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理财应有的策略:关于未来,我们无法预测,但可以预防…
发布时间:2020-12-1 13:56阅读:307
股票佣金4折 基金申购费1折 大资金送VIP交易通道
两融利率6%;两融绕标比例1:1.5
期权低至1.2元一张;股指期货手续费低至0.26%%
分公司席位(利于隐藏龙虎榜资金流向)、优质投顾组合;VIP客户一对一服务、国企背景券商
(资金量大皆可谈,谈到您满意为止)
支持同花顺/大智慧/通达信交易
详情咨询张经理:VX:17713632274 tel:17713632274
每一份资金都值得被呵护,每一位客户都需要被真诚的相待,如果有幸您能够找到我,即是有缘分,让我成为你的服务经理,不仅可以从成本上降低你的费用,而且有专业的服务帮助你财富增值!
一个投资理财的新时代或将到来,针对这一新趋势,你准备好了吗?
1 刚兑
5月24日,央行官网发布公告:包商银行因出现严重信用风险而被接管一年。接管后,包商银行正常经营,客户业务照常办理。
在随后的答记者问中明确,对接管前的个人储蓄存款本息由央行、银保监会和存款保险基金全额保障,5000万元(含)以下的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本息全额保障,5000万元以上的对公存款和同业负债,由接管组和债权人平等协商,依法保障。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个人的存款不管金额多少,都能100%本息安全,只是对对公存款(如公司存款等)和同业负债(其他银行的存款/贷款)中的5000万元以上部分才不全额保障、而需要平等协商,依据相关法律来保障。
2015年颁布的《存款保险条例》中,明确只对50万(含)以内的存款本息100%保障,显然关于包商银行的应对策略是妥协版,这也是出于民众情绪稳定的考虑,毕竟“存款也存在风险”还有一个接受的过程。
这些年,金融监管机构在推行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打破投资理财的刚性兑付,期间跌宕起伏的经历和深刻的风险教育,很多人也都切身感受到了:以担保理财为代表的民间借贷、以P2P为代表的网贷理财、以股权投资为代表的私募基金、以信托为代表的正规资管产品……目的就有一个——打破理财刚性兑付,让大家在投资前一定要有“亏钱赚钱”的风险意识,要么主动接受、要么被动承受。
打破刚性兑付的根源是什么呢?
2 探源
对一个社会来说,有两种融资方式:一个是直接融资,一个是间接融资
前者是投资人把钱直接投资到具体的项目中、也就是出钱的人和用钱的人直接对接;后者是投资人把钱给一个第三方机构,该机构再把钱投放给用钱的人,相比前者多了个中介。
二者有何不同呢?直接融资的风险由直接出资人承担,间接融资的风险则由第三方机构和出资人共同承担——可在实际运行中,往往是出资人不承担风险、而全由第三方机构承担,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刚性兑付,不管项目赚钱还是亏损,投资人稳赚不赔、获得固定收益,风险全累积在第三方机构身上。
第三方机构是谁呢?银行、信托、基金、保险、资管公司等等。 出资人是谁呢?存款储户、信托投资人、基金持有人、投保人和理财产品购买者。
用钱的人是谁呢?就是各类企业、组织啊。
间接融资的问题是会把金融风险累加给中介(也就是金融机构),一旦出现重大投资失误,就会出现金融系统性风险,进而危害经济和社会稳定。
直接融资的风险若由各投资人自行承担,他们就会异常谨慎、也就不至于因投资过于集中而累积泡沫,并且投资人众多、分散,也就有了风险对冲的功能,对社会危害就小很多。
而我国是典型的以间接融资为主,所以得打破金融机构保本保息、亏损代偿的刚性兑付模式,让投资人承担风险、谨慎投资和选择项目,以确保项目风险不向金融系统性风险传染
那我们该如何应对这一新趋势呢?
3 应对
对的策略简单明了,也是我们一直在强调的——在自己的风险承受范围内去投资,用闲钱去理财,尤其是面对高风险的金融产品时。把握一点:只赚自己能力范围内的钱。
每个人的实际情况不同,风险承受能力自然也不同:
年轻人的风险承受力强,就可以多投股票等高风险资产,老年人的风险承受能力弱,就可以多投债券等低风险资产;
资金量大的人当然可以拿出一部分钱去博高收益,资金量少的人最好别总想着投资赚钱、而应该努力提升技能多赚劳动的钱;
爱好风险的人当然可以多投高风险类资产,保守谨慎的人那就多投资债券、甚至存款产品了,不能因为投资理财而让自己睡不着觉吧?那就得不偿失了。
每个人的情况不同,风险承受的范围自然也大小不同,重要的是适合自己。
其实还有一个策略可作大家参考:就是反脆弱策略,以小博大的策略、或者叫杠铃策略。
既然投资不再保本,同时高风险意味着高收益,那就可以采用保守加激进的策略:大部分投资为安全系数极高的资产,如企业债券、货币基金、银行存款、甚至国债,一小部分投资为风险系数极大的资产,如股票、期货、甚至期权,以此去博一个高收益。
它的好处是,一小部分资产即使全部亏完也不损害整体资产的安全,如果获得了高额收益呢?那可就是锦上添花的好事。
在新形势下,我们对待投资理财的策略可以用一句话表述:关于投资理财的未来,是否本金安全、是否收益高低,我们无法预测,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技巧和手段来预防,确保风险在可控的范围内。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27
-
美联储二次降息落地,黄金还会涨吗?
2025-11-03 09:27
-
投资理财用AI,究竟有多爽?
2025-11-03 09:27


当前我在线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