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做投资都是逼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1-6-23 09:27阅读:246
投资A股这十年来,我确实从股市也挣了不少钱,尤其是最近两年。
当初也是懵懵懂懂的新韭菜,身边几个朋友都是中短线思维、过于重视技术分析,对我影响也蛮大的,还有当时喜欢看股评家的博客,听他们预测明天走势、下周走势,看他们盘中文字直播,看他们推荐的所谓中线股,看他们所谓的打板攻略。现在看来,那都是很可笑的事,但当时确实还挺迷恋这种指标、那种指标的,比较容易轻信别人的观点。所以,一入股市深似海,三年亏掉近六成。那三年也“倒霉的”碰到熊市里,加上爱操作,爱干周期股,所以大幅跑输指数。
后来14-15短暂的牛市来了,终于翻了身还赚了一笔,但后面的股灾又见识了股市的残酷。虽然到15年底还是总体盈利的,但那几次股灾以及后面的结构性行情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就琢磨为什么有的股票从此基本一蹶不振而有的股票确能东山再起。14-15年的时候,其实也受到了另外的朋友的影响,因为当时在一个微信小群里,里面也有厉害的人,但主要还是侧重技术分析,当然也有量价分析很有经验的老股民,还有做程序量化交易的。
15年股灾之后,那个群也就不活跃了,渐渐地就没人说话了,后来我也退出那个群了。从此,主要都是自己琢磨,也买了很多投资类的经典著作阅读,开始意识到炒股并不是纯粹的零和游戏,并不是相互割韭菜,而是要首先区分炒股和投资,股价长期向上的公司一定是业绩驱动或者虽然当时业绩没有体验出来但是大逻辑驱动的(后来业绩验证),而言稳一点的盈利,就需要找这个业绩或确定性高的逻辑驱动的公司。
对于当今的A股市场,不就是如此么。业绩稳定增长的,业绩或逻辑确定性高的,赛道好的,大多都有不错的表现,而业绩不行的或者有雷的,很多都还在地上趴着,尤其是一大波中小盘股。在高质量发展阶段,是行业集中度提升的阶段,当然是利好行业前几名的,尤其是龙头型企业。所以,我们会看到同样是一个行业里的,一个龙头型的公司涨到了“天上”去,而另外一堆公司苦逼的还在地上躺着,甚至掉到了地下室。不要不服这种规律,我们的善于观察市场整体情况,思考为什么会这样,现象背后的本质原因是什么。投资是一个让人不断思考的行业,能使人的思维保持活跃,所以我们看到97岁的查理芒格和91岁的巴菲特这两伙计都一大把年纪了,思维还那么敏捷,大概是投资给训练出来的。
年轻的时候,我们多逐磨逐磨,多学习学习,也多实践实践,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形成适合自己的正确的投资理念以及独立思考、分析能力,培养洞察力和敏锐性,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对投资的学习、实践和领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拔苗助长,而是循序渐进、厚积薄发,活到老学到老。
有时候,大家也知道应该自己加上对投资的学习,也去看一看那些枯燥的财报,做一做基本面的分析和调研。但大多数人可能由于自己平时也比较忙,就认为没有时间做基本面研究了,还是技术分析来的“实在”,也好上手,但可能很难取得很好的投资效果,甚至可能几年下来也挣不到钱。这说明大家还不够“缺钱”,对挣钱还不是那么“渴望”,被生活逼迫的还不够。如果真正特别特别想要在股市里挣钱,而且是长期稳定盈利,增加一大收入来源,那么你肯定是能想方设法挤出时间来进行各种琢磨和分析的,当然可别把精力就花在什么技术指标、数浪等上面去了。
什么叫通过股市挣钱的“渴望”,就是像我这样在一线城市租了10年房子、换过7个地方,确依然还要追求实现自由的梦想;自己所在单公司一堆条件比你好很多的人,你却依然不服输的要努力去逆天改命;被加班加得都快受不了了,却依然要牢记“卧薪尝胆”的故事,依然要挤出时间来学习、思考和分析对自己来说特别重要的事情;一直舍不得好好享受一把、放纵一下,也要多攒点本金用来投资,甚至连学车的钱都先剩下来(甚至认为太早买车也是负资产)。熬了这么多年,努力了这么多年,才有了今天的局面,看到了实现自由的一丝曙光,虽然可能还得坚持十年左右,但这个历程非常值得。
像我这样普通家庭出身的,农村出来的,没有什么背景,父母也没有钱,也没有退休的概念,更没有所谓的退休金拿。我们靠什么,只有靠自己,不要指望XX会帮你,不要指望别人会帮你。就像我在我们公司,虽然混得也还算可以(不能跟那些神仙去比),但说实话付出的代价远比不上得到的回报,甚至碰上那么几个差劲的SJ,很多付出你完全是白干。但咱也不能认输不是,所以就得自己努力,“两条腿”走路,厚积薄发,没有什么是实现不了的,只不过要点时间而已,谁叫咱起点低呢。
人生可以低开,但一定要努力高走,拉出一根大阳线,要很长实体的那种!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29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29
-
为什么粮食ETF会上涨?
2025-05-26 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