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昂三十年!从韭菜追涨杀跌到价投持股不动
发布时间:2020-12-15 18:19阅读:400
第一部分:在炒股的家庭中成长为一名茁壮的韭菜!
我生在一个韭菜家庭,从小父母就炒股。而我从小的红包钱基本上都被妈妈存进了她的股票账户。小时候最不喜欢看到电视机上滚动的股票,因为那很没意思都是些数字。爸爸妈妈却很关注,而且情绪还会跟随电视机的颜色随时波动或者变脸。然而即使再怎么关注股票,他们好像也没怎么挣到钱。曾经购买的某公司原始股最终石沉大海,而中签的新股也会在不久的操作中亏回去。即使父亲是经济领域和财务管理方面的专家,也没见在股市挣多少钱。投资怎么可能了解几个财报就够得了。后来母亲和父亲投资理念开始出现分歧。妈妈认为应该把主力资金投入到房地产市场,爸爸则认为应该继续在股市里战斗并给股市设置了我妈妈不可知的密码,从此再也不知道爸爸买了什么股票。
进入2007年A股开启大牛市,那年炒股的亲戚们都很高兴,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快要财务自由的笑容。而我的股票也在一周内获得了50%的涨幅,卖了一部分买了一台MP4作为纪念。但是进入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蔓延全球,股市进入漫长的下跌,让重仓A股的人遭遇了沉重的打击。在2007-2008年过山车里的妈妈仓位较小并没有在牛市最高处获得多大收益,跌下来也没多大的浮亏。而爸爸则不愿意谈论股票。据说还有的亲戚200万满仓中石油被套。2008年高考完后去证券公司开了人生第一个股票账户。妈妈说等股票翻红了就卖出我的股票,把钱我的红包钱都放回我的账户里面。随着四万亿计划的落地,2009年我的股票终于来到我的账户,股票账户依然由我妈妈帮忙盯着,直到2015年。
2015年3月份我终于开始亲身投入股市,随即接管股票账户,账户里面重仓中国南车。我认为股价涨跌都是不靠谱的,不可琢磨的,必须找到股价的锚。从经济学中我信仰一句话,价格总是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也许价值就是价格的锚。最终思考了几日,觉得股市的价值就是融资和业绩。股市就是拿来融资的,然后需要拿业绩来给投资者兑现收益。因此我只要找到单位每股收益高(当时不知道市盈率是什么)的股票就可以找到性价比最高的股票。最后经过选股,用我新入的那部分资金的买入了当时市盈率较低的建设银行。
2015年上半年的涨幅让无数人疯狂。然而建设银行却像乌龟一样,没怎么涨。同学同事们笑话我买银行股。我看着别人选的股票都涨幅巨大,我开始怀疑人生,也许是我错了,决定卖出建设银行开启了“听市场的消息、加入老师的群、研究题材概念、不断追涨杀跌”。然而下半年的千股跌停给了我当头一棒。获利颇丰的中国中车大量回吐,而追涨杀跌的小仓位损失更为惨重。受到市场痛击的爸爸听取妈妈的意见先投资一套房子。当时他们吵得很厉害,爸爸说现在很多人都是卖房抄底,妈妈说市场最热的时候就应该离开,只有熊市才是进场的时候。最终还是妈妈赢了,我们三人共同出资给首付,未来月供由我妈妈出。当时给首付的时候中国中车经历了几个跌停来到了22元,我依依不舍的卖出这个曾经给过我无数幻想的中国中车交首付。看着这些喜怒无常的股价,听着市场各种专家事后诸葛亮的解释,我不禁怀疑市场,到底谁对谁错?也许只有有业绩的大蓝筹可以支撑起股价,我决定使用最后的资金买入工商银行希望业绩与股息可以给我带来救赎。国家队来救市之后,工商银行反弹太弱了,市场又在我脸上狠狠地打了一下,我立刻回到小票上抢反弹,不久再次遭遇沉重的打击,甚至惨遭熔断。
2016年3月市场跌至底部,那时听说大宗商品期货螺纹钢很牛,我决定去那里赎回我被市场夺走的资产。刚刚开始趋势做多螺纹钢1610,很快就有保证金冒出来,非常高兴。可好景不长,螺纹钢1610调整了几天,保证金又少了,我在夜盘反手做空。第二天一早却被多头一举暴拉,盈利尽失,决定再扛一扛,最终被多头打爆从此失去了所有的投资资金。失去本金的人仿佛被逐出了资本市场。我看着手里最后剩下不足500元的资金,决定不再听信他人的建议,要按照自己的初心买股票。临走的时候,我给新开了一个账户,买下最后100股建设银行,留下价值投资的火种,删除了交易软件,从此离开了市场。
第二部分:从市盈率开始向更完善的价值投资体系前进!
离开市场的另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到了需要买车买房准备结婚的年龄了。虽然父母可以帮助买车买房但是我必须倾尽所有现金流。这意味着我将未来很多年与资本市场无缘。而我则认为目前的资本市场具备很高的投资价值。因此我决定在未来很多年内隐藏资产进行价值投资计划。以李大霄所提倡的“价值投资,长线投资,余钱投资”作为该计划的核心架构。并且把低估值蓝筹股作为持续加仓的目标。
2017年3月我重新集结资金,从市盈率较低的中国银行开始,开启了持续定投式的加仓低估值蓝筹股+打新的长期战略。价值投资的日常不再是看盘,而是不断学习,因此我的投资知识逐渐丰富。随后我又学会了PEG这个重要的指标,按照PEG的计算我又大幅买入了南京银行。但是随着学习的深入我学的指标和知识越来越多,才发现中国平安才是更合适我的价投标的。借助2018年那波银行股拉升和保险股的阶段性调整我在高位卖掉了南京银行买入中国平安持有至今天。中国平安是我持有时间最长的股票,超过1000天。而中国银行则卖出换成了地产股华夏幸福。与此同时拉老婆进入股市,介绍其买入净息差与资产质量表现优良的建设银行。
2018年因为买了那一水的鱼《读懂银行股》这本书,我来到雪球,之后两年通过书籍、报表、雪球、上市公司业绩发布会等方式不断学习各种金融与投资知识,直到可以看懂金融企业报表的主要内容,还在雪球上写文章,写文章过程又进一步深入细节和逻辑架构的完整性研究,形成了更复杂更系统的投资体系,市场操作越来越少了。最终主力资金逐渐沉淀在了中国平安与招商银行两个最优金融股上面很少动弹。中国平安与招商银行都是金融供给侧改革大环境下的优质的金融股。供给侧改革一定程度上把他们的竞争对手给压制住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受到控制,金融业逐步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2019年底加仓华夏幸福最终遭遇投资生涯中最大损失。华夏幸福由于环京限购与大幅扩张产业新城的战略相冲突,现金流极度紧张,股价走势持续走低。中国平安入股给与了各方面的输血及改良经营质量,持续改善着华夏幸福的基本面。眼看华夏幸福就要逆境反转我把华夏幸福加到了更高仓位。但是却在2020年遭遇新冠疫情、三道红线、保险公司的限制三重打击。华夏幸福的逆境反转恐怕需要更长时间,因此在-20%位置卖出了华夏幸福。并把华夏幸福当时的仓位换成了更加符合监管趋势的其它地产股,比如华侨城和美的置业。
展望2021年,中国目前在新冠疫情的控制全世界最好,最先重启整个工业体系,使产能快速恢复。而世界其它国家依然被疫情的阴影所笼罩,外部循环被削弱。2020年4月份以来国债利率,银行间同业利率开始反弹,市场有了加息的预期。随着7月份开始金融地产一波强势脉冲式的上涨更是让“顺周期”和“加息预期”被更多投资者所认可。国债利率作为利率之王也被称为无风险利率,而股票的估值很大程度上使用的贴现率也是围绕着这个国债利率在运作。疫情期间国债利率大幅下跌,贴现率也会因此下跌,股票的估值会推高至更高的水平。但当到了国债利率上涨的时候贴现率也将上涨,届时一些股票的估值水平可能会受到严重的考验。而顺周期股由于带着强烈的周期性或者杠杆放大效应则会在经济上行周期出现极大的业绩翻转迹象,从而冲破估值的压制迎来相对独立的行情。
我的价值投资的体系是一个不断完善的体系。我希望在股票现在价格低于未来价值的时候买入股票,在股票现在价值高于未来价值的时候卖出股票。由于我是人不是神也不是专业人士,所以我无法找到价值的绝对值,只能对价值进行估值。实际上价值的行为就是估值的过程,需要不断学习知识和收集数据修正偏离的估值,让估值越来越符合价值真实的图景。与哲学家寻找真理与本质类似。找到合适的估值,以此作为股价之锚。也许股价之锚终将使偏离的股价回归,这也是一种救赎的过程,因此我取名为估值的救赎。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布局方向:国泰君安基金经理眼中的高潜力赛道
2025-07-14 14:19
-
从 ⌈销量第一⌋ 到公司 ⌈停工停产⌋ ,罗马仕到底经历了什么?
2025-07-14 14:19
-
【能源赛道】可控核聚变为何成全球焦点?
2025-07-14 1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