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险应该怎么买
发布时间:2021-7-16 09:28阅读:442
近日,保险公司被自家代理人举报的视频在网络上热传,这在保险行业是极为少见的。
原来,这一事件起因是银保监会发布了一则对短期健康保险业务进行规范的通知,涉及到与规范不符的保险产品要被下架。
明明培训宣导的时候说保证续保,怎么就突然要下架了?自己也投保了的保险代理人严重不满。
这则通知究竟是怎样规定的?通知发布后引起医疗险发生哪些变化?我们的医疗险到底怎么买?您可以参考下文帮助您解决疑惑。
首先要回应大家,信息是真实的。
早在今年1月11日中国银保监会就发出通知,明确规定已经审批或备案的短期健康保险产品,如果不符合通知要求,应于2021年5月1日前停止销售。
4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又发了第二条通知:明确表示“本产品可续保至XX周岁”、“您重新投保时,我们不会因为被保险人的健康状况变化或者理赔情况而拒绝您的投保申请”等类似字样不得出现。
什么是不规范的续保条款呢?明亚保险经纪资深销售总监童翠萍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一年期医疗险本身条款里没有“保证续保”字眼,但是在条款里或宣导过程中会有让人引起误会的表述,比如“可续保至88岁”,会让消费者误以为这份保险可以续保到88岁。类似“自动续保”“承诺续保”等都是易与长期健康保险混淆的词句。
自动续保:保险到期后,保险公司不需要审核,自动为客户续保。
承诺续保:保险公司承诺保险到期后,为客户自动续保,无需审核。
市面上较为常见的百万医疗保险多为一年期产品,因此受此次《通知》影响较大。
此外,《通知》还明确规定若保险公司将短期健康险设为主险,不得强制要求消费者购买捆绑产品;若保险公司将短期健康险设为附加险产品,应明确告知消费者附加险所对应的主险产品情况,并由消费者自主决定是否购买该产品组合。保险公司也不得在附加险产品条款中限制投保人单独解除附加险合同的权利。
主险:不需附加在其它险别之下,可以独立承保的险别。又叫基本险。
附加险:不能单独投保的险种。必须在买一份主险的前提下,才能享受相应的保障利益。
《通知》要求,即使该产品下架,保险公司也要为已购买产品的消费者在本次保险期间内继续提供保障服务,同时在保险产品到期时提供转保建议。
其中最人性化的处理方式是免健告转保;其次是重新审核再转保;但也不排除极少数公司,因为公司赔付率较高,索性“充分”利用《通知》下架保险产品。
如果需要再转保,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
在经过监管后,投保人不必过于担心保险条款上存在“猫腻”,在转保医疗险时,我们建议选择稳定性较强的保险公司进行投保。
情况一:
所投医疗险为公司主要战略经营方向并且在医疗险领域有所深耕坚持,公司的稳定性强。
建议:留在原保险公司。
情况二:
所投险种不作为公司主要战略经营方向但是免核保准保。
建议:另外选择其他稳定性强的保险公司,如果您对市场情况不了解,建议向专业经纪人进行咨询,但是也要注意到自己的身体条件是否满足更换产品的条件。
此外,《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必须每半年在官网披露一次个人短期健康保险业务整体综合赔付率指标。投保人可自行去各保险公司官网查找数据,经过比对之后再选择。
如果看了这些数据仍不能帮助您了解保险公司或产品,建议您找一位专业的保险经纪人帮您综合分析后再做决定。
此次针对短期健康险的监管有哪些影响?
整体来看,本次部分医疗险产品下架有利有弊。
对于保险公司而言,帮助公司规避了未来可能出现的风险,避免因无法保证续保的而对公司信誉、口碑产生影响。
对于部分客户而言,本次医疗险产品下架则并非好事。这意味着有些产品再次投保时需要提供健康告知,需要等待期。
不过,从客观与长远角度来看,针对短期健康保险的调整势必会让保险行业风清气正,更何况《通知》首次要求保险公司将赔付率每半年进行披露一次,信息变得更加公开,也使客户在选择保险产品的时候会更理性,最终受益的仍然是消费者。
不同于重疾险和寿险,医疗险是出险率非常高的一款保险。以三十岁左右的人举例,如果只考虑大额医疗风险,数百元的百万医疗险即可撬动百万的保额,如果直接考虑大几千乃至上万元的高端医疗,则可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疗自由。
其实医疗险也分为很多种,百万医疗、中端医疗、高端医疗,三者形成金字塔结构。
简单来说,百万医疗险解决“看病贵”的问题,是医保之外的有力补充,可以报销医保范围外的医疗费,以数百元的保费撬动百万的医疗保障。
中端医疗险,在解决“看病贵”的基础上,部分缓解“看病难”的问题,因为能报销公立医院特需部和国际部的住院费用,那里排队时间短一些。个别中端医疗险还能报销外购药——医疗必须但医院没有,需要外采的药。
高端医疗险,在中端医疗险的基础上,医院拓展到可以覆盖私立医院,就医地域可以覆盖大陆和境外,年保障额度千万以上,可以报销外购药。
1.针对短期健康险,经过修订后的保险条款将更加规范,投保人要充分了解医疗险市场再进行投保,您也可以请专业的保险经纪人为您挑选一款适合自己的保险产品。
2.特别担心产品停售的话,可以直接购买长期医疗保险(目前最长的住院医疗险是保证续保20年的),避免出现第二年因健康情况被拒保的情况,使您在较长期间内有所保障。
3.在癌症治疗费用居高不下的背景下,购买终身保障防癌医疗险,通过终身防癌医疗险对自身进行覆盖也是较为明智的做法。
4.若考虑购买中、高端医疗险,便可实现医疗自由。
这里有一些知识点:
1、并非所有的百万医疗险都被下架。
2、即使所购医疗险产品下架,在被保期间保险公司依然提供保障。
3、投保或转保医疗险时,建议考虑保险公司的稳定性。
4、买百万医疗是基础,中、高端医疗也可以考虑。能力范围之内,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银保监会此次出手不是为了让大家谈“短期健康保险”而色变,而是为了让保险行业更加风清气正。
即使有政策的保驾护航,我们在选择产品的时候也要综合考虑保险产品的稳定性、费率是否稳定、医疗网络的便捷性以及保险公司的服务态度是否优质,此外还需查找保险公司赔付率和其他产品的停售信息进行综合考量。
如果您对此还有什么不理解或者疑惑的问题,可以添加主页微信,我会根据多年从业经验,合理的解决您的问题。祝您和家人生活愉快!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买医疗险应该注意什么啊,医疗险靠谱吗?
请问一下医疗险该怎么买啊?小额医疗险和百万医疗险该选哪个?
买不了医疗险防癌医疗险可以买吗?
我该如何投保医疗险?买医疗险的好处是什么?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2
-
投资理财用AI,究竟有多爽?
2025-11-03 09:32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2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