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证报头版:“猪粮比”回落折射生猪养殖产业痛点
发布时间:2021-1-29 08:34阅读:166
春节临近,河南从事生猪养殖的散户和企业乐开了花。“最近我们这一带(生)猪出栏利润基本都在1000元以上。”河南安阳一位猪农潘小鹏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主要是因为猪价又涨了。”
不过,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无论是养殖户还是养殖企业,其对产能恢复背景下猪价长期回落的预期不变,当前生猪产业矛盾已经从供给不足转向产业能否持续稳健经营。专家认为,在“猪粮比”回落背景下,养殖企业可积极运用生猪期货工具锁定养殖利润、降低养殖成本。
养殖企业存顾虑
2021年元旦过后,生猪价格超预期上涨。潘小鹏给中国证券报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市场生猪报价在35元/公斤,一头毛重110公斤的存栏猪,除去2900元/头的猪仔及饲料采购成本,利润在1000元/头左右,自繁自养的利润更高,能达到1500元/头以上。”
据卓创资讯高级分析师李晶介绍,2018年8月非洲猪瘟冲击生猪养殖产业;2019年10月市场供应开始短缺,养殖利润上升,生猪自繁自养头均盈利一度达到2000元以上;2020年下半年随着猪价下滑养殖利润走低,但最低也在700元以上。
眼下生猪养殖仍在高利润阶段,但潘小鹏却顾虑重重:“饲料价格一直在涨,猪价已经涨不动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跌下来。生猪价格再度攀至高位后,波动加剧也难以避免。”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四河镇的养殖大户王有强也表示了类似的担忧,在2017年下半年猪价持续下跌中,王有强一度陷入旧债叠新债的困境。“当年镇上一起养猪的十几个小伙伴,早就被市场洗牌出局。”王有强说,自己则在政府支持下挺了过来。其他养殖风险也随着生猪产能恢复、规模扩大而涌现。其中,随着产能恢复,防疫成本增加的困扰凸显。
“猪粮比”回归拉响双重警报
对于近期猪价快速上涨,光大期货农产品研究总监王娜分析,主要原因是春节前消费带动需求转旺,叠加疫情下冻肉进口受限等因素,猪肉出现阶段性供应紧张。即便如此,多位接受采访的分析人士仍认为,由于“猪粮比”回落之势难以阻挡,猪价下行通道已经确立。
通俗地讲,“猪粮比”就是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比值在6∶1时,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猪粮比”越高,养殖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该指标在2019年10月底触顶之后不断回落,与猪肉股股价走势持续背离。从历史经验看,这种情况表明生猪养殖高利润难以为继。国内生猪期货1月8日上市后大幅下跌,就反映出市场对猪价看空的情绪。
“随着2020年玉米、大豆等价格大涨,‘猪粮比’正逐渐回落。”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程小勇表示,目前“猪粮比”已从2019年10月30日的峰值20.1逐步回落至13附近。该指标已经在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红色预警区域(9.5以上或4.5以下)持续了1年零4个月。
“猪粮比”距离走出红色预警区域已经不远,但从养殖业角度看,这为企业拉响了成本上升、收入下降的双重警报。
从“粮”端看,程小勇认为,玉米市场经历5年去库存后库存正处低位,种植面积扩张也存在掣肘;大豆进口则面临南美供应的不确定性,两者价格均难大跌。养猪企业养殖成本面临上涨压力。
从“猪”端看,程小勇表示,从生猪存栏量来看,2020年11月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3%,同比增长29.8%,连续5个月实现了正增长。目前生猪产能已经恢复到2017年年末90%的水平。王娜预计,春节前的高利润将刺激养殖户继续补栏,节后养殖企业面临猪价下跌风险。
用市场工具化解
生猪是我国价值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规模已达到2万亿元左右,涉及饲料加工、兽药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饮等诸多链条,其价格波动不仅关系着居民消费福利,还牵涉物价与通胀。2020年以来,“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共同发力调控下,生猪价格正逐渐回稳。
与去年同期分4批共投放10万吨冻猪肉相比,今年以来中央储备仅投放了2批共5万吨,调控风格的变化,反映了猪肉保供应压力出现缓解。
南华期货分析师赵广钰表示,从人均猪肉消费量看,2019年至2020年,受供给短缺影响出现的供需缺口正在快速弥合。
“可以预见,伴随生猪产能恢复、价格回落,掣肘宏观调控的猪价因素正在消退。”新纪元期货研究所所长王成强分析说,养殖企业当下面临的痛点不容忽视。
首先是防疫风险。上海钢联我的农产品网生猪分析师王海莲、吴琳琳建议,养殖企业目前最大的风险是非洲猪瘟及冬季疾病率偏高,建议企业做好防范工作,择机出栏。
其次是价格风险。王娜建议,养殖企业可以利用生猪期货卖出远期合约做空保值,或参与做多玉米、豆粕期货,助力生猪养殖保障利润。王成强表示,在价高时,生猪产业主体积极运用生猪期货工具锁定养殖利润、降低养殖成本是必要的。
据了解,全国首批政策性生猪“保险+期货”项目已经在甘肃静宁启动。王有强说他对此十分期待,会积极参与其中。
关注【叩富问财】服务号,关注后在对话框回复“生猪期货速成大全”,可获得关于生猪期货速成大全的最新热点、必学知识、视频讲解、一对一顾问讲解等服务。
点击微信,一键关注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不过,中国证券报记者调研发现,无论是养殖户还是养殖企业,其对产能恢复背景下猪价长期回落的预期不变,当前生猪产业矛盾已经从供给不足转向产业能否持续稳健经营。专家认为,在“猪粮比”回落背景下,养殖企业可积极运用生猪期货工具锁定养殖利润、降低养殖成本。
养殖企业存顾虑
2021年元旦过后,生猪价格超预期上涨。潘小鹏给中国证券报记者算了一笔账:“目前市场生猪报价在35元/公斤,一头毛重110公斤的存栏猪,除去2900元/头的猪仔及饲料采购成本,利润在1000元/头左右,自繁自养的利润更高,能达到1500元/头以上。”
据卓创资讯高级分析师李晶介绍,2018年8月非洲猪瘟冲击生猪养殖产业;2019年10月市场供应开始短缺,养殖利润上升,生猪自繁自养头均盈利一度达到2000元以上;2020年下半年随着猪价下滑养殖利润走低,但最低也在700元以上。
眼下生猪养殖仍在高利润阶段,但潘小鹏却顾虑重重:“饲料价格一直在涨,猪价已经涨不动了,不知道什么时候会跌下来。生猪价格再度攀至高位后,波动加剧也难以避免。”
甘肃省平凉市静宁县四河镇的养殖大户王有强也表示了类似的担忧,在2017年下半年猪价持续下跌中,王有强一度陷入旧债叠新债的困境。“当年镇上一起养猪的十几个小伙伴,早就被市场洗牌出局。”王有强说,自己则在政府支持下挺了过来。其他养殖风险也随着生猪产能恢复、规模扩大而涌现。其中,随着产能恢复,防疫成本增加的困扰凸显。
“猪粮比”回归拉响双重警报
对于近期猪价快速上涨,光大期货农产品研究总监王娜分析,主要原因是春节前消费带动需求转旺,叠加疫情下冻肉进口受限等因素,猪肉出现阶段性供应紧张。即便如此,多位接受采访的分析人士仍认为,由于“猪粮比”回落之势难以阻挡,猪价下行通道已经确立。
通俗地讲,“猪粮比”就是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比值在6∶1时,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猪粮比”越高,养殖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该指标在2019年10月底触顶之后不断回落,与猪肉股股价走势持续背离。从历史经验看,这种情况表明生猪养殖高利润难以为继。国内生猪期货1月8日上市后大幅下跌,就反映出市场对猪价看空的情绪。
“随着2020年玉米、大豆等价格大涨,‘猪粮比’正逐渐回落。”宝城期货金融研究所所长程小勇表示,目前“猪粮比”已从2019年10月30日的峰值20.1逐步回落至13附近。该指标已经在国家相关政策规定的红色预警区域(9.5以上或4.5以下)持续了1年零4个月。
“猪粮比”距离走出红色预警区域已经不远,但从养殖业角度看,这为企业拉响了成本上升、收入下降的双重警报。
从“粮”端看,程小勇认为,玉米市场经历5年去库存后库存正处低位,种植面积扩张也存在掣肘;大豆进口则面临南美供应的不确定性,两者价格均难大跌。养猪企业养殖成本面临上涨压力。
从“猪”端看,程小勇表示,从生猪存栏量来看,2020年11月生猪存栏环比增长4.3%,同比增长29.8%,连续5个月实现了正增长。目前生猪产能已经恢复到2017年年末90%的水平。王娜预计,春节前的高利润将刺激养殖户继续补栏,节后养殖企业面临猪价下跌风险。
用市场工具化解
生猪是我国价值最大的农副产品,市场规模已达到2万亿元左右,涉及饲料加工、兽药疫苗、屠宰、食品加工、物流、零售、餐饮等诸多链条,其价格波动不仅关系着居民消费福利,还牵涉物价与通胀。2020年以来,“看不见的手”与“看得见的手”共同发力调控下,生猪价格正逐渐回稳。
与去年同期分4批共投放10万吨冻猪肉相比,今年以来中央储备仅投放了2批共5万吨,调控风格的变化,反映了猪肉保供应压力出现缓解。
南华期货分析师赵广钰表示,从人均猪肉消费量看,2019年至2020年,受供给短缺影响出现的供需缺口正在快速弥合。
“可以预见,伴随生猪产能恢复、价格回落,掣肘宏观调控的猪价因素正在消退。”新纪元期货研究所所长王成强分析说,养殖企业当下面临的痛点不容忽视。
首先是防疫风险。上海钢联我的农产品网生猪分析师王海莲、吴琳琳建议,养殖企业目前最大的风险是非洲猪瘟及冬季疾病率偏高,建议企业做好防范工作,择机出栏。
其次是价格风险。王娜建议,养殖企业可以利用生猪期货卖出远期合约做空保值,或参与做多玉米、豆粕期货,助力生猪养殖保障利润。王成强表示,在价高时,生猪产业主体积极运用生猪期货工具锁定养殖利润、降低养殖成本是必要的。
据了解,全国首批政策性生猪“保险+期货”项目已经在甘肃静宁启动。王有强说他对此十分期待,会积极参与其中。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您好,养殖生猪的交易生猪期货是一个涉及多个步骤的过程,包括选择合适的交易平台、确定交易策略、执行交易、风险管理以及监控交易情况等。以下是一篇关于养殖生猪的交易生猪期货的详细指南。一、选...

朋友你好,“猪粮比价”采用的是国家发展改革委监测统计的每周生猪出场价格与全国主要批发市场二等玉米平均批发价格的比值,它能直观的反映生猪养殖成本收益对比关系,是衡量当前生猪市场...

首先,我们经常看到市场相关部分发布猪粮比的数据,比如近期国家有关部门收储猪肉工作稳定市场,猪粮比回升至二级预警区间。这里面讲的猪粮比意思就是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的比值,代表养猪...
怎么通过猪粮比,来分析盈亏?
您好猪粮比就是生猪价格和作为生猪主要饲料的玉米价格的比值。一般来说,生猪价格和玉米价格比值在6比1,生猪养殖基本处于盈亏平衡点。如果猪粮比越高,则说明养殖利润越好,反之则越差。
【中证报头版:谨防猪周期里飞出“黑天鹅”】
财联社4月26日讯,中国证券报头版刊文称,只要存栏低、猪价涨,猪周期就能继续飞?今年以来,市场显然对这一轮猪周期上行的充分而非必要条件寄予很高期望。只不过,在猪周期行情逻辑演绎方面,仅凭这一因素解释还是略显单薄,“黑天鹅”还是要防。
养殖产业周报:生猪反弹,油脂下跌
本周板块生猪反弹,油脂下跌。生猪端,供应端压力较大,需求端目前承接力度不足,屠宰量虽有季节性回升,但鲜销率同比下降,冻品库容反季节性累积,显示下游消化力度较差。冬至临近,降温或有利于促进腌腊需求,猪价或将获得一定支撑,预计低位震荡为主。大豆端,阶段性来看,USDA报告对巴西新作产量小幅下调200万吨同时上调旧作产量200万吨,报告中性偏空,且南美未来两周仍为有利天气,CBOT大豆盘面继续承压下行。中期焦点仍在南美产量博弈,关注南美产区天气。豆粕端,近端来看,现货市场悲观情绪有所好转,但基差仍弱...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
全部>
优选券商
更多>
相关标签全部>
热点推荐
-
想要在国泰海通购买ETF基金,请问有哪些推荐的理财产品吗?
2025-09-22 15:03
-
证券交易费用都有哪些?收费标准是怎样的?
2025-09-22 15:03
-
【基本面】宏观面分析、行业面分析、公司面分析,分别看什么?
2025-09-22 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