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立泰管理层不是傻就是坏
发布时间:2021-6-22 09:50阅读:262
总算把小孩哄睡了,静下心来以平常心来写这篇关于本次定增的文章。之前很气愤,已经手机发了个帖子了,这次尽量能详细点,希望对散户们有点帮助。
首先声明,本人持有信立泰一年半时间,所有帖子都可倒查,且现在持有量大概率超过信立泰里面99%的散户。所以如果认为我是无脑黑,就不要看了。标题很惊悚,绝大多数信粉估计不喜欢,但我们不要做阿Q,还是面对现实吧,你们欣赏的诚信管理层,可能不是你们想象的那样。
另外,本人不是医药专业认识,专业知识一窍不通,想看专业知识的去老万那里喝鸡汤。我做资本市场业务,来炒股就是为了来赚钱的,一个垃圾股告诉我一年翻十倍我砸锅卖铁干;反之告诉我是金子十年不涨十年后可能翻十倍,我鸟都不愿鸟,我哪知道会不会哪天坐飞机掉了。
一、先来复盘几个关键时点及信立泰的股价:
1、2020年9月28日,公布了定增预案,股价34.5。
2、此后股价一路下跌,管理层27、28回购仍然不改颓势,至2020年12月13日,25元。
3、2020年12月14日,公司发布破釜沉舟式的一系列公告,减值了恒晨支架,股价开始大阳反弹。
4、2021年1月21日,公司召开股东大会,也是在当天,一根中阳突破,股价到达32。
5、2021年1月21日晚间,老万等人发布股东大会纪要,最重要的无非就两点:1、07美国首例给药很成功,一针见效;2、解释了采取“股权转让”而非“定增”方式引入凯蕾的原因,估计叶总为了避嫌,说的也很委婉,说本来要定增的,政策不允许,所以采用老股转让,但叶家承诺凯蕾获取的资金将用于公司发展。记住这次股东大会,十分重要。
6、此后最高摸到40。在此期间,上涨是推土机式的,我在一季报出来前的某个帖子回复别人时说,“推土机”买入明显是基金买入的节奏。后来一季报果然有南方基金买入。当时大家都很乐观,觉得南方基金真有眼里,发现了金子,其实,这是故事的开始,记住这个基金:两个产品持仓量接近900万股。
7、3月中旬弱反弹至3月底,到达39的位置后,开启了史无前例的一路下跌,这几乎是信粉的梦魇:一周大阳一天,跌3、4天;每天高开后就跌,且明显看到有人压大单,甚至打出了羞辱性的盘口。
8、2021年5月13日,发行期首日,即基准日T日,前20日均价即为底价:28.37。当日信立泰股价34.24,已经压了2个月了。
9、2021年5月17日,首轮报价,不足;5月18日,二轮报价,被机构报600万元这种来羞辱。
10、此后,外资不断减持,至今,股价徘徊在33以下。
二、关于定增中几个细节的逻辑推断
我在5月18日随手写的帖子里已经预测了很多,现在定增结果出来,几乎被印证,雪球韭菜多,也不爱学习,看了还说我得了臆想症,实在是。。。。。。我说话讲究依据,那么来看看我的判断有啥依据:
1、 叶家到底兜不兜底:此前论坛一直讨论叶兜不兜底。从1月21日股东大会的发言来看,叶应该初衷是愿意兜底的,原因在于:由于定增新规去年出来后,锁价发行(锁定18个月)的案例都夭折(参考国瓷材料等),因此公司担心定向向凯蕾发股票的方案不容易被通过,因此采取老股转让后以出售股票的资金再兜底参与定增的方式做,这样即锁定了凯蕾,又能让资金回流至公司,这符合叶总当天说话的逻辑,否则怎么叫“出让的资金用于公司发展”?
2、但这样的方案存在一个问题:如果大股东要兜底,则必须在方案中明确表达,并且作为关联交易回避,但显然,10月份的方案股东大会上,大股东未回避。我原本以为后续可以补这个程序瑕疵,但一直没有。这也是我推测叶家不会兜底的原因,并且我在4月很多的留言里说了这个瑕疵,也跟一些球友私信了这个瑕疵,告诉他们我推测不会兜底。
3、这就引申出:叶到底可否兜底?巧了,我之前关注北汽蓝谷,他的定增方案明确了,大股东参与兜底,且价格以询价结果为准。由此可以看到,大股东参与兜底是没有法律障碍的,当然该回避的还是要回避,只是叶家不知出于何种原因一直没有做。
4、是什么原因导致叶不兜底?既然法律上没有障碍,那叶为啥不兜底。只有两种可能:1、叶不愿意兜底了,这我没话可说,只能说凯蕾被坑了;2、董秘或券商水平实在烂,在一开始弄了个程序瑕疵,后续也不知道如何补救(其实都可以补救,也有案例)。那么,你愿意相信是哪种?
5、为何找不入流的华英这种小券商?我推测两点:1、公司跟国联关系好。华英母公司是国联,信立泰一期员工持股在高位(2020年7月)减持时,接盘的是国联席位;二期员工持股,用的也是国联做管理人,这些都有公告。2、由于叶家本来想自己兜底的,那么不存在发不掉的问题,就是走个流程,随便找个券商就行,这符合上面第4点推论。
6、找了小券商之后的后果:由于上述两点,找了小券商,结果发现兜底无法落实,所以只能硬着头皮募集,小券商此时的劣势显露无疑:没有销售资源、没有品牌信任度,所以你们看到,首次募集都没募满,竟然要二次募集,并且都是自然人居多。几个大V竟然说里面的机构都是知名机构,我旗帜鲜明的说,说这样的话的大V不是傻就是坏,就跟那天转让MA支架股权一样,竟然还有脸说好?!机构是知名的,可是人家的出资额连个散户都不如,尤其UBS2000万算很多吗?我算半个业内人士,2000万在基金里就是个唾沫,保不准老叶KTV让嫩模上场了,人家给个面子还不止2000万。更别说国君、建投二次报价才几百万,简直就是羞辱。
7、关于南方基金压价:也苦了南方基金,900万股在3个月内全部T出,再买入800多万股,操盘手每天真是辛苦。拉一天出4天,每天拉一下就开始出货。这样的行为,要不是得到高层指示,哪个操盘手会这么干?
8、为什么我认为南方基金配合公司做市值管理(难听点就是操纵股价):去年12月25元起来到30左右,其实应该是大散户的行为,看不出机构痕迹(可能少量),但30以后的几根,明显是机构了。凭我对机构的了解,机构买入是有明确规则的,且买入时不会在乎价格,必须要买到位。而买入后,没有特别利空或泡沫,不会卖出。而卖出跟买入一样,是快狠准的,原因在于减少建仓、砍仓时间,来规避信息暴露风险。而此次南方买入,具有明显的机构特征;而卖出却具有明显的私募、大散户特征:在内控严格的机构内部,怎么会允许交易员连续2-3个月慢慢出货?所以,得出的结论就是:公司为防止发行失败,必须稳住股价,由此引入南方基金;南方基金为寻找安全垫,在完成护盘(至5月13日发行基准日维持股价在34左右)后,再行参与定增,完成套利。皆大欢喜。
9、关于定增投资者结构:老万被人挖帖子说预测定增价50,打八折也有40。说明大V们一开始是看中价格的。后来慢慢接受阴跌的事实后,认为价格不重要,不低于凯蕾就行,最好是产业资本进来。我其实一直认为,价格其次,最好是有辉瑞这种产业资本进来。现在结果出来了,个人占了一半,其他机构大多数是短线看。睿远这些,也像是个试水,算不得重仓。至于说财通,夸他定增王是抬举了,都知道他愿意做拼盘而已。
10、还记得一期员工持股减持前后的股价大幅拉升吗?2020年6月开始拉升,中途减持,后来放出凯蕾入驻的消息。所以,这算不算让私募抬轿,然后让国联接盘后再放利好出货?如果是,那么管理层坏不坏?
三、几点启发
1、我一直说,股票还是选交易量大的、市场热门的(今年就看锂电新能源车了),原因就是避免这种被一家基金控盘压价的局面,因为交易量大的股票,你只要敢卖,自然有人接盘,所以基金是不敢轻易套利的,且成交活跃的票,其价格大概率接近公允价。
2、关于兜底这个,如果叶家不兜底,那似乎是坏;如果是想兜没兜住,那只能说是水平不行,傻了。
3、如果一期员工持股减持那个是我想的那样,那么管理层坏不坏?如果定增是让南方基金配合这么搞,那么管理层坏不坏?
4、跟大量创新药企相比,信立泰董秘和投资者关系的处理简直弱爆,而其资本市场经验和把控能力不足,在本次定增中也是暴露无遗。信立泰的管理层,总让人感觉像个国企,哪有创新企业海龟管理层那种洋气、高效、善于沟通、善于包装。这些难道不重要吗?
所以,我倒是希望信立泰管理层是傻,这样还有进步的空间和希望。
融 资 融 券 低至5.9%;支持 绕 标 比例一点五倍,支持融券
期权量大一块八一张;支持量化T+0交易(网格、算法交易;批量下单)
支持私募开户交易,送VIP独立交易通道
量化交易(ETF套利交易、期权期货套利交易、T0交易手写交易模型、多屏监控、大资金下单算法交易、自动拆弹、上市公司股份回购、异常行情一键快速清仓、图形化F10)
分公司席位(隐藏龙虎榜资金流向)
金牌投顾组合平均年化80%;VIP客户群一对一服务
详情联系李经理:VX:19938295619 QQ:2732116741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小米玄戒O1芯片发布,小米股票终回暖!自研芯片能否成为破局关键?
2025-05-26 10:32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32
-
打新预告来啦!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