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万保险随便送?什么鬼!
发布时间:2020-12-9 16:23阅读:444
最近手机收到很多信息,标题很吸引,内容都一样,
——XX保险再次提醒您,您的600万医疗险已到达,今日内不领取将自动作废。
我数了一下,
这个月里总共有11家保险公司和筹款平台,给我发过这些一毛一样的信息。
对于我们这种业内人士来讲,当然知道葫芦里卖什么药。
但对于一些行外人来讲,可能会觉得自己中奖了,一家公司给你600W的保障,10家公司就是6000W保障,香不香?
他为什么给你?是因为你是这条街上最靓的仔?
冬天来了,多吃点萝卜,好做梦。
那么今天,我想跟大家聊聊,这些显而易见属于天上掉馅饼的故事,到底有什么猫腻?
主要两个:
保额虚高
隐藏健康告知
01.虚高得保额
首先 ,
这些600W的保险其实就是“百万医疗险”,
行内人称为次中端医疗险,具体的定义和保障内容大家可以去知乎查查,成千上万的人已经讲过,我就不讲了。
百万医疗险属于医疗险的一种,
而医疗险属于报销性质,需要实报实销,花多少报销多少,600W是每年的最高报销限额,并非确诊就能赔付600W。
我发现很多朋友有个误区,认为癌症这种大病分分钟都要几十万来治疗,其实不然。
在论坛上找到某位医生对癌症治疗费用的回答——
这位医生说:“治疗癌症至少要几万,也有可能是十几万甚至更多”,
这意味着,大部分癌症患者的治疗费需要十几万左右。
剔除医保的报销后,老百姓实际负担的费用会更低。
因此,
600W的医疗险保额是虚高的,我也没听过谁在公立医院一年能花100万治疗的,除非你身处美利坚这类以私立医院为主的国家。
其实,百万医疗的保障只要超过100W就够用了,
200W、300W的保额都是虚高的,各位在挑选百万医疗时,可以把重点放在其他保障内容上。
多说一句,住院是一个很辛苦的过程,只有没住过院的人才会说:“万一我住院住一年,肯定要很多医疗费呀”
要是真的住过院的人,都明白什么叫做度日如年,床硬、地脏、伙食差,再加上气氛压抑,这就是住院的真实写照,只要能出院,住院的人巴不得马上回家。
不回家行不行,不行,很多地方的医保规定,住院超过3个月的,需要出院后重新办理入院。
这也意味着,绝大部分病人住院不会超过3个月,否则,医保基金都顶不住啦。
02.健康告知没有明显提示
我随机选取其中一个链接来尝试投保,
点击链接后,我按提示填写了身份证号码、姓名、电话号码后,原以为会向其他百万医疗产品一样,进入到健康告知的页面,谁知道居然没有,直接就进入支付页面了。
这个行为很恶劣啊,如果要找健康告知的内容,需要在投保界面下面的小字里才能找到。
如果我是一个行外人,我几乎会毫无犹豫地勾选“已经阅读”。
例如我手机里很多APP安装、在使用的时候,都会弹出一个协议,而我几乎不会细看协议内容,都是直接勾选“已经阅读”的。
但这不是一般的服务协议,是救命的工具,
倘若需要救命的那一天才告诉我,诶,你投保的时候没有仔细阅读健康告知,没有如实告知,所以我们不赔你钱咯。
你说,我还能冷静吗?
因此,这个流程其实存在巨大风险,
要知道,健康告知会询问体检异常与过往病史,如果已经存在某些体检异常或者过往病史,投保时没有告知保险公司,以后出险理赔时,保险公司可以未履行如实告知义务为理由,拒绝赔付。
投保时没有把健康告知放在醒目位置,
理赔时却告诉消费者没履行告知义务,这不是耍流氓吗?
因此,我强烈建议这些平台加强健康告知流程的规范。
如果你跟我一样,最近经常收到这些600W保险免费领的信息,绝对不是因为你是街上最靓的仔,可能是因为你像一条水鱼。
面对这些信息,你需要明白一件事和注意一个点。
1、明白600W是虚高的保额,噱头大于实际,甚至有点“为博眼球无节操”的味道;
2、注意健康告知内容,如实告知,否则可能会发生不愉快事件。
丢掉幻想,脚踏实地,不服就干。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有事加微信咨询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货币基金TOP10出炉!(收益超活期5倍)
2025-02-21 16:47
-
2025年债券基金收益排行榜,谁是最强“蛋王”?
2025-02-21 1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