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远海控绝对不是星辰大海!
发布时间:2021-4-27 11:05阅读:400
最近,论坛上刮起了一阵浮夸风!吹海控吹得太过厉害!动不动就是星辰大海,简直到了神话海控的程度!
新股民可能对中远海控比较陌生,但是在很多年前,它可是红极一时、炙手可热的大牛股,很多股民在它身上赚得钵满盆满!
但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爱情像龙卷风,来得快,去得也快。没多久,这只股票成为了众多股民的葬身之地,至今仍令很多老股民们恨得咬牙切齿,为什么呢?容我慢慢道来。
2007年,夏天,和2015年一样,一样火热,A股史上的第一轮抱团正进行到高潮阶段,空气中到处弥漫着财富的味道!在国有企业做大做强的背景下,中远海控的前身中国远洋华丽上市了!
2007年6月26日,中国远洋以8.48元开盘上市,在大牛市及人民币升值的大背景下,当年10月25日,股价达到史上最高点,67.84元,大象起舞,仅仅三个月,涨幅高达700%,市值超过6000亿!
可股市不相信传奇,也不相信神话!之后,中国远洋股价走上慢慢熊途,股价从最高点一路跌到2.68元,在2015年那轮杠杆牛市里有所反弹,但立马又接着下跌,一直跌到去年7月份,股价大概3元左右,下图就是中远海控(中国远洋)上市以来的月K线图。

看看,多么平滑呀!像一颗停止跳动的心脏!
14年过去了,又经历了3轮抱团,2007年那一批相信中国远洋(中远海控)将成为海上霸主、相信它是星辰大海的股民,至今依旧套牢其中!
上市后有了钱,中国远洋开启了买买买的模式,2007年9月初,公司耗资346亿元,收购了中远散运、青岛远洋、深圳远洋相关股权。公司由此变成了一家集航运、物流、码头等业务于一体的综合性航运公司。
2007年,航运业处于周期最高点,巨额收购也助推了中国远洋的利润水涨船高;2008年,公司扣非后净利润高达175.2亿,同比大涨308.96%。然而,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巨额的收购和重资产属性使公司很快出现亏损,2009年扣非后净利润亏损超过百亿。
2011年—2016年,中国远洋连续六年扣非后净利润出现亏损;六年时间,累计亏损额高达402亿。在2011年和2012年,公司连续两年成为A股的亏损王之王!
随着公司多年连续亏损,股价一路下跌,公司市值大幅萎缩。市值从2007年10月底的4900亿,跌至只剩几百亿,市值蒸发超4000亿。
在航运业的寒冬里,无数的航运破产重组,行业集中度不断的在提升,中国远洋的管理层不断吸取经验,大刀阔斧改革。2016年,中远集团与中国海运重组成立了中国远洋海运集团,重组后的中国远洋海运集团对旗下业务进行了整合。
这一年,中国远洋进行了重大资产重组,将散货运输等业务出售,并购买了中海集运的集装箱业务。重组后,公司主营业务变更为集装箱运输和码头服务。2016年底,公司名称由中国远洋变更为中远海控。中远海控一跃成为中国最大的集装箱运输企业、世界第四大航运企业。
重组后,公司业绩开始持续回升,哪怕是这几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的形势下,公司依旧能保持扣非盈利,2020年,在超低油价和疫情的影响下,利润就更高了。
业绩好,但是股价直到去年7月,依旧维持3元左右。长时间的亏损,令人对海控心有余悸。但海控不再是从前的海控了,是金子总会发光,熬过了黎明前的黑暗,海控总算获得了市场的认可,股价开始回升,从3元左右一路飙升到17元左右,最近有所回调,但今天,海控的港股股价已经创了十年最高!
于是,今天论坛上的人高潮了!喊出了中远海控是星辰大海的呼声!
的确,周期股的春天到了,但是没必要神话海控,海控就是一家重资产、很传统运输公司,非常脆弱,是一个典型周期型公司,没有什么星辰大海之说,只能说上涨周期到了!抓紧赚钱,不然下一个周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来!
周期型公司是不能穿越牛熊的!投资它们需要的是周期思维,不是穿越牛熊思维!所谓的星辰大海只是无稽之谈,海控永远不会是星辰大海,有的只是无尽的周期!
2007年那时候,我只买基金,不碰股票,所以侥幸躲过一劫。去年7月,我在集思录发帖,旗帜鲜明看多周期股,并在3.6元左右买了少量的海控股票(约0.5成仓位),持仓至今,盈利还算可观!
现在我们要做的不是考虑海控能否成为星辰大海,而是在周期股中寻找下一个海控!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