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终究是来了,你有计划老年生活怎么度过么?
发布时间:2020-11-18 17:34阅读:356

11月3日,《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计划和二零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公布。
建议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目前业内讨论比较多的,主要有2种方案。
第一种是先将男女退休统一到60岁,把女性两档退休年龄统一到一档,再同时延长男女退休年龄;
另一种是男女各自延长,女性延长步伐比男性快,最终统一男女退休年龄。
有专家表示,可能会在2021年出台方案并征求意见,2022年具体部署和落实,2023年正式落地实施。
也就是说,部分60后、多数70后,全部80后、90后、00后……都会被影响。
但不论如何,不管我们愿不愿意,延迟退休都已经在路上了。

这几年总有“延迟退休”的消息传来,大家应该也都看到过相关资讯。
我对于延迟退休也是早有预料。
因为我国目前居民养老保障方面呈现的是“两高、两大、两低”的显著特征。
两高:人口老龄化态势高速化、高龄化;
两大:退休人口基数大、差异大;
两低:社区养老社会化水平低、自我养老和社会化养老意识低。

我国男女退休的年龄并不一样。
男性60周岁,女干部55周岁、女工人50周岁。
如果是从事井下、高温、高空、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的男性,可以55周岁退休。
这个退休年龄框架,始于1951年2月23日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当时,中国的人均寿命还不足50岁。
随着科技的日新月异,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我国人均寿命逐渐上升。
从2015年到2019年底,我国居民人均预期寿命从76.3岁提高到77.3岁。
随着生育率下行、寿命延长,老龄化是全球普遍现象。
但中国的老龄化速度和规模都是前所未有的。
我国2001年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超过7%,进入老龄化社会。
预计在2022年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33年前后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
2050年65及以上人口占比会超过29.5%。 未来5-10年,全国第一代独生子女父母将进入中高龄。
可以肯定的是,随着人类寿命延长,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在未来还会进一步加剧。

因为人口基数大,我国老年人口规模也是前所未有。
200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6.96%。
到了2019年末,全国65周岁及以上人口1.76亿人,占总人口的12.6%。
近20年来,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增长了80.6%。
按照联合国的定义,我国目前已经正式进入了老龄化社会。
而且,预计205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将达到3.76亿,2058年达到4.14亿的峰值。
那个时候,大概每3人就有1位65岁以上的老人。
而且,在退休人口中,各地区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和快速发展的经济相比,我国在老龄人口保障体系建设方面明显不足。
我们国家需要3000万人来照顾老人,但目前只有200万从业人员。

我国养老保障分为3个支柱,
第一支柱是社保养老保险,第二支柱是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第三支柱是商业养老保险。
实质上,就是政府、单位、个人三方共同承担养老责任。
不过,即使第二、三支柱已经有所发展,但规模仍然较小。
绝大多数人都主要依靠社保养老,也就是第一支柱。
2020中国居民退休准备指数调研报告也显示,大家对发展第一支柱有更高的认同度,对于发展第三支柱的认同度仍然不足。

但是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收支情况面临较大压力。
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数据,2018年全国社会保险基金中基本养老保险总支出47550亿元,总收入55005亿元,累计结余58151亿元。 2018年全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收入3837.7亿元,支出2905.5亿元,累计结余7250.3亿元。
基本养老保险目前运转情况整体正常,但是结余不多,面临比较严峻的收支压力。
如果不延迟退休,年轻人要不断的缴纳更多的养老金供老人养老,会引发社会的强烈矛盾。
企业也要负担的养老金不断上调,这也会导致大量的工作岗位丢失。
所以,为了应对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延迟退休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在延迟退休已经成既定事实的情况下,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未雨绸缪,早做打算。
我个人有2点建议。

用科学的方法锻炼,提升健康指数,让自己在相对健康的状况下获得久一些。
上半年因为疫情,我跑步的次数有所减少。
但大家应该也能在朋友圈看到,我又恢复了锻炼。
我们一定要注意身体健康。
而且,只有活的足够长久,才能把缴纳的养老金拿回来。

想应对未来可能会出现的养老危机,一定要提前做好养老规划。
退休和养老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消耗货币的“战争”,我们努力向前,也要保证子弹和补给足够。
如果手中的积蓄足够多,即使规定延迟退休,我们也可以提前退休,过上舒适、坦然、有质量的老年生活。
而且,长期来看,在未来经济增速放缓、利率持续下行的若干年中,锁定利率至关重要。
如果能锁定利率,即使利率只有3%-4%,只要时间足够长,钱生出的钱也会非常可观。
越早存钱,未来的老年生活才会更有底气。 之前和大家说过,想要做好养老规划,可以通过恰当的投资方式+保险。
用投资来尽可能跑赢通胀,用保险来覆盖未来无法预知的风险。
对于投资,需要注意的是,高收益意味高风险,一个不留神可能血本无归。
所以投资时,既要有高风险、高收益的项目,也要有稳健保本、低风险的项目。
保险的风险则非常低,非常安全、稳健,可以完美满足我们的需求。
无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我们所能得到的保障,都白纸黑字的写进了合同中,受到法律保护。
而且,“养老三支柱”中,唯一能由我们自己掌控的部分,就是第三支柱的商业养老保险。
比如纯养老年金,不论将来有什么问题,保险公司都会按照保险合同定期给我们发钱; 还有增额终身寿,多数都按3.5%复利保额递增,随时间推移而稳定增值,回本也快。
配置了商业养老保险后,再加上社保养老金作为基础保障,我们每个月领到的养老金也会比别人多很多,将来退休后的生活质量也会更高。
比如增额终身寿险,安全稳定,收益也很可观,还能同时解决我们的多个问题。
增额寿本质是一种规划现金流的工具,它的优点在于回本时间较快,领取相对灵活,保额随着时间推移稳定增值。
可以同时满足创业金、养老金、教育金、财富传承等多种需求。
目前我比较推荐的增额寿产品,就是如意尊2.0。

这款产品保额以3.5%复利累计,投保年龄宽松,门槛也不高。
收益比较高,领取也很灵活。 不论是选择期交,还是趸交,收益都很相近,区别不大。
30岁男性投保,60岁时的IRR可以达到3.45%左右,90岁时可以达到3.48%左右。

在目前整体利率下行的大背景下,几十年都能保持这样的收益,是非常可观的。
如果想作中长期的储蓄和稳健理财,或养老/教育金,又或者资产隔离,信泰如意尊2.0值得考虑。
最后
年轻苦不怕,怕的是老来苦,老来凄惨。
所以,在年轻的时候就开始为未来做准备,就能够在长期的积累和复利效应中,用较少的金钱获得可观的收益,让我们的养老资产不断滚雪球。
即使延迟退休,我们也有足够的底气。
不管政策怎么变,靠自己绝对没错。
愿辛勤工作的你,晚年生活可以舒适、安逸。
希望今天的内容对大家有帮助。
当然,你也可以通过1v1规划咨询,我会从专业的角度,为大家提供免费专属服务,让大家投保时安心。
免费咨询专线:18611716522(微信同步)

温馨提示: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年金险养老够不够将来老年生活的费用?
什么是养老年金险?对老年生活有哪些帮助?
养老保险给老年生活的保障怎么样,值不值买?
我叔叔想要老年生活过的好一些,买什么年金险合适啊?
-
中信证券现在可以买黄金吗?有人知道吗?
2025-11-03 09:31
-
北交所怎么开户?如何开通北交所交易权限?
2025-11-03 09:31
-
一文搞懂一条产业链——【通信设备及服务】
2025-11-03 09:31


当前我在线
13371627795 
分享该文章
