在1500万吨以上,从而带动纯碱整体表观消费量达到3000万吨,同比增速超过10%。
(来源“和讯金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当前我在线
18914778081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