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错:M2增长≠印钞增加
发布时间:2021-3-2 09:14阅读:4830
通过排除法,郎咸平所说的央行印钞13万亿元显然是指中国M2去年的新增加量。根据央行货币政策报告数据,2012年年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为97.4万亿元,当年M2新增12.2万亿元,即便四舍五入也未达到郎咸平所言的13万亿元。此乃数据不准,尚算小错。
即便郎咸平关于M2增长是准确的,那么其结论也是错误的,因为,M2增加的额度不一定是印钞增加获得的。
中国的M2=M1+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企业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质的存款+信托类存款+其他存款。
M1=M0+活期存款(企业活期存款+机关团体部队存款+农村存款+个人持有的信用卡类存款)。
M0是流通中的现金。
在金融学专业术语中,将上述M2中的各类存款叫做“准货币”,准货币=M2-M1。
央行提供的数据显示,2012年M1的新增加额度为1.9万亿元,换言之,中国M2增加主要是靠各类存款(准货币)增加,各类存款增加额度是10.3万亿元,占M2新增额度的84.4%;M1新增额对M2的影响带动仅仅占15.6%。
显然,中国的M2主要是靠存款(准货币)增加而增加的,而不是靠印钞增加的。
M2被称作广义货币,尽管它叫货币,但是,从上述公式中可以看出,它不仅仅包括现金货币或狭义的货币,更多的是各类存款(准货币)。
郎咸平在概念、数据、结论上都是完全紊乱的。
第三错:中国M2高并非央行放水郎咸平在上述错误数据、错误逻辑、错误结论基础上得出的一个更大错误是:中国是世界最大放水国。
即便郎咸平不懂金融,你在微博上还认证为“经济学家”,想必略懂经济吧。
那好,我诲人不倦地从经济角度跟你谈点金融。
一个简单的原理是,货币也是特殊的商品,你就把它当成商品吧,无论什么商品,供给过多,就会贬值;不足才会涨价。人民币也不例外。
假设你的结论是对的,中国的货币——人民币印刷多了,那么会出现两个结果:对内,会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对外,人民币会对所有的货币大幅贬值。总之,是人民币不值钱了。
先看通胀情况。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去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2.6%,这远远未达到任何国家设定的或者教科书上的通胀标准,更谈不上恶性通胀的标准。
对了,你说过,“为了掩盖烂(应为滥)发货币钞票所引发严重通胀以及沸腾民怨,不但统计局造假……”。
那好,咱们放弃这一指标,告诉你一个造不了假的指标:人民币对美元涨跌幅。
还是央行数据:2012年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为6.2855元,比上年末升值154个基点,升值幅度为0.25%。从2005年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以来至2012年年末,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31.68%。
如果你对央行的数据也不信,好,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计算,2012年,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1.73%,实际有效汇率升值2.22%。
总之,郎咸平那条微博在新浪和腾讯共被转发四万多次,仅仅在腾讯被阅读达253万人次,虽然很热,但是,完全错误。非要说这条微博的积极意义的话,就是他向金融专家展现出了一个丝毫不懂金融的人无知的勇气,以及煽动了不明真相的群众过剩的民粹情绪。
如果郎咸平对金融学——好歹也是一门学科,尚存一丝敬畏的话,道歉是应该且必须的。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M2是什么意思?
老师好,M1和M2同比和环比增长多少是比较合适的,谢谢
老师好!m1和m2一般情况下同比环比增长,嗯百分之多少是比较合适的,谢谢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