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重疾险,这7个敏感问题,你搞懂了吗?
发布时间:2020-11-26 22:37阅读:598
豁免,其实是“豁免保费”的意思。
也就是说当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遇到某种风险时,比如得了轻症、中症、重疾等,剩下的保费不用交了,但是保障还是有效的。
而双豁免,指的是既享受被保险人豁免,又有投保人豁免。
啥意思呢,我又要祭出隔壁老王的例子了:
如果隔壁老王给他老婆小花投保了重疾险「达尔文2号」,这款产品本身自带被保险人轻症豁免,老王又附加了投保人豁免,那么之后:
无论小花(被保险人)得了轻症,还是老王(投保人)出现轻症、重疾、身故,后续的保费都不用再缴1分钱了。
保费免了,保障还在,万一小花以后不幸得了重疾,还是可以获得理赔的。
听起来很不错啊,投保的时候,应该要勾选吧?
我的建议是,能加就加上,贵不了多少钱,但能多一份保障。
尤其是对夫妻双方都赚钱的家庭,很有价值。
如果夫妻双方互相投保,都有双豁免,那么任意一方遇到风险,两份保单可能都不用继续缴费了。
不过要注意,如果要附加双豁免,一定要投、被保人的身体情况都符合健康告知的要求,这算是一个小门槛。
还有人来问我,老师,我给自己投保,为啥没法选投保人豁免呢?
大家注意,如果是自己给自己投保,也就是投保人和被保险人是同一个人的时候,默认附加的就是被保险人豁免。
关于豁免,点这里学习更多:买保险,这个选项要加上,关键时刻能省钱
单次赔付和多次赔付有什么区别?
这里指的是重疾险理赔的次数。
我们知道,重疾险一般保障的重疾是很多的,基本上都在100种左右。
「单次赔付」比较好理解,意思是无论保障多少种重疾,理赔过一次以后合同就结束了,以后买不了任何重疾险,再得了重疾也没有赔付。
「多次赔付」指的是在保障期内,一个人前后得了多次重疾,可以获得多次赔付。
多次赔付的学问很大,如果你不懂,很可能就被忽悠了。
根据赔付方式的不同,「多次赔付」主要分为3大类:
分别是重疾不分组、重疾分组且癌症单独1组以及重疾分组且癌症不单独1组。
听着拗口,我们一个个来看。
-
重疾不分组多次赔付:
只要每次得的不是同一种重疾,都可以获得多次的赔付。
-
重疾分组且癌症单独1组:
对保障内的所有疾病进行分组,同组的疾病只赔付1次,「癌症」作为一个门类单独分为1组。
因为癌症是最高发的重疾,所以这样分组理赔的概率会比较大。
举个例子。
假设第1次得的是癌症,往后再得癌症,就不会再赔付了,那第2次只要不是癌症,无论得任何重疾都可以获得赔付。
假设第1次得的不是癌症,再得本组的重疾不会赔付,但癌症本身也最高发,第2次有比较大的可能性得癌症,那就可以获得理赔。
-
重疾分组且癌症不单独1组:
癌症不单独1组,同组最多只赔付1次,这样的话赔付的概率就没有那么大。
买消费型还是储蓄型保险更划算?
「消费型」是指保障到期,如果一直没有得重疾,之前交的保费都被消费掉了,没有任何余额、本金、返还。
「储蓄型」是指,这份保险像储蓄一样,可以获得收益,这份收益一般称为分红。
到底选哪个?没有绝对的答案。
「消费型」产品的优势,是可以用相对低的保费买到比较高的保额,很适合预算有限,希望用比较低的保费换取相对较高保额的小伙伴们。
但消费型的产品没有身故赔付保额的责任,一辈子没得重疾的话也没有任何的赔付。
消费型的产品一般来说是单次赔付的重疾,没有多次赔付的责任以及其他一些附加的保险责任,保障上不够全面。
选择消费型还是储蓄型,更多的还是看预算,以及我们家庭的实际情况,并没有标准的答案,适合自己就好。
缴费方式选20年还是30年?
一般来说,我都会建议大家,尽可能选择较长的缴费期限,30年比20年更好。
最直接的原因,是减少缴费的经济负担。
我们在购买保险的年纪,也往往是家庭支出较大的阶段,选择长期缴费,能降低目前需要交的保费,把省下来的钱花在刀刃上,甚至是积累下来进行储蓄增值,获得更大的长期收益。
除了支出的考虑,长期缴费还能帮助我们在一开始就能最大程度地享受保险的杠杆。
你想啊,某个人买保险,一种方式是一次性、交一大笔钱,另一种方式是一次交一点点钱,假如患病,获得的赔付是一样的,但前者已经投入了很多,甚至保费都交完了,而后者交的就少了,如果有豁免,剩余的保费都不用交了。
是不是第二种方式,“杠杆”更高呢?
现在很多产品,都有附加保费豁免的功能,这个功能和长期缴费期限搭配起来,对我们来说,才更有价值。
癌症二次赔付
到底真有价值还是噱头?
我认为还是很有价值的。
以前“谈癌色变”,得了癌跟得了绝症没什么区别。
但是现在的治疗水平上升了,不一样了,很多癌症患者能够“带癌生存”。
婴幼儿阶段患癌,5年生存率相当高。
而青壮年时期,人的身体素质和对抗疾病的能力最佳,患癌后能挺过5年且癌症被治愈的概率更高。
癌症发病率高,平均每天约1万人确诊癌症,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虽生存率有提升,但癌症持续、复发、转移和新发的情况仍不可轻视。
虽然现在没有精准的数据,去统计罹患癌症的人,二次罹患其他癌症的风险,但是有两点我相信普通人都很容易理解:
1. 平时发个烧后,人也会感到身体虚弱。那罹患癌症后,即使最终治愈,身体的抵抗力肯定也不如健康人,今后得大病的风险更高。
2. 癌症治疗伤害大,放化疗手段对人体正常器官和组织造成的损伤,后续几乎无法修复。
所以,附加癌症二次赔付的意义会越来越高,如果大家预算足够,建议都附加上哦。
买重疾险之前,要去体检吗?
不建议买保险前体检。
买保险时候的健康告知,是根据已知的情况作答即可。
你只要根据自己已知的过往身体状况和就医记录如实回答,就可以了。
如果你本来身体健康,完全可以通过健康告知,但是因为做了个体检,查出了一些无伤大雅的小毛病,反而触碰了健康告知,就有点弄巧成拙啦。
老师就碰到过这类案例:
投保人身体一直很健康,也没有什么要紧的就医记录。
但是因为在投保前,刚跟着单位的安排做了体检,发现了甲状腺结节,原本能正常投保的重疾险,最后只能除外甲状腺相关疾病投保了。
所以,在投保前,如果没有特别的需求,最好不要体检。
最好等你买的保险产品过了等待期以后,再去体检,这样也避免等待期内出现问题,引起理赔纠纷。
轻症、中症到底有必要买吗?
买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建议购买的时候附加上。
毕竟增加的保费不贵,而且随着当下大家的健康意识越来越强,越来越多的疾病在早期就被发现了,附加轻症和中症的赔付赔付责任,使得疾病的早期症状,就能得到赔付,保险更加有价值。
附加轻症、中症责任主要看2点:
1)疾病的种类是不是真的是高发的相关疾病
2)赔付的次数和比例如何?
3)是否有豁免责任
通过这3个方面,选择相对比较好的保险责任。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请问证券公司的融资融券业务你搞懂了吗?到底要不要开?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0-27 09:22
-
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业绩反弹!2025年10月最新【个人养老金基金产品】全汇总~
2025-10-27 09:22
-
都说【宽基指数】好,它究竟是啥?具体有哪些?
2025-10-27 09:22


当前我在线
13371627795 
分享该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