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25%的年金,实际收益到底有多高? 简保君
发布时间:2020-11-28 21:38阅读:603
我们来聊聊年金的收益。
同样说3个问题:01 4.025%的预定利率是怎么回事?02如何正确计算年金险的收益率?03 买年金险,该如何看待收益?
01 4.025%的预定利率是怎么回事?
很多人开始关注年金,是从去年底一波4.025%预定利率的年金产品停售开始的。这里就要跟大家讲讲预定利率的概念。
首先要强调:预定利率 ≠ 你的收益率
预定利率是保险公司在做产品时,用来定价的利率。
具体的原理有点复杂,简单理解,预定利率越高,对我们越有利,投入同样的钱,我们未来能拿到的钱会更多。
但是,投保一款预定利率为4.025%的年金产品,你最后的实际收益率,有可能低于4.025%,也有可能高于4.025%,它和保险公司的产品设计(如何交费、如何领钱)、公司的费用成本水平等,都有关系。
举个例子:上一篇我们讲到的天天向上教育金年金险,给0岁的孩子投保,一次性缴10万和分5年每年缴2万,算出来的收益率是不同的:
除此之外,领取期限比较长的养老类年金,产品的收益,和你的寿命长短,也有很大的关系。举个简单的例子:假设A和B投保了同一款能终身领取的养老年金,都是每年交5万,连续交10年,60岁开始领钱,每年能领5.5万元。
A活到80岁,领了21年,那么他一共领了115.5万;B更长寿,活到了100岁,实际领了41年,那么他一共领到手225.5万元。
这两个人虽然付出了同样的保费,但因为寿命不一样,领到的金额差了一倍,他们的收益率自然也是不一样的。 根据监管的规定,2020年开始,所有新发的年金产品,预定利率最高不能超过3.5%,现在我们看到的一些4.025%预定利率产品,算得上是一些「遗珠」。
02 如何正确计算年金险的收益?
既然预定利率不是实际的利率,如果我们想知道一款年金的实际收益率,到底该怎么算呢?这里要用到一个内部回报率的概念(IRR):
它是用我们真金白银拿出来、和领回去的钱,计算出来的收益率。还是用上面提到的教育金天天向上为例,分5年每年缴2万的情况下,如何用IRR计算产品的实际收益率:
计算的时候,我们先把这些现金流数值输入excel表(注意初期的缴费,我们用负数表示投入,后期领取为正数),然后套用IRR公式,最后得到,这种缴费方式下,这款产品的实际收益率为3.65%。
注意,这个收益是复利利息。如果用简单算术,你最后总共拿到的钱,是你投入金额的2.37倍。很多朋友跟我说,自己总算不清产品的收益。我觉得,关键是你要有个正确的概念:
首先能区分清楚预定利率和实际的收益率;其次很重要的,是理解清楚产品是否能够满足自己的需求。
算收益这件事,你完全可以交给专业的销售服务人员。选产品的时候,你也可以用这一点去衡量,给你讲解年金的人是不是靠谱。如果ta一味只是强调收益(甚至只强调4.025%),而不详细为你解读这款产品的特点,它为什么适合你,你可能就要打个问号了。
03 买年金险,该如何看待收益?
每个人对收益的感知,都是不同的。对于一些风险偏好比较低的朋友,平时只会买买余额宝或银行理财,目前不少年金3.5%-4%的收益水平,而且能够长期锁定,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而对于一些习惯了股票、基金这种收益水平的用户,哪怕在这样一个低利率的时代,可能也不那么看得上年金。但是,年金这类产品,有一个很大的亮点,让我们在做配置的时候,很难忽视它:那就是资金安排的确定性。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你想啊,虽然基金股票收益高,但今天赚20%,明天就有可能亏20%,你始终要和不确定性去对抗,这类投资是不会给你的资金兜底的。
而无论是孩子的学费、还是老了之后的基本衣食住行,都是没法打折的实打实支出,也是我们输不起的,一定需要一个稳扎稳打的地基部分。年金就很适合用来安置这部分我们「不敢出错」的钱。
所以,在选年金产品的时候,我更建议把收益率当做一个「排除项」,而不是最终的「决定项」。我们可以用它排除掉一些明显收益不达标的产品 —— 比如算下来收益率不足3%的产品,确实说不过去;
但没必要因为3.85%和3.9%的收益差别,而放弃一个现金流更适合我们的产品。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