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侨城系列一:董事长“致辞”
发布时间:2021-4-23 10:51阅读:275
本系列分成五个系列:
系列一:华侨城董事长“致辞”
系列二:华侨城商业模式初探
系列三:华侨城年报解读一
系列四:华侨城年报解读二
系列五:华侨城的竞争力与未来思考
了解我的人,应该都知道过去几年一直都有研究华侨城,为什么要研究华侨城,主要是因为小时候我很早就听说过“欢乐谷”、“世界之窗”“锦秀中华”。我一直在想如果存在我记忆里的上市公司我不去研究,那么我应该研究什么。有一本书,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写的叫《抢占心智》,对品牌的理解是这样子的:真正的品牌,能够在用户心智中实现预售,在顾客还没有看到产品的时候已经确定选择谁了。品牌,心智上的品牌这就是目前我研究的方向。对于华侨城这家上市公司,我个人认为能够正确理解“华侨城的价值”是非常不易的。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仍还没有非常清晰的感受到、看到华侨城商业模能够创造非常大的价值或是竞争力非常突出。但有一点我明显感受到华侨城在不断的进步,朝着这个方向一直在前进。而我也只能尽可能的去试图理解,然后分享给大家,如果理解不到位,请留言,多多包涵!
首先要理解华侨城我认为一定要好好读一下段先念段董事长的“董事长致辞”
2015年段先念董事长正式执掌华侨城
在他执掌的几个月华侨城经营业绩平稳渡过
2015年
在“董事长致辞”中我们了解到2015年全口径游客接待量突破3300万人次,巩固了“亚洲第一、世界前四”的地位,公司深化既有商业模式创新,打开“旅游+地产”的边界。也在全国布点自然文化景区,展开“旅游+互联网+金融”模式,“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日趋清晰,即将在成都、太原和深圳展开画卷。华侨城人有新精神:有危才有机,困难时刻显身手,具有“少年情怀”的华侨城人,激励起再次创业的壮志,2016年,是华侨城再出发的一年。从这里我明显感受到段总一上台,重新定义了华侨城的商业模式:“旅游+”,并且渴望有一番作为,而当时段总是没有持有华侨城A任何股份的,跟北新建材王兵董事长一样,没有公司任何股份,那种激情可想而知。
欢迎关注北新建材:王兵执掌下的北新建材
2016年是华侨城再出发的一年,这个“再出发的一年”在财报里怎么显示的。
2015年公司预付款开始大幅增长。
2016年存货开始大幅增加
2016年
从“董事长致辞”中我们了解到在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华侨城依然交出了漂亮的成绩单,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快速增长,上市公司经营的规模效应将进一步强化,公司的规模效应体现在营收增长10%,而净利润增长48%
仔细研究我们发现公司的规模效应不是体现在单位成本有所降低,因为毛利率较2015年变化不大。
而是在费用端上得到控制。
同期公司的核心品牌“欢乐谷”被认定为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唯一的全国驰名商标,并且通过“百亿发展”计划和连锁战略进一步增强影响力,推动欢乐谷品牌迈入发展新阶段。公司通过创新投资领域和投资方式实现了项目拓展的大丰收,全年实现新项目投资总额超过300亿元,为集团未来发展储备了丰富的资源;在产融结合与旅游新产品开发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公司参与渤海证券增资扩股,子公司香港华侨城参与西银租赁的设立,投资多个产业基金,资本市场蓬勃发展的浪潮中不乏华侨城的身影,产融结合使华侨城产业发展的步伐有了更加雄厚的支撑。
2017年
从”董事长致辞”中我们了解到,公司今年在“文化+旅游+城镇化” 、“旅游+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模式的旗帜下,业绩再创新高,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23亿元,首破四百亿规模,同比增长 1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到 86.4 亿元,同比增长 25%;年末总资产为 2175 亿元,同比增长 49%。从总资产规模增速远高于营收、利润增速,我们可以看出公司还在继续加大杠杆经营,继续保持大幅扩张的姿态。
还好这个杠杆率水平相比同行业来说仍然不高。而欢乐谷板块的创新发展是华侨城的重中之重。年内,重庆欢乐谷顺利开业,南京欢乐谷开工建设,西安欢乐谷正式启动,继续做大做强主题公园民族品牌。获取土地资源方面:探索地产项目股权合作的创新思路,通过合作拍地、项目并购、协议置换等多种途径,凭借华侨城的品牌优势,公司以相对较低的成本获取。新增20余个项目,新增土地面积269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580万平方米,为公司的持续发展积蓄了潜力。“优质生活创想家”,在2017年正式提出:是为满足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而生。
2018年
2018年公司的经营业绩持续再创新高:2018年末公司总资产达2,942 亿元,同比增长35%;全年实现营业收入481亿元,同比增长13.7%;利润总额154亿元,同比增长20%。文旅项目,襄阳、郑州、扬州等地成功落子,为华侨城文旅的全国发展进程注入了动力,布局旅游互联网业务,战略入股同程旅游,官方平台“花橙旅游”正式上线,整合和打通旅游企业线上线下服务通道。加快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拓展,布局土地的城市达到28个,增厚了资源储备。在紧抓资源获取的同时,公司积极加快存量项目周转,除加快开发销售节奏外,还采用合作开发、股权出让等多种方式盘活资金,为公司的快速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9年
2019年公司经营业绩保持较高速的增长:公司全年实现营业收入600 亿元,同比增长2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达到123亿元,同比增长17%;年末总资产为3,796亿元,同比增长29%。公司旗下18 家景区、24家酒店、1家旅行社以及2家开放式旅游区累计接待游客 5,209万人次,同比增长12%。北京欢乐谷五期、深圳欢乐谷“西部矿镇”、南昌玛雅乐园和顺德欢乐海岸 PLUS 等新项目惊艳亮相。全年新获取土地项目47个,获取土地面积600余万方,新增规划建筑面积1,200余万方。项目主要分布在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等经济发达、市场较好的区域。周转效率提挡加速:公司各地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创新资金回流模式,加快兑现项目收益。一方面积极优化产品结构,加大“短平快”项目投入比重。西安、潮州、南京等多个项目实现当年落地、当年销售、当年回款;另一方面采取灵活有效的营销策略,多措并举抢抓销售回款。
2020年
2020年华侨城在新冠肺炎疫情、错综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仍然取得不错的成绩。集团2020年的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净利润、总资产均创历史新高;资产负债率控制在合理区间,经营性现金流近3年首次回正,并实现历史性突破,一举超越环球影城跻身主题公园全球三强。互联网从1998年到2020年已经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大周期,大流量时代已经到来,各行各业开始浩浩荡荡地进入“产业互联网”时代。文旅是华侨城的“根”与“魂”,向市场旗帜鲜明地展示公司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聚焦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关中平原、西部大开发、黄河流域等重点区域,在充分研判的基础上优中选优,集中力量加快文旅产品布局。对华侨城来说,拥抱互联网,推进数字化思维模式的转型,加强数据价值的挖掘,实现扁平化管理和精准高效协同,切实做到提质增效降本,全面建设企业生态联盟平台,将企业价值从管道转向平台。
看完段总的董事长“致辞”,我大概理了一下:
2015年公司调整了管理层,段董事长上台,对既有商业模式创新,打开“旅游+地产”的边界。也在全国布点自然文化景区,展开“旅游+互联网+金融”模式,“文化+旅游+城镇化”的发展模式日趋清晰。
2016年公司的核心品牌“欢乐谷”被认定为中国主题公园行业唯一的全国驰名商标,并且通过“百亿发展”计划和连锁战略进一步增强影响力,推动欢乐谷品牌迈入发展新阶段,在产融结合与旅游新产品开发方面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
2017年华侨城把欢乐谷板块的作为创新发展最重要的任务,年内,重庆欢乐谷顺利开业,南京欢乐谷开工建设,西安欢乐谷正式启动,继续做大做强主题公园民族品牌。探索地产项目股权合作的创新思路。正式提出“优质生活创想家”
2018年文旅项目,襄阳、郑州、扬州等地成功落子,为华侨城文旅的全国发展进程注入了动力,布局旅游互联网业务,战略入股同程旅游,官方平台“花橙旅游”正式上线,整合和打通旅游企业线上线下服务通道。加快在粤港澳大湾区的拓展,增厚了资源储备。在紧抓资源获取的同时,公司积极加快存量项目周转.
2019年北京欢乐谷五期、深圳欢乐谷“西部矿镇”、南昌玛雅乐园和顺德欢乐海岸 PLUS 等新项目惊艳亮相。全年获取土地面积600余万方,新增规划建筑面积 1,200余万方。周转效率提挡加速,优化产品结构,加大“短平快”项目投入比重。西安、潮州、南京等多个项目实现当年落地、当年销售、当年回款。
2020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近 3 年首次回正,并实现历史性突破,一举超越环球影城跻身主题公园全球三强,再次强调把文旅定义为华侨城的“根”与“魂”,向市场展示公司文旅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拥抱互联网,推进数字化思维模式的转型,全面建设企业生态联盟平台,将企业价值从管道转向平台。
未完待续
欢迎关注系列二:华侨城商业模式初探
以上只是个人投资笔记,不作为投资依据,如有错误,望其指正,不喜勿喷,仅供参考与交流,请多包涵!点关注!多谢大家支持!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国庆长假投资“不放假”:中信证券推荐闲钱理财攻略
2025-09-09 09:53
-
【麒麟芯片】时隔四年重现华为发布会,释放了哪些关键信号?
2025-09-09 09:53
-
6只中证A500系列指数即将发布,对投资者有啥参考价值?
2025-09-09 0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