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产:顺势而为的房地产碳中和
发布时间:2021-7-8 16:00阅读:397
房地产:顺势而为的房地产碳中和
房地产行业碳中和的过程,就是房地产产业链以及生态链的成长赛道的形成过程,各个环节都将孕育龙头。
行业及政策背景:城镇化降速、过去扭曲的土地供应制度不再足以支撑住宅价格大幅上行等,使得中国房地产行业存量时代(估值切换)提前来临;从存量涉房负债数据看政策难具备收紧的大前提,反而可能对宏观层面中性偏宽松的政策形成支撑;从国际经验判断,“房地产业+建筑业”增加值或仍有5-10年提升空间,结构贡献上建筑业向下而房地产业向上;具体看,中短期开发经营仍是房地产的“基本盘”,中长期“管理+交易+租赁等”比重会趋势性提高,也即住宅开发仍是核心基本盘,但“转型”已开始。
顺延于开发的转型: 购物中心、写字楼、长租公寓以及产业园等。
1)购物中心:线上对线下的侵蚀逐步转化为对线下赋能(品牌),未来五年或是破局关键。
2)产业园:在长期经济潜在增速中枢下行、利率中枢下行的背景下,存量资本化盘活可期。
3)写字楼:供给相对过剩,区域分化趋势明显。
4)长租房:万亿市场空间继续突破,政策实现从量到质的突破,重视具备运营能力基础的重资产盘活预期。
围绕房地产生态链的转型:集采/交易/物管/房地产科技。
1)集采:泛建材交易市场潜力大,科技、互联网赋能或能解决传统模式对降本增效的掣肘,关注平台化的一级市场公司。
2)中介:存量房崛起,交易在互联网端作为一个天然入口可自然叠加装修/金融等延伸服务,关注贝壳。
3)物管:住宅物业平台化,凭借社区增值服务打造第二增长曲线;非住宅领域头部企业抢跑城市服务黄金赛道。
4)房地产科技:物业行业整合,连同智慧家居、智慧办公的普及驱动地产科技领域加速催化。
转型终极方向:具备长期主义的房地产情节,更注重运营的资产管理。一度成为众多房企选择的向金融方向转型可能会面临新的挑战,金融是一把双刃剑,到底是做“金融属性的房地产(Blackstone)”,还是做“房地产属性的金融(Brookfield)”?认为“具备长期主义的房地产情节,更注重运营(资产管理能力)”可能是10年后我国房企终极的转型方向。
当下开发业务的转型:当期行业已进入“区间管理”(房价和杠杆)的夹缝时代,各种融资新规下囤地模式将逐步被管理红利模式所取代,现金流量表的重要性将进一步体现。招商证券房地产组现金流模型有助于筛选出现金流结构较优且稳定、边际出现改善、且具备经营成长性及管理红利的公司。
投资建议:行业从杠杆驱动的"指数牛市"变为管理红利驱动的"结构牛市",从总量需求增长驱动为主变为自由现金流驱动为主。驱逐劣币的大时代已开始,甄选房地产真龙头,内生能力也即管理红利将是主导房地产股票的核心要素。
风险提示:流动性若收紧超预期,或导致销售复苏持续性低于预期,或导致估值承压;政策边际若收紧超预期,行业需求或杠杆承压,行业基本面或恶化;三四线销售回调大幅超预期,结构上影响部分公司基本面;经济基本面恶化对行业租金收入、交易可能造成负面影响等。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27                                
                                     - 
                                    美联储二次降息落地,黄金还会涨吗?
                                    
2025-11-03 09:27                                
                                     - 
                                    投资理财用AI,究竟有多爽?
                                    
2025-11-03 09:27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