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在线投保
发布时间:2020-11-28 21:52阅读:337
线上投保的步骤和准备
线上投保的常见步骤主要包括四个,不同的险种会略有不同:
正式投保前,建议大家提前先准备好这两样东西:
1)投保人+被保险人的身份信息,通常包含身份证号和身份证有效起止日期。通常只需要这些信息即可,不需要一定持有这张身份证;
2)另外,建议还准备一张投保人名下的储蓄卡,这个主要是针对长期保障,比如重疾险或寿险,用来填写未来保费的扣款银行信息。
投保的钱怎么付,后面我们会详细讲到。
准备好之后,我们就可以开始投保啦。
多说一句,投保其实是对我们保障方案的执行,具体选什么产品,产品相关的保障细节,比如期限、保额,还是需要我们先事先规划好的。
保单信息填写所谓保单信息,就是指保单的一些基本要素,比如保额、保障期限、缴费期限等,往往在投保重疾险和寿险时才需要填写。
当你选好产品,确定好方案之后,点击相应的投保链接或识别二维码之后,点击“立即投保”,就可以看到保单信息填写页面了。
↑「钢铁战士1号」的页面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具体保障方案,直接点选。
我截取了一份保额50万,分30年缴费,附加癌症二次赔付和心血管二次赔付的终身重疾险保单,选好选项后,底部会显示算好的每年保费金额。
而大部分的医疗险和意外险,因为上述基本要素都是固定的,少数产品才会有一些选项需要你勾选确认,所以通常不需要填写。
「健康告知」确认
填完保单信息,点击确定,一般会进入「健康告知」的页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健康状况,也就有不同的赔付概率,如果有的人身体不好,投保后很快就得到了理赔,一定程度上,对其他投保人也不太公平。
保险公司会在投保前,用一套问卷,来了解投保人/被保人的健康状况,如果健康,那么直接投保,如果触碰了部分条款,就可能“有条件承保”,或者拒保。
这份问卷,就是「健康告知」。
↑好医保·长期医疗险的「健康告知」,对被保人做了一些限制。
「健康告知」这个步骤是我们能否正确投保的关键。如果身体健康状况并不涉及健康告知提及的内容的话,那么恭喜你,只需要简单地点一下“全是”或者“全否”(不同产品的问法不同),就大功告成了。否则,就需要按照前文介绍的核保方式予以确认能否投保。有一点想提醒大家注意,有些意外险投保时没有健康告知环节,但并不是说谁都可以投保意外险。意外险虽然对身体的健康状况要求不高,但是它也有自己的筛选标准,比如职业、收入等,所以大家在投保时一定要仔细查看,不然一不小心可能会买到并不适合自己的产品。这些限制条件通常都可以在投保页面中的“投保须知”中找到,不要遗漏。
个人信息录入通过「健康告知」,如果确认你可以投保,接下来就要录入个人信息了。
我们需要让保险公司知道,是谁准备买这个保险(投保人),是为谁买的(被保险人),万一出险理赔金给谁(受益人)。这部分的重点就是弄清楚这些名字各自的指向,别搞混了。
而需要填写的具体内容,比如姓名、身份证、地址、电话等,每个人从小到大填了不下百次了吧,这里就不赘述了。
举个例子:
王太太为老公投保了一份定期寿险,约定如果王先生在70岁之前不幸身故的话,所有理赔金由儿子小王获得。在这个例子中,王太太是掏钱付保费的人,就是投保人;王先生如果出事,保险公司才会赔,他是被保险人;万一王先生出事,保险公司要赔钱给小王,那他就是受益人。为了区分说明,所以例子中分别是对应了不同的人。实际上,这些人也可以相同,比如自己给自己投保重疾险,那么投保人、被保险人和受益人就都是自己了。当你投保时,视产品不同,有些只可以指定自己为被保险人,有些也可以为他人购买。
不过这个“他人”可不是随便一个路人甲、路人乙,必须是你的父母、配偶、子女等关系密切的人,用专业一点的术语说,必须是具备保险利益的人。
而在受益人的选择上,通常是指“身故受益人”,一般保留默认的法定受益人,也可以重新指定受益人。为避免今后出现纠纷或增加理赔时的资料准备,建议使用指定受益人。
有些网上产品,特别是短险,为了方便投保,在投保时默认一律使用法定受益人。这个大家也不要担心,保单受益人在保单生效后都可以更改,所以网上投保时先选法定受益人问题也不大。
绑卡支付保费最后一步就是保费支付了,支付分成两种:首期保费支付和后续保费支付。感谢互联网的发展,目前大部分线上产品的首期保费都支持支付宝和微信,十分方便。
当然也有例外的产品,只允许使用储蓄卡支付。所以在投保前,准备一张余额充足的常见银行(比如工农中建四大行)储蓄卡,还是很有必要的。而后续保费(主要是针对寿险和重疾险),在接下来的10年、20年甚至更长的期间,每年都需要按时支付,强烈建议在填完银行卡信息后,勾选代扣代缴协议。
未来保费由保险公司定时自动扣除,否则因为不小心忘缴保费导致保单失效,就得不偿失了。
希望通过今天的内容,大家都能掌握网上投保的正确姿势。它一点都不神秘,只是形式与以往的线下投保有点不同。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
2025年债券基金收益排行榜,谁是最强“蛋王”?
2025-03-17 16:35
-
315 黑天鹅突袭!这些股票开盘跌停,你的持仓中招了吗?
2025-03-17 16:35
-
华为海思概念股逆势涨停!这把科技火苗,散户该不该追?
2025-03-17 1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