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下有限,向上无限的新冠疫苗新锐 ------ 丽珠集团
发布时间:2021-6-8 10:43阅读:295
丽珠集团(包括母公司健康元)已算是医药界比较稳健的蓝筹股,辅助生殖,消化,单抗,微球龙头,目前动态PE只有21倍,过去6年稳定的20-30%的增长,还有100亿的现金在手。实际很多人都研究的透透的,我其实也不想继续再奶它,只是看到市场上把一些赛道股爱美客干到了205倍PE,爱尔眼科181倍,通策医疗 180倍,欧普康视154倍,片仔癀107倍,而丽珠依旧还停留在21倍时,真的是受不了这个市场的偏见。这些赛道股毫无疑问都是优秀的,大涨也有期大涨的理由,但对比看,实在是对丽珠集团侮辱性极强。丽珠(包括健康元)大笔回购注销股份(良心企业), 推出中长期合伙人激励计划,这些骚操作,也未能把股价推上去,而现在丽珠疫苗的出来很可能是解决这个侮辱性的一个导火索。
丽珠现在拥有两条新冠线路,一条是完成二期的重组蛋白疫苗(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彭华研究团队与丽珠单抗5月在预印版网站Biorxiv发表论文二期效果良好),疫苗工厂也已经开工建设,原液4亿剂,制剂2亿剂;另一条是和军事科学院合作的MRNA技术的疫苗,这个目前获得临床批复,马上进入1期。
丽珠6月4日发布公告,全球新冠疫情形势依然严峻。当前,丽珠单抗的新冠疫苗及新冠突变株疫苗(主要针对南非株和印度株)的研发加速;新冠疫苗关键物料的采购成本提高,及新冠疫苗产能计划提升,鉴于此,董事会认为,旨在为丽珠单抗的业务及运营提供资金的现有丽珠单抗担保的上限(不超过人民币10.05亿元或等值外币,期限为一年)不足以满足丽珠单抗的业务需要及研发需求。因此,董事会于2021年6月4日审议及批准了新丽珠单抗担保,同意将现有丽珠单抗担保的上限修订为不超过人民币23.5亿元(或等值外币)。丽珠的疫苗目前到了关键时刻,以上重点新冠突变株疫苗(主要针对南非株和印度株)的研发加速(能对付目前的新疫情);新冠疫苗产能计划提升(再原来公布的原液4亿剂,制剂2亿剂上还有进一步的扩产计划)。不排除近期将被快速进行紧急授权的可行性,缓解目前国内对于优良新冠疫苗的可及性。假设有的化,画面是多么美好。
目前疫苗股复星医药 PE48倍,智飞生物 PE75倍,康泰生物和沃森生物 PE目前没法看,康希诺- U亏损,市值给这些疫苗股高估值,看中的就是其疫苗业务未来的高增长,对于一些稳健的投资者对这些高位的疫苗股是很没把握的,估计是很难下手(即使知道怕高就是苦命人),但对于目前的丽珠集团(健康元),最适合这些稳健的投资者和机构。
如果丽珠疫苗在今年下半年(最迟明年上半年)出来,是很大可能再造一个丽珠集团。即使没有疫苗,每年就挣丽珠20-30%的增长的钱也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
周末新冠疫情发酵了,佛山也开始了大规模的检查。我所在的深圳南山这边也加强了控制。路上的行人也都开始带起了口罩,小区开始了更严格的控制,外卖快递都进不了小区。具说可能深圳也要大规模的核酸排查了。也许下周也是情绪发酵的一个好的时间点。无论怎么看,丽珠集团目前都是低估,即使没有疫苗,买它,下降有限,上升无限。
3月24日,健康元药业发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丽珠单抗研发的“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V-01) 临床试验申请获国家药监局批准,适应症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所致疾病(COVID-19)。V-01 为重组蛋白疫苗,可在 2-8℃冷链运输及长期储存。截至 2021 年 2 月 28 日,V-01 已累计研发投入约为人民币 6,696.46 万元。
V-01已经完成了I和II期临床试验(待管宣),并取得了积极的试验数据,即将启动用于20,000名患者的III期研究。丽珠医药是健康元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600380.SH)的子公司。
巴基斯坦公司Searle 近日宣布,已与丽珠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其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V-01)达成许可协议。根据协议,Searle将获得在巴基斯坦生产和供应V-01疫苗的独家权利。
丽珠集团已开始准备产线建设(项目环评通过),量产已不远。 公司公告根据企业发展情况,企业拟投资18200万元于珠海市金湾区创业北路38号丽珠工业园建设“V01产业化项目”(以下简称“本项目”),本项目主要从事病毒重组蛋白疫苗研发、生产,建设1条原液生产线、2条制剂生产线,预留1条制剂生产线的空间,拟增加生产规模:病毒重组蛋白疫苗原液4亿支、制剂2亿支。
近期,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彭华研究团队与丽珠单抗在预印版网站Biorxiv发表论文“Interferon-armedRBD dimer enhances the immunogenicity of RBD for
sterilizing immunityagainst SARS-CoV-2”,初步公布了其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重组蛋白疫苗V-01临床前数据及早期临床结果,显示极为积极的预防作用。
▲丽珠单抗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V-01)临床试验登记信息
注:V-01为重组蛋白疫苗,可在2-8℃冷链运输及长期储存。药融云数据显示:截止 2021年2月28日,在V-01项目已累计研发投入约为人民币6,696.46万元。
新冠病毒Spike蛋白的受体结合区(RBD)是病毒结合ACE2入侵细胞的功能域和中和抗体的主要靶点。为了克服单体RBD蛋白疫苗免疫原性弱的难题,研究人员首先将RBD与免疫球蛋白Fc融合表达形成稳定的二聚体结构。为了进一步活化树突状细胞(DC)的抗原提呈、刺激T/B细胞的应答,研发人员进一步在RBD的N段融合了Ⅰ型干扰素IFNα,因此形成独特的重组融合蛋白疫苗IFNα-RBD-Fc(I-R-F),通过增加疫苗分子进入引流淋巴结淋巴结、提高DC捕获和呈递抗原效率,促进疫苗抗体应答和T细胞应答。在小鼠模型中,两次免疫含铝佐剂的I-R-F疫苗诱导高滴度抗体,并且高于等量RBD组2-3log,预示其预防效果将显著优于单纯RBD类型的疫苗。
▲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I-R-F结构形式及其在小鼠模型诱导的抗体应答
由于其独特的融合蛋白结构设计,两周间隔免疫10μg蛋白后,借助于IFN独特的天然免疫佐剂作用,无佐剂I-R-F仍然可以诱导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而单体RBD疫苗免疫几乎没有中和抗体的产生,这一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该新型融合蛋白疫苗的广泛应用前景和潜在优势。
▲无佐剂I-R-F可诱导产生高水平的RBD结合抗体
研究人员在活体成像系统下示踪荧光标记的I-R-F局部肌注疫苗,发现相较于RBD免疫组,24小时内I-R-F组在引流淋巴结的荧光信号显著增强。I-R-F的淋巴结靶向作用将有利于提高抗原呈递效率。
▲活体成像系统下显示荧光标记的淋巴结呈递抗原
经过以上结构与功能的验证后,研究人员最后将通用型DR辅助T细胞表位(pan-DR helper T cell epitopes, PADRE)插入IFN和RBD蛋白序列之间,表达形成I-P-R-F融合蛋白,进一步加强疫苗的T/B细胞应答,即确定为最终的V-01结构,与人群常见HLA-DR分子结合,较少受MHC限制性。V-01免疫恒河猴诱导产生高滴度病毒中和抗体,免疫256天后血清RBD结合抗体仍维持高水平。
▲V-01免疫恒河猴诱导产生高水平持续的抗病毒中和抗体
在新冠病毒感染恒河猴模型的攻毒实验中展现出对呼吸系统的全面病毒清除和有效的抗病毒保护,进行攻毒后鼻拭子病毒载量相较于对照组均下降了约3log值;肺部病毒基本清除,病毒载量相较于对照组均下降了约>4log值,且V-01低剂量(10μg)和高剂量(50μg)免疫组中无显著区别。
▲恒河猴模型中V-01免疫攻毒后鼻拭子和肺部病毒载量
该研究论文中还初步透露V-01在一期临床试验中的初步结果,在120名入组的健康人群中,首次免疫后的7天随访显示,所有入组者均产生针对RBD的阳性抗体,安全性良好。
事实上,根据中国临床试验注册中心网站信息显示,该II期临床为随机、双盲和安慰剂对照试验于4月7日注册,由广东省疾控中心及高州市疾控中心实施研究,研究旨在评价18岁及以上健康受试者接种不同剂量、免疫程序重组新型冠状病毒融合蛋白疫苗的免疫原性及安全性。以两周进行免疫观察,2剂组成人和老人受试者各分别入组280例,1剂组成人和老人受试者各分别入组160例,合计纳入880例受试者,可以初步认为如今该新冠疫苗的II期临床试验应或已接近尾声,近期应该有更多积极信息释放。
新冠疫情百年一遇,特别随着气温升高的情况下疫情仍然有所反弹,长期抗疫斗争已不可避免,疫苗的广泛接种将成为目前最有效的加速大流行控制的方式,面对全球疫苗的短缺,V-01凭借着创新性的融合蛋白设计,在临床前及初步临床阶段表现良好的疗效与安全性,同时基于其较大规模的临床试验设计,若其临床二期结果未来呈积极态势,不排除将被快速进行紧急授权的可行性,缓解目前国内对于优良新冠疫苗的可及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