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年上证3400,今天上证3400,为什么?
发布时间:2021-3-17 14:52阅读:336
无心插柳柳成荫,今天随手发了一篇微头条,平台给了30+万的流量,是入驻头条以来最火爆的一天,与其偷着乐,咱干脆把这个话题拓展开来讲讲。
都说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2009年8月上证指数在经历了2007年的“股灾”后,再次站上3400点,12年后的今天,沪指仍然还在3400点附近徘徊。与之相对应的是中国各大城市的商品房房价——从此天地两茫茫!
按照“股市是经济发展的晴雨表”来看,难道这些年中国经济都没有发展吗?
中国经济有没有发展,这里不做过多的讨论,相信生在中华大地上的人们心中自有定论;我们还是继续来讨论股市的那些事儿。
2007年沪指站6124点时,A股全部上市公司总市值约为30万亿,但到了今天(2021年3月16日),仅上证总市值已达到45万亿,已累计增长了50%。
如果我们按照常规的思路去理解,今天上证指数应该在6124点的基础上暴增50%达到9200点附近,为什么上证指数却还是3400点呢?
难道上证指数是“侏儒”?
在回答这个问题前,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指数的构成,我们可以简单把指数理解为把一堆股票的价格按照各家公司的市值权重占比加权后的平均值,指数可以代表一个市场、一个行业或板块所包含的所有上市公司整体股票价格的走势情况。
上证指数由于涵盖了整个上交所上市公司,在这样的编制规则下就很容易出现问题——指数失真。原因有三:
其一、上证指数受权重股影响非常大,而这些权重股大多数都是在A股牛市巅峰时上市的,比如1999年、2007年、2015年都是大型公司IPIO的高峰期,正好市场也处于牛市的位置。
当时,周期型国企的盈利都处在高位,市场情绪也因为持续的牛市而亢奋,使得这些新上市公司的估值泡沫比较严重。此后牛市结束,这类股票又带头狂跌,导致整个大盘指数一蹶不振。
其二、估值代表了所有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的总体情况,即便知道他失真了,也不能随意修改。但我国其他具有“新陈代谢”机制的指数,长期来看都是向上的,如果再细看到优质公司的股价,那更是长期向上的,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贵州茅台。
其三、A股从开市至今仅仅走过三十年历程,相比于美股两百多年,我们还是太年轻了。很多规则对于A股目前的情况并不适用,这就造成A股上市难,同时退市也不容易。有太多的“垃圾股”充斥其中。
这里用几组数据来说明:
2007年,这三家公司上市总市值4.9万亿,还记得刚才提到的吗?2007年沪指6124点时,整个A股总市值也不过30万亿,而此时这三家公司就占了A股总市值的1/3。时至今日,这三家公司相比于2007年上市时的市值已缩水了74%。
我们把时间线拨回到今天,上证50所收纳的股票总市值207736亿元,占比上证总市值46%,占比依然很大,但相比于2007年三家公司占据半壁江山的时候,上证指数已经理智了很多。
从2007年至今,如果剔除上述三家公司以及其他一些“拖油瓶”公司的市值,上证指数至少上涨了25%,这个数据可能不太直观,我们直接来统计一下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这三个具有“新陈代谢”机制的指数从2009年8月至今的上涨情况:
上证50指数从2009年8月至今涨幅51.17%
沪深300指数从2009年8月至今涨幅60.41%
中证500指数从2009年8月至今涨幅79.45%
熟悉我的学友肯定会问:既然指数失真,为什么我们还要研究上证指数?
这里不得不提到一个关键点:情绪
市场先生并不是麻木不仁的,市场先生情绪波动往往会波及池鱼。虽然说指数失真,但别忘了:时至今日,上交所的50家公司市值占比仍占到上交所总市值的46%,当这些大盘股因为某种原因上涨或下跌时,市场的情绪被带动,其余中小市值的股票仍然会跟着波动。
这也就是为什么我和我的团队要重点研究指数的原因。
并且,无论是上证指数还是上证50、沪深300这类指数,他们都是很难被人为操控的,研究这一类型的指数,更容易对市场未来的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端午节假期享收益,赶紧码住这份攻略!
2025-05-26 10:27
-
本周打新日历!来看看这两支新股潜力如何~
2025-05-26 10:27
-
为什么粮食ETF会上涨?
2025-05-26 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