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症保障重要吗?怎么样评价带中症的产品呢?
发布时间:2020-12-7 15:54阅读:581
这两年,重疾险市场可谓百家争鸣,推出的产品价格越来越低,保障却越来越全面:重疾多次赔付、设置轻症/中症、轻症保额递增、特疾额外赔付、癌症二次赔付……各种创举不胜枚举。
今天,我具体要和大家讲的就是重疾险的中症。当然,如果在这之前你还没看过九尾君写的重疾险怎么买?其实看轻症才关键!,建议先补个缺。
中症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国内重疾险的中症如何设置的?
如何评价中症保障?
中症的出现有什么意义?
中症,顾名思义,是指严重程度介于重疾和轻症之间的疾病,它们比轻症严重一些,却又达不到重疾的标准。
中国的保险业起步晚,产品在很多方面都不够完善,像是以前的重疾险,只有重疾保障,弊端颇多。
举个例子,25种高发重疾中有一项严重Ⅲ度烧伤。重疾赔付标准是烧伤面积达到20%。就是说,18%,19%这种差点达标的,一分钱也赔不到。
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些国家的重疾险,设置了阶梯式赔付规则。以癌症为例,按照病情严重程度分为5级,1级给付保额25%,2级再给付25%,直到给付全部保额。
这种赔付方式可以使重疾病情和所获保额之间形成更合理的对应关系。
本质上,整体投保人所交的总保费没有改变,但是分摊方式却更科学了,最大程度避免了“靠重疾险致富”和“保额不够看病”这样两极分化的情况,可以说是“精准赔付”。
所以轻症的出现,对国内保险业来说,是一次阶段性的革命,而中症的设置,意味着重疾险向“精准赔付”又迈进了一步。
国内重疾险的中症如何设置的?
目前国内很多含中症赔付的重疾险,已经是精简版的三档式赔付。但是由于行业对轻症/中症没有统一规定,在细节方面仍然存在诸多的问题。
目前市场上各类重疾险的中症大致有以下三种情况:
轻症无条件升级:轻症定义不变,将其中相对严重或者治疗费较高的部分疾病,升级为中症,提升赔付比例,并在轻症目录中剔除相应病种;
轻症附条件升级:选取部分轻症,提高理赔条件,同时提升赔付比例,并在轻症目录中剔除相应病种;
根据病情划分等级:按照疾病的严重程度,进行更精细的等级划分——轻症/中症/重疾,理赔难度依次上升,赔付比例也相应提高。
这三种中症的设置方式孰优孰劣?别急,九尾君在下文中会提到。
在这里,大家可以先感受一下同一种疾病轻症、中症、重疾赔付标准的差异。
康乐e生2019属于中症赔付比较优秀的代表性产品,以下是产品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对中风、心梗以及烧伤三项高发疾病作出的等级划分:

病情达到对应的标准,就可以获得对应比例的赔付。
同一次保险事故的赔付标准就高不就低,比如同时符合重疾和中症标准,仅按重疾标准赔付;同时符合中症和轻症标准,仅按中症标准赔付。
如何评价中症保障?
那么,我们怎么判断一款产品的中症保障是否足够优秀呢?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考虑。
1、高发病种覆盖率
我之前多次和大家提过,追求轻症病种数量的意义不大,高发疾病覆盖量才是重中之重,其实中症也是如此。
以下是几种相对常见的高发中症:

这样的高发中症,自然是多多益善。但是市场上一些产品,核心的中症缺席,却拿一些罕见病种凑数,例如在中国早已绝迹的脊髓灰质炎,这样的病种有没有,根本无关紧要。
2、是否与重疾共用保额?
大部分重疾险的中症是独立赔付的,但是少数产品,因同一原因导致的中症和重疾,共享保额。

比如康瑞保,如果得了中度脑中风,赔50%保额,后来发展为严重的脑中风后遗症,按理说应该再赔100%保额,但是实际上只能赔50%保额。
大部分产品都是正常的,偶尔碰到这样的坑,避开就好。
3、高发轻症升级为中症后,轻症是否予以保留?
这就是我在最开始留下的一个悬念。
对于同一项疾病,一些产品的轻症、中症会按不同标准分别赔付,但是另一些产品仅赔轻症或者仅赔中症。
我们来看看市面上一些热门重疾险轻症/中症涵盖情况:

如果高发的轻症/中症的理赔标准都统一,对于一种疾病,同时有轻症和中症保障的产品,肯定更有优势。
举个例子,假设将Ⅲ度烧伤的定义统一如下:
轻症:10-15%面积烧伤;中症:15%-20%面积烧伤;重疾:20%以上面积烧伤
产品一:重疾+中症+轻症赔付
产品二:重疾+中症赔付
产品三:重疾+轻症赔付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产品一明显要优于二和三。
相比于产品三,产品二理赔更难,但赔得也更多,这两者哪个更好?见仁见智吧。
但是实际上,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由于轻症和中症的定义并不统一,我们无法这样简单比较。正确的做法是结合条款中的理赔标准,综合判断。
比如上表中的常春藤多倍版,Ⅲ度烧伤中症的赔付标准仅为10%,这相当于降低理赔门槛的时候还提高了赔付比例,撇开其他因素,单说Ⅲ度烧伤这项保障,常春藤就要优于表中的其他产品。
总结:
中症的科普本来到这里就该结束了,但是最后,九尾君还是想和大家说一件事。
之前写轻症科普的时候,我以轻微脑中风为例,阐述了不同产品的轻症理赔标准的差异。
不少朋友看完之后,发现自己买的产品理赔门槛偏高,陆陆续续来咨询顾问老师,说自己是不是买错产品了。
诚然,中风是轻症/中症理赔中的大头,其理赔标准也会一定程度和被保人利益挂钩。
但是中风的理赔标准其实普遍都严格,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对中风的理赔,基本都有后遗症的要求,所以在这一点上,大家不必过分纠结。
此外,纵观全局,一种疾病的赔付标准仅是一个小点。评价一款产品,需要的是全方位、多角度综合考量,抓小放大,很容易有失偏颇。
牢记一点,不要过分拘泥某项细节,却忽略产品的其他特性。
今天就到这里了,有其他的保险问题可以扫描下面的二维码加我微信沟通。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叩富问财的作者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kf@cofool.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推荐相关阅读
查看更多>

重疾险只针对保险合同保障范围内的重疾、中症、轻症。一般性价比不错的重疾险都包括中症,重疾险中每一种症状都是很有必要的,在选择的时候疾病种类也是需要注意的。购买重疾险越早买越合适,即早投保,早获得...

你好,谢邀回答:对于“重疾险中的中症有必要吗?”我是这样解答的:中症是近年来刚出现的概念,很多人对中症都不大熟悉,实际上中症很容易理解,它是指病情的严重程度和理赔金额处于轻症和重疾之间的疾病种类...
重疾险中的轻症和中症真的有用吗?
您好,重疾险中的轻症和中症真的有用的,重疾险的中症和轻症有效地降低了重疾险的理赔门槛,让保障更全面,保险的理赔几率也变大了,实用性更强。所以,投保重疾险时,保险责任是很重要的,最好能涵...
重疾险,轻症和中症的区别?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重疾险保障的疾病种类并不是越多越好,建议大家购买重疾险时,重点关注高发重疾和轻症,其它的根据自身预算和需求理性选择三者的区别一、什么是重症?重症就是重大疾病,重疾...
既往症名词解释
对于既往症有一个简单的鉴别标准,那就是申请理赔时的疾病,跟之前已经患有的疾病、症状是否有因果关系。如果有,很大概率会被当成是既往症,或者既往症的并发症;如果没有,大多可以正常理赔。目前对既往症的定义,行业没有统一标准,尚存在一定争议。既往症是否理赔,要分情况来看:1.投保前对于一些急性病、短期可完全治愈的疾病,一般不用担心既往症的问题,比如上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肠炎、急性阑尾炎、轻微擦伤等。在投保前已经治愈,将来因此住院,不会被视为“既往症”而拒赔。2.投保时投保前,如果疾病或症状...
保险轻症和重症哪个更重要?名词解释
从治疗和康复来看:以新重疾险定义由重症划分到保险轻症的--乳头甲状腺癌来说,手术费8000元-5万元不等,术后可以正常上班,终身服用优甲乐为主,每个月50--100元/月,但是重症,以脑中风后遗症而言,治疗费10-40万,需要长期护理和药物治疗,同样会丧失工作能力。不难看出,保险轻症和重症哪个更重要,重症治疗费用高,康复时间长,保重症更重要,毕竟轻症的费用不高。大家常说重疾险是确诊即赔,实际上这个确诊包括三方面,一是确诊为合同上确定的某种疾病,二是达到约定的疾病状态才会赔付。例如重症里的脑中风后遗症,需...
TA的文章 全部>
TA的回答全部>
- 刚交了钱,过了几天发现自己有病了,在交钱支前真不知道自己有病
- 请问还没有过犹豫期怎么退保?
- 我在平安银行买的金宝宝5年期,还有二平,到期,有风险吗?
- 邮政银行的工作人员让我存了这样的产品:中邮鑫享一生E款终身寿险,当时选择的是一年交2万交五年第六年返利息。他说第六年可以把本金和利息都支出来。不知道说的是不是真的?我想问现在刚交了两个多月,能不...
- 万一保险公司破产了,还能拿到钱吗
- 你好老师,我投保的是太平洋金泰人生(C款)终身寿险(分红型),15年已交满,想退了,能全额退本金吗?
- 华夏南山松鑫享版终身受险五年买满后,多久可以退,求一个最新解答,麻烦解惑,感谢!
- 如果到第6年退保是按现金价值退钱的吗
优选券商
更多>
相关标签全部>
热点推荐
-
2025年债券基金收益排行榜,谁是最强“蛋王”?
2025-03-17 16:35
-
315 黑天鹅突袭!这些股票开盘跌停,你的持仓中招了吗?
2025-03-17 16:35
-
华为海思概念股逆势涨停!这把科技火苗,散户该不该追?
2025-03-17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