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为什么口袋里的钱不值钱了
发布时间:2021-1-18 13:20阅读:919
通货膨胀——为什么口袋里的钱不值钱了
全球著名的投资商沃伦·巴菲特曾说:“通货膨胀是投资者最大的敌人。”那么,什么是通货膨胀呢?经济学的定义是指流通中的货币量超过实际需要量所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
通货膨胀率的计算公式为:
当期通货膨胀率=(当前价格水平-上期价格水平)÷上期价格水平×100%
世界各国对通货膨胀程度的度量,大都采用物价指数。度量通货膨胀程度所采用的指数主要有五种: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生产者价格指数(PPI)、零售价格指数(RPI)、批发物价指数(WPI)和国内生产总值平减指数(GDP Deflator)。
我们可能会有这种感觉,现在的钱越来越不值钱了。其实,不仅仅“现在”的钱是这样,“过去”的钱也是如此,这是一种普遍而正常的金融学现象。
例如,一位农民在1985年卖掉一头500斤的猪,得到500元。如果这位农民既没把钱存进银行,也没把钱花掉,而是把这笔钱藏在家里某个秘密的地方,留作日后养老之用。就这样,一晃30年过去了,到2015年底,他把30年前藏在家里的这笔钱拿出来,此时自己辛辛苦苦养猪换来的500元,现在却只能买到33斤猪肉(按市价15元/斤计算)。这位农民疑惑了:“为什么当初卖掉500斤的猪换来的500元钱,现在却只能买回来33斤猪肉呢?”
其实,这就是通货膨胀产生的效应。这位农民的500元在1985年确实是一笔“巨款”了。当时全国人均存款只有几十元。当时这500元,足够买一套房子,可现在想买巴掌大的地方都困难。
我们再来算一笔账,如果你有5000元,以5%的通货膨胀率来说,你的钱的购买力在不到15年内就会减少一半。通货膨胀率如果是7%,只要经过21年,你的钱的实际购买力就会降到目前的1/4。在通货膨胀下,储蓄存款是不划算的,因为货币贬值使得现金的实际购买力下降,在一定程度下银行蚕食了我们的财产。
那么,通货膨胀是怎样发生的呢?一般认为,通货膨胀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货币的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从而引起的价格水平持续上升。具体情况又分为两种:一是现实因素,二是货币因素。
从现实因素看,整个社会都在过度消费、过度投资,财政赤字居高不下。尤其是过度投资,很容易打破货币总需求和总供给之间的平衡,导致价格水平上升。
从货币因素看,货币供应过度,即会拉动价格上涨。当然,如果投资增长速度与货币总供给增长速度相同,价格依然是可以保持不变的。比如,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宣布启动总额达1.75万亿美元“量化宽松”措施,购买包括国债在内的各类债券;2010年11月,又再度启动6000亿美元的QE2。这些措施都是为了应对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
是指经济发展过程中,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包括:
(1)员工工资水平不断提高。随着全社会普遍加工资时,就会引发全社会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而产品和服务价格的上涨,又会拉动员工工资上涨,从而形成工资和价格的交替上涨的局面。
(2)垄断行业会强行拉动产品和服务价格的升高。如果价格上涨幅度超过成本增长幅度,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就出现了。在成本一定的情况下,利润与价格是齐涨共跌的关系,利润推动型通货膨胀实际上就是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
3.需求与成本共同作用的通货膨胀
货币总需求大于总供给会导致通货膨胀(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在货币总需求一定(不存在货币总需求拉动)的情况下供给方成本提高也会导致通货膨胀(成本推动通货膨胀)。为缓解通货膨胀,政府经常会采用推动和需求拉动并存的混合手段,从而导致通货膨胀。
4.经济结构型通货膨胀
不同部门之间货币需求结构的转换、生产率增长水平的差异、与国际市场的联系紧密程度等,都会引发结构型通货膨胀。
(1)货币需求结构转换引发通货膨胀。在货币总需求一定的情况下,某个部门的一部分货币需求会转移到其他部门,而这时候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却是无法及时转移的。
这样一来,货币需求增加的那个部门的员工工资就会提高,从而引发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上升;同时,货币需求减少的部门劳动力和其他生产要素又会因为没能及时转移,员工工资不会得到减少,从而导致产品和服务的价格依然维持在原有水平上。总体上看,这时候产品和服务的总价格水平上升了。
(2)部门生产率增长水平差异引发通货膨胀。一般来说,产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增长水平要高于服务部门,而这两大部门的工资增长速度是大体相同的,并且主要取决于产业部门的生产率增长水平。换句话说,产业部门的生产率提高得快,工资增长速度就快,同时也会使服务部门的工资增长速度得到相应提高。
(3)部门差异在国际的传递。当全球市场价格处于上涨进程中时,必然会影响到这个特定国家的价格上涨幅度。只要这个国家无法决定国际市场产品价格,该国的开放经济部门和非开放经济部门就都要受国际市场价格的影响,尤其是开放经济部门,它受到的影响更直接、更紧密。具体来说,当全球货币市场价格上涨时,开放经济部门中的员工工资会率先得到提高,从而带动非开放经济部门中员工工资的增长。
虽然通货膨胀的原因多种多样,归根结底是由货币供应量过多造成的,但并不是说货币供应量过多就一定会造成通货膨胀。因为随着生产的发展、商品价值的增加,客观上需要货币量能够保持同步增长。确切地说,只有剔除这部分正常货币供应量之外的货币量增加,才会引发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会造成货币价格动荡,对经济和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影响,那么如何来应对呢?
从宏观上来讲,抑制通货膨胀主要是依靠政府进行调控,出台相关的经济政策和措施,例如上调存贷款利率,提高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包括限价调控令、严禁哄抬商品价格等。
从微观上来说,老百姓自身也可以采取一些措施,以应对通货膨胀。首先要努力工作,多多赚钱,节约开支,以减轻通货膨胀的压力。其次,根据个人情况,可以通过各种投资理财来抵消通货膨胀对财产的侵蚀。但需要针对不同程度的通货膨胀来考虑选择投资理财的工具。
总之,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通货膨胀是必然的,只要通货膨胀率不过高就行。温和的通货膨胀是刺激经济发展的润滑剂,而快速或恶性的通货膨胀,则是经济的杀手。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